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端头井-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及浇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81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端头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及浇筑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及浇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地铁隧道的服役年限的增长,隧道结构的病害问题屡见不鲜,特别是近些年,端头井

区间隧道

联络通道

区间隧道

车站

区间隧道连接部位结构渗漏病害尤为严重,主要以环梁结构的开裂

渗漏为主

一旦隧道连接部位结构发生渗漏病害,将大幅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及安全性,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0003]模型试验可以有效模拟隧道结构渗漏的实际情况

现有模型试验结构模具主要涉及隧道

车站结构,用于研究管片

衬砌的开裂渗漏特性

而实际端头井

隧道连接部位结构相比于管片及衬砌结构更为复杂,涉及管片

侧墙

环梁

防水层等,仅凭现场勘查无法探明其渗漏水原因

[0004]因此,亟需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及浇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拟端头井
r/>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及浇筑模具,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包括:若干个管片模型,若干所述管片模型相互连接形成管片结构,所述管片模型两端面分别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凹槽;环梁模型,所述管片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环梁模型相连接;侧墙模型,所述环梁模型与所述侧墙模型相连接;支撑钢架,所述侧墙模型与所述支撑钢架相连接

[0007]可选的,相邻的两所述管片模型通过若干硬塑料片相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环梁模型内圈面周向连接有内凸台,所述内凸台与环梁模型端部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插接所述管片模型

[0009]可选的,所述内凸台靠近所述管片模型的端面连接有若干长螺栓,用于与所述管片模型相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侧墙模型中心开设有通孔,用于插接所述环梁模型

[0011]可选的,所述支撑钢架靠近所述侧墙模型的端面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与所述侧墙模型插接

[0012]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的浇筑模具,包括:管片模具,用于浇筑成型所述管片模型;环梁模具,用于浇筑成型所述环梁模型;
侧墙模具,用于浇筑成型所述侧墙模型

[0013]可选的,所述管片模具包括管片底板和管片顶板,所述管片底板和所述管片顶板相对的端面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环形磁吸条,两所述环形磁吸条相对称设置,用于形成所述管片模型两端的两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管片底板和所述管片顶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环形的管片内模板和管片外模板,所述管片外模板包覆所述管片内模板

[0014]可选的,所述环梁模具包括环梁底板,所述环梁底板顶面可拆卸连接有环形的环梁外模板和环梁内模板,所述环梁外模板包覆所述环梁内模板,所述环梁外模板和所述环梁内模板之间设有环形钢条,所述环形钢条与所述环梁底板一体成型,用于形成所述内凸台

[0015]可选的,所述侧墙模具包括侧墙底板,所述侧墙底板顶面可拆卸连接有四个侧墙外模板和侧墙内模板,所述侧墙外模板为矩形,四个所述侧墙外模板合围成矩形,所述侧墙内模板为环形,位于四个所述侧墙外模板之间,用于形成所述通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模拟出端头井

隧道连接部位结构,还可以单独模拟管片

侧墙及环梁结构,普适性强

[0017]本专利技术有效模拟管片结构的预留防水层,体现渗漏病害发生时防水层的受力状态,使模型试验与实际情况更加贴合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试验模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管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环梁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墙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撑钢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侧墙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环梁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管片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1、
管片模型;
2、
环梁模型;
3、
侧墙模型;
4、
支撑钢架;
5、
第一凹槽;
6、
硬塑料片;
7、
内凸台;
8、
长螺栓;
9、
通孔;
10、
第二凹槽;
11、
管片底板;
12、
管片顶板;
13、
环形磁吸条;
14、
管片内模板;
15、
管片外模板;
21、
环梁底板;
22、
环梁外模板;
23、
环梁内模板;
24、
环形钢条;
31、
侧墙底板;
32、
侧墙外模板;
33、
侧墙内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参照图1‑
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包括:若干个管片模型1,若干管片模型1相互连接形成管片结构,管片模型1两端面分别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凹槽5,用于设置橡胶防水层,模拟实际工程中的防水材料,用于试验过程中管片结构渗漏过程的模拟;环梁模型2,管片结构的一端与环梁模型2相连接;侧墙模型3,环梁模型2与侧墙模型3相连接;支撑钢架4,侧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管片模型(1),若干所述管片模型(1)相互连接形成管片结构,所述管片模型(1)两端面分别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凹槽(5);环梁模型(2),所述管片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环梁模型(2)相连接;侧墙模型(3),所述环梁模型(2)与所述侧墙模型(3)相连接;支撑钢架(4),所述侧墙模型(3)与所述支撑钢架(4)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管片模型(1)通过若干硬塑料片(6)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梁模型(2)内圈面周向连接有内凸台(7),所述内凸台(7)与环梁模型(2)端部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插接所述管片模型(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凸台(7)靠近所述管片模型(1)的端面连接有若干长螺栓(8),用于与所述管片模型(1)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模型(3)中心开设有通孔(9),用于插接所述环梁模型(2)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架(4)靠近所述侧墙模型(3)的端面形成有第二凹槽(
10
),所述第二凹槽(
10
)用于与所述侧墙模型(3)插接
。7.
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的浇筑模具,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片模具,用于浇筑成型所述管片模型(1);环梁模具,用于浇筑成型所述环梁模型(2);侧墙模具,用于浇筑成型所述侧墙模型(3)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拟端头井

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的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李斌张成平牛晓凯赵元昊苏洁李巍彭华靳子贤涂诗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