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113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鱼类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及方法。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鱼组件、第二输鱼组件和吸鱼排鱼驱动组件。在吸鱼过程和排鱼过程中,鱼始终在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内流转,不会和吸鱼排鱼驱动组件接触,从而避免泵送组件的运转对鱼造成机械损伤,另一方面,吸鱼过程和排鱼过程均以水流流动驱动,而非真空吸鱼,并不会导致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发生流道形变,从而避免了鱼与第一输送组件或第二输送组件的内壁碰撞而受伤,同时,水流驱动,压力传导效果好,有利于增大输送距离和输送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输送,尤其涉及一种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捕鱼作业中,通常有如下起捕方式,即利用渔网对鱼进行起捞,或利用吸鱼泵进行吸取捕鱼。

2、目前,吸鱼泵原理主要有叶轮式吸鱼泵、真空式吸鱼泵以及喷射泵式吸鱼泵。叶轮式吸鱼泵类似离心式水泵原理,通过泵叶轮旋转,泵进口形成一定真空吸力,吸入鱼水,叶轮使鱼水随着旋转,鱼水沿离心力方向离开叶轮并排出泵外;真空吸鱼泵是用将鱼罐内抽成一定真空,将鱼吸入罐内,在鱼罐内注水或空气后将鱼水经排水管道输出。

3、其中,叶轮式吸鱼泵的叶轮在转动中极易损伤鱼;真空式吸鱼泵吸力迅猛,鱼进出鱼罐时流道形状变化大,使鱼碰到管路或罐体内壁而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在不损伤鱼的情况下实现鱼的持续输送,有利于增大输送距离和输送高度。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包括:

4、第一输鱼组件,包括第一进鱼管、第一储鱼组件和第一出鱼管,所述第一进鱼管上设有第一进鱼阀,所述第一出鱼管上设有第一出鱼阀,所述第一储鱼组件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进鱼管相连,所述第一储鱼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出鱼管相连;

5、第二输鱼组件,包括第二进鱼管、第二储鱼组件和第二出鱼管,所述第二进鱼管上设有第二进鱼阀,所述第二出鱼管上设有第二出鱼阀,所述第二储鱼组件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二进鱼管相连,所述第二储鱼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出鱼管相连;

6、吸鱼排鱼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抽水管、第一冲水管、第二抽水管、第二冲水管和泵送组件,所述第一抽水管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出鱼管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出鱼阀的上游,所述第二抽水管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二出鱼管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二出鱼阀的上游,所述第一抽水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抽水管的入口端均具有挡鱼过水件,所述第一抽水管上设有第一抽水阀,所述第二抽水管上设有第二抽水阀,所述第一抽水管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抽水管的出口端均与所述泵送组件相连,所述第一冲水管的入口端和所述第二冲水管的入口端均与所述泵送组件相连,所述第一冲水管的出口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进鱼管,所述第二冲水管的出口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进鱼管,第一冲水管上设有第一冲水阀,第二冲水管上设有第二冲水阀。

7、作为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所述鱼类无损输送系统还包括进鱼三通,所述进鱼三通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所述第一进鱼管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二进鱼管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所述第一冲水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进鱼阀的下游,所述第二冲水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进鱼阀的下游。

8、作为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所述泵送组件包括第一泵管、第二泵管、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输送泵设置在所述第一泵管上,所述第二输送泵设置在所述第二泵管上,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连接于在所述第一输送泵上游的所述第一泵管上,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在所述第二输送泵上游的所述第二泵管上,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连接于在所述第一输送泵下游的所述第一泵管上,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在所述第二输送泵下游的所述第二泵管上;

9、所述第一抽水管连接于在所述第一输送泵上游的所述第一泵管上,所述第一冲水管连接于在所述第一输送泵下游的所述第一泵管上,所述第二抽水管连接于在所述第二输送泵上游的所述第二泵管上,所述第二冲水管连接于在所述第二输送泵下游的所述第二泵管上。

10、作为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储鱼组件包括第一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自其上端向其下端螺旋延伸,从而形成自上向下排布的多圈第一螺旋段,所述第一螺旋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进鱼管相连,所述第一螺旋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出鱼管相连,和/或,

11、所述第二储鱼组件包括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二螺旋管自其上端向其下端螺旋延伸,从而形成自上向下排布的多圈第二螺旋段,所述第二螺旋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进鱼管相连,所述第二螺旋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出鱼管相连。

12、作为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所述吸鱼排鱼驱动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支管,每个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螺旋段,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泵送组件的入口端,所述第一支管的入口端均设有第一格栅,所述第一支管上均设有第一支阀,所述吸鱼排鱼驱动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支管,每个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螺旋段,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泵送组件的入口端,所述第二支管的入口端均设有第二格栅,所述第二支管上均设有第二支阀。

13、作为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储鱼组件还包括第一止回管和第一翻板式止回格栅,所述第一止回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鱼管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旋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翻板式止回格栅设置在所述第一止回管内,和/或,

14、所述第二储鱼组件还包括第二止回管和第二翻板式止回格栅,所述第二止回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鱼管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二翻板式止回格栅设置在所述第二止回管内。

15、作为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进鱼管、所述第一止回管、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一出鱼管的内径均相同,所述第二进鱼管、所述第二止回管、所述第二螺旋管和所述第二出鱼管的内径均相同。

16、作为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的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进鱼管、所述第一止回管、所述第一螺旋管和所述第一出鱼管的内壁均设有第一柔性缓冲层,所述第二进鱼管、所述第二止回管、所述第二螺旋管和所述第二出鱼管的内壁均设有第二柔性缓冲层。

