一种管道内衬热熔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74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5
一种管道内衬热熔连接结构,包括内衬管;内衬管包括管节和热熔网片;管节有一组,一组管节呈一字形设置;管节后端面上设有环形槽;管节前端面上设有环形凸条;环形凸条的形状与环形槽的形状相适应;相邻管节之间通过环形凸条插接在环形槽中连接;热熔网片布置在管节后端面上,热熔网片的外边缘与管节的外侧面之间留有间距;热熔网片为一次性热熔网片,在热熔网片上连接有接线端子;内衬管前端伸入破坏位置前侧的待修复管道中;内衬管后端伸入破坏位置后侧的待修复管道中。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承插口连接方法中相邻管节之间承受拉力能力差,连接刚性不足,整体性差,承插口接口易崩裂损坏、易错口变形以及二次更换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工程,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内衬热熔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穿插法、碎(裂)管法等非开挖修复地下管线的“管中管”技术在借鉴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在国内工程中开始大量应用,使这一技术逐步走向成熟。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寒性、耐腐蚀性,表面光滑且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在排水管线采用穿插法和碎(裂)管法修复时作为修复内衬有一定量的工程应用。经工程应用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内衬管节连接方式普遍使用的是承插口连接,相邻管节之间仅可受压,承受拉力能力差,连接刚性不足,整体性差,承插口接口易崩裂损坏、易错口变形、二次更换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内衬热熔连接结构,要解决传统的承插口连接方法中相邻管节之间承受拉力能力差,连接刚性不足,整体性差,承插口接口易崩裂损坏、易错口变形以及二次更换困难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管道内衬热熔连接结构,设置在待修复管道的破坏位置处,包括有内衬管;所述内衬管包括管节和热熔网片;所述管节有一组,一组管节呈一字形设置;所述管节的后端面上、靠近内侧边一侧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宽度由槽口至槽底逐渐减小;所述管节的前端面上、对应环形槽的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凸条;所述环形凸条的形状与环形槽的形状相适应;相邻管节之间通过环形凸条插接在环形槽中连接;所述热熔网片沿环向布置在管节的后端面上,且位于环形槽外侧的部位上,该热熔网片的外边缘与管节的外侧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热熔网片为一次性热熔网片,在热熔网片上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用以与电线相连;所述内衬管的前端伸入破坏位置前侧的待修复管道中,且在内衬管的前端与待修复管道之间的接缝中填充有第一密封层;所述内衬管的后端伸入破坏位置后侧的待修复管道中,且在内衬管的后端与待修复管道之间的接缝中填充有第二密封层。

4、优选的,所述热熔网片的网格采用均匀分布的2~2.5mm菱形网孔,网孔栅的宽度为0.6~0.8mm。

5、优选的,所述热熔网片的外侧边与管节的外侧面之间的间距与1/10 管节的壁厚相适应。

6、优选的,所述环形槽与后端面内侧边之间的间距与1/10 管节的壁厚相适应;所述环形槽与后端面外侧边之间的间距与6/10 管节的壁厚相适应;所述环形槽的深度与1/5管节的壁厚相适应。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8、1、本技术从内衬管节连接的问题入手,以热熔连接技术为出发点,对其安全性、适用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功能拓展性等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系列研究,完善穿插法、碎(裂)管法的非开挖修复技术,达到排水管线修复安全、可靠、快速、环保的要求,保证城市排水管线系统正常运转。

9、2、本技术采用承插口+快速热熔的连接方式,管节之间的粘接力远远大于只用承插口的粘接力;原有的承插接口连接部位的抗拉强度只有200~300kgf,是原来管材正常承受拉断力1%左右,易弯曲变形导致漏水。本技术在不带水的环境下焊接,抗拉强度可以达到原管道的100%,带水作业抗拉强度也可以达到原来强度的80%以上;所以修复完成后的管道直线线形很好,不容易弯曲变形,整体性强,无泄漏。

