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布里渊光时域分析器,包括探测光源模块、泵浦光源模块、探测光输出模块和泵浦光输出模块,特点是还包括一个光频率差锁定模块,探测光源与探测光输出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保偏光纤耦合器,泵浦光源与泵浦光输出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二保偏光纤耦合器,第一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探测光源连接,第一保偏光纤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探测光输出模块和光频率差锁定模块连接,第二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泵浦光源连接,第二保偏光纤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泵浦光输出模块和光频率差锁定模块连接,光频率差锁定模块与探测光源模块电连接,优点是用光频率差锁定模块锁定探测光与泵浦光的频率差,保证测量精度又缩短测量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时域分析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布里渊光时域分析器。
技术介绍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电力设备、土木工程、水利设施和通信光缆等领域的安全监 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技术原理不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主要分基于瑞利散射、拉曼散 射和布利渊散射三种,其中一种利用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而制成的布里渊光时域分 析器由于其所能达到的测量精度、测量范围以及空间分辨率均高于其它传感器而得到广泛 的研究,且该传感器能够实现温度、应力等多参数同时测量的特性也使其极具发展潜力。目前已有多种方式实现布里渊光时域分析器,如中国专利号为200810063711. 8< 新型光纤布里渊光时域分析器 >,中国专利号为200820122233. 9< 一种新型光纤布里渊光 时域分析器〉,提出一种采用单频光纤激光器和光纤拉曼泵浦激光器做为光源的传感器, 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增加了测量长度,改善了应变和温度同时测量的精度,但采用光纤激 光器与光纤拉曼泵浦激光器不仅增加成本,而且稳定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中国专利号为 200480043385. 4<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提出一种采用阶梯式脉冲光源作为探测光,实现高 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形变或温度测量,但其阶梯式脉冲光源产生复杂,实现困难。美国专 利US 7,499,151B2提出一种利用两个半导体激光器(DFB)做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光源,通 过增加延时线方式调整两光源的频率差,是一种低成本的实现方法,但其采用延时线的方 式来调整频差增加了测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的新型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布里渊光时域分析器, 包括探测光源模块、泵浦光源模块、探测光输出模块和泵浦光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光频率差锁定模块,所述的探测光源模块与所述的探测光输出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保 偏光纤耦合器,所述的泵浦光源模块与所述的泵浦光输出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二保偏光纤耦 合器,所述的第一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探测光源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一保偏 光纤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探测光输出模块和所述的光频率差锁定模块连接, 所述的第二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泵浦光源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二保偏光纤耦 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泵浦光输出模块和所述的光频率差锁定模块连接,所述的 光频率差锁定模块与所述的探测光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的探测光源模块包括探测光源和探测光源驱动电路,所述的光频率差锁定模 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将所述的第一保偏光纤耦合器分束的探测光与所述的第二保偏光 纤耦合器分束的泵浦光混频得到光差频信号的第三保偏光纤耦合器、用于完成光差频信号 的光电转换的宽带光电探测器、用于测量已转换成电信号的光差频信号的功率与频率值的微波频率计和用于将测量频率与设定频率进行比较并输出用于调整所述的探测光源模块 频率的控制信号的“比例_积分_微分”控制器,所述的第三保偏光纤耦合器的两个输入端 分别与所述的第一保偏光纤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和所述的第二保偏光纤耦合器的一个输 出端连接,所述的“比例_积分_微分”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探测光源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泵浦光源模块包括泵浦光源驱动电路和泵浦光源,所述的泵浦光源为频率 固定的半导体激光器,所述的探测光源为窄线宽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所述的泵浦光源中 心频率与所述的探测光源的中心频率相差8 13GHZ,所述的探测光源的频率调谐范围大 于 2GHZ。