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冰导线弧垂自调节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101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了一种覆冰导线弧垂自调节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撑框架、组合滑轮传力机构和自适应配重机构;自适应配重机构通过组合滑轮传力机构与绝缘子串和导线的连接点传动连接,用于根据绝缘子串和导线连接点的升降而自动减增配重;该装置及方法通过采用支撑框架、组合滑轮传力机构和自适应配重机构,能够实现自动调节覆冰导线的静态弧垂,工作期间无需人工干预,能有效避免静态覆冰造成的线路故障跳闸问题;仅在覆冰超过设定阈值时动作,其他时间不工作,在夏季和大风天气下不会动作,疲劳破坏的可能性低,装置可靠性较高;且装置核心部分位于杆塔上和杆塔内,需要更换或维护时,工人直接登塔操作即可,无需带电作业,安全风险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申请属于覆冰导线弧垂调节,具体涉及一种覆冰导线弧垂自调节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架设在寒冷区域或冬季运行的架空输电线路,在合适的气象条件下会产生覆冰。覆冰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主要分为静态危害和动态危害。静态危害主要是当导线和地线覆冰时,尤其是不均匀覆冰后,弧垂会发生显著变化,引起电气距离降低,容易引发跳闸故障。动态危害主要是当气温升高,覆冰松动,在风力与覆冰重力的联合作用下,覆冰会发生脱落,使得导线的覆冰荷载突然卸载,导致导线发生大幅度低频率的跳跃,这一现象称为脱冰跳跃。脱冰跳跃是一种典型的大幅低频振动,可能会导致导线间、导地线间以及导线与地面间的电气安全距离不足,造成相间闪络、跳闸等事故。同时,导线大幅度的舞动或振动,会改变绝缘子串、金具、铁塔等的受力和振动形式,严重时可造成输电杆塔折损、倒塔、断线,金具损坏等事故。

2、以往输电线路上使用的覆冰灾害防治装置主要包括相间间隔棒、舞动抑制装置(防舞器)和脱冰跳跃抑制装置,主要是在发生导线大幅振动时,起到牵制导线和阻尼。

3、上述装置在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冰导线弧垂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组合滑轮传力机构和自适应配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滑轮传力机构包括第一滑轮组(2)、第一换向滑轮(3)、第二滑轮组(4)、第二换向滑轮(5)、绝缘索(7)、传动钢缆(8)和提升钢缆(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2)包括上部定滑轮组(2-1)和下部动滑轮组(2-1),所述上部定滑轮组(2-1)固定在支撑框架(1)上,所述绝缘索(7)的顶端与下部动滑轮组(2-1)的底部滑轮转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冰导线弧垂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组合滑轮传力机构和自适应配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滑轮传力机构包括第一滑轮组(2)、第一换向滑轮(3)、第二滑轮组(4)、第二换向滑轮(5)、绝缘索(7)、传动钢缆(8)和提升钢缆(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组(2)包括上部定滑轮组(2-1)和下部动滑轮组(2-1),所述上部定滑轮组(2-1)固定在支撑框架(1)上,所述绝缘索(7)的顶端与下部动滑轮组(2-1)的底部滑轮转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定滑轮组(2-1)、下部动滑轮组(2-1)、上部动滑轮组(4-1)和下部定滑轮组(4-2)内的滑轮数量均为多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配重机构包括配重作用舱(13)、配重存放笼(14)、第一弹性开合件(15)、第二弹性开合件(16)、配重增加触发执行器和配重减少触发执行器,所述配重存放笼(14)内存放有多个配重块(1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开合件(15)与所述第二弹性开合件(16)结构相同,均包括复位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林平窦效禹姬昆鹏刘彬杨加伦赵彬汉京善李鹏张立春展雪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