10、3、本技术中两管节间预置的一次性热熔网片在热熔对焊完成后,与两侧管节成为一体,增强管口结构,提高焊接质量及管口环刚度;相邻管节接口位置环刚度大于原管道接口位置的环刚度,解决接口薄弱,容易出现破损和泄露的问题。

11、4、本技术的内衬管节热熔焊口平整,在管内几乎无隆起,不破坏内壁光滑性,提高水流流速;外部平滑无突出,不侵占旧有管道截面空间,能最大可能的增加插管口径,减小对修复后有效通过面积的影响;且施工完成的内衬表面光滑、平整,通常对修复后管道过水能力有一定提升;采用标准化加工、预制内衬热熔标准管节,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质量更有保证,性价比高;热熔电压用电为36伏以下安全电压,无触电危险,施工更加安全可靠。

12、5、本技术的管道内衬热熔连接结构施工所用材料、动力设备、配套机具,所有部件的体积大小能够顺利通过井口到达井室;重量能够保证1-2个安装人员在井下顺利完成安装,工艺简便,施工人员通过简单培训,了解工艺流程即可顺利完成作业。

13、6、本技术的管道内衬热熔连接结构具备功能拓展能力,除可应用于小口径管道整管插入式内衬,还可拓展为拼装式内衬在中大型管道中的局部修复等场合应用;该结构整体性好,可整段管道抽出,便于达到使用年限后进行二次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内衬热熔连接结构,设置在待修复管道(1)的破坏位置处,包括有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包括管节(2)和热熔网片(3);所述管节(2)有一组,一组管节(2)呈一字形设置;所述管节(2)的后端面上、靠近内侧边一侧设置有环形槽(4);所述环形槽(4)的宽度由槽口至槽底逐渐减小;所述管节(2)的前端面上、对应环形槽(4)的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凸条(5);所述环形凸条(5)的形状与环形槽(4)的形状相适应;相邻管节(2)之间通过环形凸条(5)插接在环形槽(4)中连接;所述热熔网片(3)沿环向布置在管节(2)的后端面上,且位于环形槽(4)外侧的部位上,该热熔网片(3)的外边缘与管节(2)的外侧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热熔网片(3)为一次性热熔网片,在热熔网片(3)上连接有接线端子(6);所述接线端子(6)用以与电线相连;所述内衬管的前端伸入破坏位置前侧的待修复管道(1)中,且在内衬管的前端与待修复管道(1)之间的接缝中填充有第一密封层(7);所述内衬管的后端伸入破坏位置后侧的待修复管道(1)中,且在内衬管的后端与待修复管道(1)之间的接缝中填充有第二密封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衬热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网片(3)的网格采用均匀分布的2~2.5mm菱形网孔,网孔栅的宽度为0.6~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衬热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网片(3)的外侧边与管节(2)的外侧面之间的间距与1/10 管节(2)的壁厚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衬热熔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4)与后端面内侧边之间的间距与1/10 管节(2)的壁厚相适应;所述环形槽(4)与后端面外侧边之间的间距与6/10 管节(2)的壁厚相适应;所述环形槽(4)的深度与1/5 管节(2)的壁厚相适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衬热熔连接结构,设置在待修复管道(1)的破坏位置处,包括有内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包括管节(2)和热熔网片(3);所述管节(2)有一组,一组管节(2)呈一字形设置;所述管节(2)的后端面上、靠近内侧边一侧设置有环形槽(4);所述环形槽(4)的宽度由槽口至槽底逐渐减小;所述管节(2)的前端面上、对应环形槽(4)的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凸条(5);所述环形凸条(5)的形状与环形槽(4)的形状相适应;相邻管节(2)之间通过环形凸条(5)插接在环形槽(4)中连接;所述热熔网片(3)沿环向布置在管节(2)的后端面上,且位于环形槽(4)外侧的部位上,该热熔网片(3)的外边缘与管节(2)的外侧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热熔网片(3)为一次性热熔网片,在热熔网片(3)上连接有接线端子(6);所述接线端子(6)用以与电线相连;所述内衬管的前端伸入破坏位置前侧的待修复管道(1)中,且在内衬管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灏王光明董建司金艳姚嘉孔祥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