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带“比例_积分_微分” PID调节功能的 光频率差锁定模块锁定探测光与泵光的频率差,频率锁定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 快,即保证了测量精度又缩短了测量时间。探测光源经保偏耦合器输出的另一束激光与泵浦光源经保偏耦合器输出的另一 束光源同时进入光频率锁定模块中。光频率差锁定模块实时测量两束光频率差,并将所测 量的频率差与预先设定的频率差比较,输出误差信号用于调整探测光源的频率,频率差调 整采用PID控制方式,直到误差满足要求。光频率差PID调整结束后即可测量该布里渊频 点处的信号强度,通过设定不同的频率差可以实现整个布里渊增益谱范围的测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布里渊光时域分析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频率差锁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布里渊光时域分析器,包括探测光源11、泵浦光源12、探测 光源驱动电路13、泵浦光源驱动电路14、第一保偏光纤耦合器4、第二保偏光纤耦合器模块 5、光频率差锁定模块9、第一探测光纤21、第二探测光纤22、探测光输出模块和泵浦光输出 模块,探测光输出模块包括保偏光纤放大器15、电光调制模块16、第一偏振控制器17、光环 形器6和第一光开关模块7,泵浦光输出模块包括第二偏振控制器23、第二光开关模块8、 可调光纤衰减器24、光隔离器25、光电转换及信号放大模块18、高速数据采集模块19和PC 模块20。探测光源11为频率可调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泵浦光源12为频率固定窄线宽半 导体激光器;泵浦光源12中心频率与探测光源11的中心频率相差10. 5GHZ,探测光源11的 频率调谐范围为2.5GHZ。光环形器模块6设有输入端口 61、公共端口 62、输出端63 口三 个端口,光信号从输入端口 61到公共端口 62为通路,输入端口 61到输出端口 63为阻塞, 公共端口 62到输出端口 63为通路,公共端口 62到输入端口 61为阻塞;第一光开关模块7 设有一个光信号输入端口 71和两个光信号输出端口 72、73,第二光开关模块8设有两个光 信号输入端口 81和两个光信号输出端口 82、83 ;第一保偏光纤耦合器4设有1个输入端口 41和两个输出端口 42、43,第二保偏耦合器模块5有一个输入端口 51和两个输出端口 52、 53 ;PC模块20为工控机。探测光源驱动电路13与探测光源11相连,泵浦光源驱动电路14与泵浦光源12相 连,探测光源11的输出端与第一保偏耦合器4的输入端口 41相连,泵浦光源12的输出端 与第二保偏耦合器5的输入端口 51相连,第一保偏耦合器4的一个输出端口 42与保偏光 纤放大器15的输入端口相连,第二保偏耦合器5的一个输出端口 53与第二偏振控制器23 的输入端口相连,保偏光纤放大器15的输出端口与电光调制模块16的输入端口相连,电光 调制器16的输出端口与第一偏振控制器17的输入端口相连,第一偏振控制器17的输出端 口与光环形器6的输入端口 61相连,光环形器6的公共端口与第一光开关模块7的输入端 口 71相连,光环形器6的输出端口 63与光电转换及信号放大模块18的输入端相连,光电 转换及信号放大模块18的输出端口与高速数据采集模块19的输入端口相连,高速数据采 集模块19的输出端口与工控机20的输入相连。第一光开关模块7的输出端口 72与第二 探测光纤22输入相连,第一光开关模块7的输出端口 73与第一探测光纤21输入相连。第 二偏振控制器23的输出与可调光纤衰减器模块24的输入端相连,可调光纤衰减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布里渊光时域分析器,包括探测光源模块、泵浦光源模块、探测光输出模块和泵浦光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光频率差锁定模块,所述的探测光源模块与所述的探测光输出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保偏光纤耦合器,所述的泵浦光源模块与所述的泵浦光输出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二保偏光纤耦合器,所述的第一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探测光源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一保偏光纤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探测光输出模块和所述的光频率差锁定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二保偏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泵浦光源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二保偏光纤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泵浦光输出模块和所述的光频率差锁定模块连接,所述的光频率差锁定模块与所述的探测光源模块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泉,任尚今,张婕,俞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诺驰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