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方法及工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113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方法及工装系统,其采用若干个独立控制的叶身装夹装置在风扇叶片加工过程中对叶片工件进行支撑,若干叶身装夹装置一方面可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控制器实现协同工作和交替移动,保证在叶片加工的任一加工时刻均有叶身装夹装置对叶片工件进行支撑,使得叶片工件能够进行连续加工,从而提高叶片的加工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在叶片加工过程中对叶片工件提供辅助支撑,从而能够在加工过程中有效抑制叶片加工过程的变形和振动,保证叶片加工过程的稳定性,提高叶片加工质量。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方法及工装系统


技术介绍

1、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机械,是飞机的动力来源,其制造工艺水平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象征。在涡扇航空发动机特别是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中,风扇叶片的具有大尺寸薄壁自由曲面的结构特征,叶身轮廓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风扇叶片通常采用锻件进行铣削加工,由于叶片大尺寸薄壁异形的结构特征,在切削载荷作用下容易出现挠曲变形和结构振动现象,增大了叶片的加工误差,在表面上留下明显的刀痕、振纹等降低了批量生产中的合格率,容易引起局部过切进而导致工件报废。

2、如果在叶身中部提供辅助支撑,可以显著改善叶身加工过程中刚度不足的问题,但是现有工装系统的辅助支撑装置在加工工程中与刀具轨迹之间存在干涉,在风扇叶片加工过程中需要停机对辅助支撑装置进行多次调整,这使得叶片无法进行连续加工,从而对叶片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某一加工时刻的切削位置与第一个所述叶身装夹装置(4)沿叶身轴向的距离小于给定阀值时,所述控制器依次对各所述叶身装夹装置(4)的装夹位置进行调整,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身装夹装置(4)的最优装夹位置、装夹角度和夹紧力计算方法为:

4.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工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可用于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某一加工时刻的切削位置与第一个所述叶身装夹装置(4)沿叶身轴向的距离小于给定阀值时,所述控制器依次对各所述叶身装夹装置(4)的装夹位置进行调整,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身装夹装置(4)的最优装夹位置、装夹角度和夹紧力计算方法为:

4.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工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可用于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方法,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工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身装夹装置(4)的数量为两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数控加工工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身装夹装置(4)包括中心架(41)、转动环(42)、回转伺服驱动装置(43)和叶身装夹单元,所述中心架(41)与所述轴向驱动装置(5)传动连接,所述转动环(42)可转动安装于所述中心架(41)上,所述回转伺服驱动装置(43)安装于所述中心架(41)上且与所述转动环(42)传动连接,所述回转伺服驱动装置(43)适于驱动所述转动环(42)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叶身装夹单元安装于所述转动环(42)上,所述回转伺服驱动装置(43)和所述叶身装夹单元分别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梁嘉炜吴动波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