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无损输送方法,在不损伤鱼的情况下实现鱼的持续输送,输送效率高。

18、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9、鱼类无损输送方法,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20、s1、所述第一进鱼阀和所述第二出鱼阀打开,所述第二进鱼阀和所述第一出鱼阀关闭,所述第二抽水阀关闭,所述第一抽水阀打开,所述第一冲水阀关闭,所述第二冲水阀打开;

21、s2、所述泵送组件启动,使所述第一储鱼组件内存鱼,并使所述第二储鱼组件排鱼,所述泵送组件停机;

22、s3、所述第一进鱼阀和所述第二出鱼阀关闭,所述第二进鱼阀和所述第一出鱼阀打开,所述第一抽水阀关闭,所述第二抽水阀打开,所述第二冲水阀关闭,所述第一冲水阀打开;

23、s4、所述泵送组件启动,使所述第二储鱼组件内存鱼,并使所述第一储鱼组件排鱼,所述泵送组件停机;

24、s5、循环步骤s1-s4。

25、作为所述鱼类无损输送方法的可选实施例,所述鱼类无损输送系统还包括进鱼三通,所述进鱼三通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所述第一进鱼管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二进鱼管与所述第二接头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无损输送系统还包括进鱼三通(2),所述进鱼三通(2)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所述第一进鱼管(4)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二进鱼管(28)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所述第一冲水管(26)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进鱼阀(3)的下游,所述第二冲水管(48)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进鱼阀(27)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组件包括第一泵管(21)、第二泵管(43)、第一输送泵(22)、第二输送泵(44)、第一连通管(49)和第二连通管(50),所述第一输送泵(22)设置在所述第一泵管(21)上,所述第二输送泵(44)设置在所述第二泵管(43)上,所述第一连通管(49)的一端连接于在所述第一输送泵(22)上游的所述第一泵管(21)上,所述第一连通管(49)的另一端连接于在所述第二输送泵(44)上游的所述第二泵管(43)上,所述第二连通管(50)的一端连接于在所述第一输送泵(22)下游的所述第一泵管(21)上,所述第二连通管(50)的另一端连接于在所述第二输送泵(44)下游的所述第二泵管(4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鱼组件包括第一螺旋管(7),所述第一螺旋管(7)自其上端向其下端螺旋延伸,从而形成自上向下排布的多圈第一螺旋段,所述第一螺旋管(7)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进鱼管(4)相连,所述第一螺旋管(7)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出鱼管(8)相连,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鱼排鱼驱动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支管(18),每个所述第一支管(18)的一端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螺旋段,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泵送组件的入口端,所述第一支管(18)的入口端均设有第一格栅,所述第一支管(18)上均设有第一支阀(14),所述吸鱼排鱼驱动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支管(40),每个所述第二支管(40)的一端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螺旋段,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泵送组件的入口端,所述第二支管(40)的入口端均设有第二格栅,所述第二支管(40)上均设有第二支阀(3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鱼组件还包括第一止回管(5)和第一翻板式止回格栅(6),所述第一止回管(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鱼管(4)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旋管(7)的上端相连,所述第一翻板式止回格栅(6)设置在所述第一止回管(5)内,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鱼管(4)、所述第一止回管(5)、所述第一螺旋管(7)和所述第一出鱼管(8)的内径均相同,所述第二进鱼管(28)、所述第二止回管(29)、所述第二螺旋管(31)和所述第二出鱼管(32)的内径均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鱼管(4)、所述第一止回管(5)、所述第一螺旋管(7)和所述第一出鱼管(8)的内壁均设有第一柔性缓冲层,所述第二进鱼管(28)、所述第二止回管(29)、所述第二螺旋管(31)和所述第二出鱼管(32)的内壁均设有第二柔性缓冲层。

9.鱼类无损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无损输送系统还包括进鱼三通(2),所述进鱼三通(2)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所述第一进鱼管(4)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二进鱼管(28)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所述第一冲水管(26)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进鱼阀(3)的下游,所述第二冲水管(48)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进鱼阀(27)的下游;

...

【技术特征摘要】

1.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无损输送系统还包括进鱼三通(2),所述进鱼三通(2)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所述第一进鱼管(4)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所述第二进鱼管(28)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所述第一冲水管(26)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进鱼阀(3)的下游,所述第二冲水管(48)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进鱼阀(27)的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组件包括第一泵管(21)、第二泵管(43)、第一输送泵(22)、第二输送泵(44)、第一连通管(49)和第二连通管(50),所述第一输送泵(22)设置在所述第一泵管(21)上,所述第二输送泵(44)设置在所述第二泵管(43)上,所述第一连通管(49)的一端连接于在所述第一输送泵(22)上游的所述第一泵管(21)上,所述第一连通管(49)的另一端连接于在所述第二输送泵(44)上游的所述第二泵管(43)上,所述第二连通管(50)的一端连接于在所述第一输送泵(22)下游的所述第一泵管(21)上,所述第二连通管(50)的另一端连接于在所述第二输送泵(44)下游的所述第二泵管(4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鱼组件包括第一螺旋管(7),所述第一螺旋管(7)自其上端向其下端螺旋延伸,从而形成自上向下排布的多圈第一螺旋段,所述第一螺旋管(7)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进鱼管(4)相连,所述第一螺旋管(7)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出鱼管(8)相连,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类无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鱼排鱼驱动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支管(18),每个所述第一支管(18)的一端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螺旋段,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泵送组件的入口端,所述第一支管(18)的入口端均设有第一格栅,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康段仲兵蔡小媚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