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972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C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所述电流控制模块设置在LCD背光驱动IC和LCD背光LED灯组之间,其中,所述电流控制模块包括电荷泵和MOS管组;所述电荷泵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LED灯组连接;所述MOS管组的第一输入端与LCD背光驱动IC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LED灯组连接,MOS管组的输出端接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LC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只需通过控制LCD背光驱动IC输出合适的PWM信号,就可以实现连续调节LED灯组的电流等级,使LCD背光的亮度平滑过度,避免了EMI干扰;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流控制模块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的LCD背光亮度的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LCD背光驱动IC 的电流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终端的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背光灯一般采用 并联式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这些LED灯通常需要通过一颗驱动 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来控制LCD背光灯的亮度。传统的并联式IXD背光驱动IC 一般具有一个使能端口,用户可以通过向该使能 端口输送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来达到调节LED背光电流 的目的。此种方式会使背光驱动IC频繁启动和关闭,这样极容易引起EMI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以及频繁开关IC引起的负载变化使输出电压不稳定 而造成背光LED发生闪烁等问题。目前,业界也有一些作法是采用具有I2C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集成 电路)或者数脉冲个数的方式控制电流输出的背光驱动IC,这类IC不会造成频繁启动和关 闭问题,但亮度等级有限,而且亮度等级是固定的,调节亮度的灵活性很差,在实现一些LCD 背光亮度渐变效果时,不能实现平滑过渡。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XD背光驱动IC的电 流控制模块,能连续地调节背光灯的电流等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LC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所述电流控制模块设置在LCD背光驱动IC 和LCD背光LED灯组之间,其中,所述电流控制模块包括电荷泵和MOS管组;所述电荷泵的 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LED灯组连接;所述MOS管组的第一输入端与LCD背光驱 动IC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LED灯组连接,MOS管组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的LC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其中,在所述LCD背光驱动IC的PWM信 号输出端与所述MOS管组的第一输入端之间设置有一滤波电路。所述的IX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其中,所述MOS管组包括第一 MOS管、第 二 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所述LED灯组包括第一 LED灯、第二 LED灯、第三LED 灯和第四LED灯;其中所述第一 MOS管的栅极连接IXD背光驱动IC的PWM信号输出端,漏极连接第一 LED灯的阴极,源极接地;所述第二 MOS管的栅极连接IXD背光驱动IC的PWM信号输出端,漏极连接第二 LED灯的阴极,源极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IXD背光驱动IC的PWM信号输出端,漏极连接第三 LED灯的阴极,源极接地;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连接IXD背光驱动IC的PWM信号输出端,漏极连接第四 LED灯的阴极,源极接地。所述的LC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和第一电 容,所述电阻串联在所述LCD背光驱动IC的PWM信号输出端和所述MOS管组的第一输入端 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电阻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的IX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电荷泵上设置有一第二电容。所述的LC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电源为电池。所述的IX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 MOS管、第二 MOS管、第 三MOS管和第四MOS管均为N沟道MOS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C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该电流控制模块设置在LCD背光 驱动IC和LCD背光LED灯组之间,电流控制模块采用了将电源电压升高的电荷泵和控制流 过LED灯组电流大小的MOS管组,只需通过控制IXD背光驱动IC输出合适的PWM信号,就 可以实现连续调节LED灯组的电流等级,使IXD背光的亮度平滑过度,避免了 EMI干扰;同 时本专利技术的电流控制模块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LCD背光亮度调节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流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流控制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C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该电流控制模块串联在LCD 背光驱动IC的PWM信号输出端和LCD背光LED灯组的输入端之间,用于连续调节流过LCD 背光LED灯组的电流,从而实现IXD背光亮度平滑过度,而且不会产生EMI干扰。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 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 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C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110串联在移动终端 的LED灯组120和IXD背光驱动IC130之间,用于调节流过移动终端IXD背光LED灯的电 流等级,从而实现LCD背光亮度的平滑过度。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的电流控制模块100可以设置成一块用于控制电流 大小的芯片,所以本专利技术所称的电流控制模块也可以称为电流控制芯片。在该芯片内部包 括电荷泵111和MOS管(metal oxid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组112。其中,所述电荷泵111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源Vbat连接,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电荷 泵111的输出端与LED灯组120的输入端连接。该电荷泵111主要用于将电流控制芯片输 入端的电压升高到一定电压后输出,给LED灯组120供电。由于电荷泵给LED灯组供电,而电荷泵由电源Vbat供电,所以整块芯片(即电流控制模块)由电源Vbat供电。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Vbat为移动终端的电池,并且在电荷 泵111上设置有第二电容C2,该第二电容C2与电荷泵的两个接线端口连接,在该电路中主 要起保护作用。此处也可以认为该第二电容C2是所述电流控制芯片的外围电子元件,第二 电容C2连接在该电流控制芯片的两个引脚上。所述MOS管组112主要用于控制流过LED灯组120的电流的大小,该MOS管组112 的第一输入端与IXD背光驱动IC130的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LED灯组 120的输出端连接,MOS管组112的输出端接地。其中,所述IXD背光驱动IC130由其使能端口输出PWM信号,来控制加在MOS管组 的第一输入端上的电压。本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纯数字控制LCD背光亮度的方式,采用了数字模拟结合的方 式。请继续参阅图2,在所述IXD背光驱动IC130的PWM信号输出端与MOS管组112的第一 输入端之间设置有一滤波电路140。所述滤波电路140包括电阻Rl和第一电容Cl,所述电阻Rl串联在所述IXD背光 驱动IC130的PWM信号输出端和MOS管组112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电容Cl的输入 端连接电阻Rl的输出端,第一电容Cl的输出端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IXD背光驱动IC130输出的背光控制PWM信号经过电阻R1、第一 电容Cl滤波后产生直流电压,将LCD背光驱动IC130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平,使 MOS管组112工作在饱和区,以达到控制流过LED灯组120的电流的目的。本实施例中,MOS管组112中MOS管数量应与LED灯组120中的LED灯的数量保 持一致,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CD背光驱动IC的电流控制模块,所述电流控制模块设置在LCD背光驱动IC和LCD背光LED灯组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模块包括电荷泵和MOS管组;所述电荷泵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输出端与所述LED灯组连接;所述MOS管组的第一输入端与LCD背光驱动IC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LED灯组连接,MOS管组的输出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良顾瞻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