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用头颈术后辅助支撑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019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外科用头颈术后辅助支撑定位装置,包括背脊支撑板、肩部支撑架、加压带调节组件、头部支撑固定组件和颈部固定组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根据腮腺疾病等治疗术后需要进行加压包扎的情况,采用预先作用原理,设置的加压带调节组件,将加压绑带的松紧程度通过刻度量化,实现了患者对加压包扎自主调节的技术效果;分别通过对下颌的定位同时对头部两侧的夹持限制结合自主调节的气囊垫,实现对患者颈部与头部的支撑定位效果,且对于头颈部的支撑定位均可调节,防止出现患者有意或无意识地转头不利于伤口康复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采用开放式支撑结构结合柔性材料特性,透气性好,使用便捷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外科用头颈术后辅助支撑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1、头颈外科是耳鼻咽喉科的一门延伸学科,是为适应头颈部与耳鼻咽喉科相关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与科研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对于头颈外科疾病的治疗,尤其是甲状腺疾病、下颌下腺疾病、腮腺疾病、颈部肿瘤等,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

2、在头颈部进行手术治疗后,需要严格限制患者头颈部可活动范围,避免有意、无意大范围运动或者外来物撞击造成手术失效或增加二次伤害,尤其对于腮腺部位的治疗,术后还需要局部加压包扎,由于腮腺周围有较多的导管样组织,若不进行加压包扎或包扎不充分,在手术区域会有唾液等分泌物进入,增加发生局部软组织感染的风险,并且会有切口长期不愈合的可能,现有技术中加压包扎多采用直接将加压绑带缠在患者的下颌处,当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或患处消肿情况进行加压绑带松紧度调整时,需要到医院请医护人员重新进行加压绑带的缠绕,费时费力。

3、现有的头颈外科术后颈部支撑定位装置,部分支撑装置仅对颈部进行支撑定位,对于患者头部的转动未做限制,定位效果较弱;对于头部与颈部双重定位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用头颈术后辅助支撑定位装置,包括背脊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脊支撑板(1)的上部对称设有肩部支撑架(11),所述背脊支撑板(1)的下部环绕设有束缚绑带(12),所述肩部支撑架(11)分别与束缚绑带(12)连接设有紧固调节带(13),所述束缚绑带(12)与紧固调节带(13)上分别设有调节卡扣(14),所述背脊支撑板(1)的上部设有头部支撑固定组件(2)和颈部固定组件(4),所述颈部固定组件(4)设于肩部支撑架(11)之间,所述头部支撑固定组件(2)设于颈部固定组件(4)的后方,所述头部支撑固定组件(2)的上部设有加压带调节组件(3),所述加压带调节组件(3)设于颈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用头颈术后辅助支撑定位装置,包括背脊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脊支撑板(1)的上部对称设有肩部支撑架(11),所述背脊支撑板(1)的下部环绕设有束缚绑带(12),所述肩部支撑架(11)分别与束缚绑带(12)连接设有紧固调节带(13),所述束缚绑带(12)与紧固调节带(13)上分别设有调节卡扣(14),所述背脊支撑板(1)的上部设有头部支撑固定组件(2)和颈部固定组件(4),所述颈部固定组件(4)设于肩部支撑架(11)之间,所述头部支撑固定组件(2)设于颈部固定组件(4)的后方,所述头部支撑固定组件(2)的上部设有加压带调节组件(3),所述加压带调节组件(3)设于颈部固定组件(4)的上方,其中,加压带调节组件(3)包括固定柱(31)、固定刻度盘(32)、指示调节柱(33)和加压绑带(34),所述固定柱(31)和固定刻度盘(32)对称设于头部支撑固定组件(2)的上部,所述指示调节柱(33)活动设于固定刻度盘(32)上,所述固定柱(31)与指示调节柱(33)分别水平设于颈部固定组件(4)的上方,所述加压绑带(34)连接设于固定柱(31)与指示调节柱(33)之间,所述加压绑带(34)的一端套接设于固定柱(31)上,所述加压绑带(34)的另一端卡合绕接设于指示调节柱(3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用头颈术后辅助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刻度盘(32)的前端面上不贯穿设有连接槽(321),所述连接槽(321)的侧壁上圆周均布设有卡位槽(322),所述卡位槽(322)的后部连通设有活动槽(323),所述固定刻度盘(32)的前端面上圆周均布设有刻度(324),所述刻度(324)围绕连接槽(321)设置,所述刻度(324)与卡位槽(322)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科用头颈术后辅助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调节柱(33)包括转动柱(331)、连接弹簧(332)、活动块(333)、指针(334)和安装块(337),所述转动柱(331)活动设于连接槽(321)内,所述连接弹簧(332)固定设于转动柱(331)的一侧端面上,所述连接弹簧(332)设于活动槽(323)内,所述活动块(333)对称设于转动柱(331)靠近连接弹簧(332)的一端侧壁上,所述活动块(333)分别在卡位槽(322)内卡合滑动,当所述连接弹簧(332)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活动块(333)分别在活动槽(323)内活动,所述指针(334)设于转动柱(331)的侧壁上,所述指针(334)设于固定刻度盘(32)的前侧,所述指针(334)到固定刻度盘(32)端面的距离大于卡位槽(322)的深度,所述转动柱(331)的侧壁上不贯穿设有插接槽(335),所述插接槽(335)设于指针(334)的前侧,所述插接槽(335)内不贯穿对称设有插接孔(336),所述安装块(337)卡合设于插接槽(335)内,所述安装块(337)的下部对称设有插接针(3372),所述插接针(3372)插入插接孔(336)内,所述安装块(337)的上部转动设有拉动板(3371),所述加压绑带(34)的一端被所述插接针(3372)刺透后,通过所述安装块(337)压合于插接槽(33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科用头颈术后辅助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固定组件(2)包括支撑头垫(21)和转动限位组件(22),所述支撑头垫(21)设于背脊支撑板(1)的上部,所述转动限位组件(22)水平设于支撑头垫(21)上,其中,所述支撑头垫(21)包括主支撑柱(211)、支撑弧板(212)和气囊垫(214),所述主支撑柱(211)设于背脊支撑板(1)的上部中心,所述支撑弧板(212)设于主支撑柱(211)上,所述支撑弧板(212)整体呈弧形设置,所述支撑弧板(212)上贯穿设有让位孔(213),所述气囊垫(214)设于支撑弧板(212)的内侧,所述气囊垫(214)设于让位孔(213)的上方,所述气囊垫(214)通过气管连接设有充气手柄(216),所述充气手柄(216)上设有泄气阀(2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科用头颈术后辅助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限位组件(22)包括安装架(221)、第一限位板(222)、第二限位板(223)和限位固定插块(224),所述安装架(221)设于支撑弧板(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颖颖顾佳妮柏雅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