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996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及车辆,包括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蓄电池的正极连接至第二蓄电池的负极形成串联电池组,所述第二蓄电池的正极经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1引出第二供电正极,在所述的第一蓄电池的正极引出第一供电正极;在第一蓄电池的负极引出公共负极。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双低压供电输出,且双低压供电系统仅需一路DCDC模块即可进行充电,相对现有技术节约了一个DCDC模块的成本,只需一个高压转低压的DCDC即可,保持了汽车电源架构与传统12V架构的一致性;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便于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低压电源领域,特别设计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传统汽车上仅采用12v蓄电池对车辆的低压供电器及打火等进行供电,但是随着车辆的发展,商用车及未来大功率用电设备的流行(如电动助力转向,电动机械制动),车辆上均采用了均采用48v(24v)以及12v两套电压来供电。如专利申请号为201711347154.8的一种48v微混系统的发动机起动控制方法,其就公开了48v微混系统的发动机启动方法,其在
技术介绍
中介绍了48、12v微混系统的作用:通过在汽车原有的12v的汽车电气系统上增加48v的电机、电池等部件,能够实现高级怠速起停、发动机工况优化、加速助力、制动能量回收等功能,将整车油耗降低10~15%,并优化车辆驾驶性、nvh性。

2、采用48v、12v两套供电系统,一般采用48v、12v两个电池,对应采用两个dcdc模块将动力电池或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转换为48v电池、12v电池进行分别充电。针对这种48v、12v双低压蓄电池系统,其需要两个dcdc模块分别为48v电池、12v电池充电,造成了双dcdc造成的硬件成本增加,需要两个dcdc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及车辆,该双低压供电系统能够满足输出48v、12v双低压供电同时采用一个dcdc即可为双低压系统充电。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包括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蓄电池的正极连接至第二蓄电池的负极形成串联电池组,所述第二蓄电池的正极经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1引出第二供电正极,在所述的第一蓄电池的正极引出第一供电正极;在第一蓄电池的负极引出公共负极。

3、所述第一蓄电池为12v蓄电池。

4、所述第二蓄电池为36v蓄电池或12v蓄电池。

5、在所述的第一蓄电池正极和第二蓄电池负极之间引出端子依次经过串联的电容c1、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2连接至第二供电正极。

6、在所述的第一蓄电池的正极和所述的第二蓄电池的负极之间串联设置电阻r1。

7、在所述电容和第一蓄电池正极之间引出端子经电子开关s3、电阻r2接地。

8、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mcu,所述控制单元mcu的输出端连接至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1,用于控制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1的导通方向;所述控制单元mcu的输出端连接至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2,用于控制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2的导通方向;所述控制单元mcu的输出端连接至电子开关s3的控制端。

9、所述控制单元mcu通过can通讯模块引出can通讯端子,所述can通讯端子用于连接至车辆的can网络。

10、所述的第一供电正极、第二供电正极用于输出对应的低压供电,其用于分别连接对应电压的用电器;在充电时,所述第二供电正极、第一蓄电池的负极分别连接至车载充电dcdc模块输出端的正负极。

11、一种车辆,所述车辆采用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为车辆提供低压供电。

12、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双低压供电输出,且双低压供电系统仅需一路dcdc模块即可进行充电,相对现有技术节约了一个dcdc模块的成本,只需一个高压转低压的dcdc即可,保持了汽车电源架构与传统12v架构的一致性;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便于推广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蓄电池的正极连接至第二蓄电池的负极形成串联电池组,所述第二蓄电池的正极经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1引出第二供电正极,在所述的第一蓄电池的正极引出第一供电正极;在第一蓄电池的负极引出公共负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电池为12V蓄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电池为36V蓄电池或12V蓄电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蓄电池正极和第二蓄电池负极之间引出端子依次经过串联的电容C1、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2连接至第二供电正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蓄电池的正极和所述的第二蓄电池的负极之间串联设置电阻R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容和第一蓄电池正极之间引出端子经电子开关S3、电阻R2接地。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MCU,所述控制单元MCU的输出端连接至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1,用于控制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1的导通方向;所述控制单元MCU的输出端连接至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2,用于控制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2的导通方向;所述控制单元MCU的输出端连接至电子开关S3的控制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MCU通过CAN通讯模块引出CAN通讯端子,所述CAN通讯端子用于连接至车辆的CAN网络。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供电正极、第二供电正极用于输出对应的低压供电,其用于分别连接对应电压的用电器;在充电时,所述第二供电正极、第一蓄电池的负极分别连接至车载充电DCDC模块输出端的正负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为车辆提供低压供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蓄电池的正极连接至第二蓄电池的负极形成串联电池组,所述第二蓄电池的正极经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1引出第二供电正极,在所述的第一蓄电池的正极引出第一供电正极;在第一蓄电池的负极引出公共负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电池为12v蓄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电池为36v蓄电池或12v蓄电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蓄电池正极和第二蓄电池负极之间引出端子依次经过串联的电容c1、双向导通切换开关s2连接至第二供电正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蓄电池的正极和所述的第二蓄电池的负极之间串联设置电阻r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双低压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容和第一蓄电池正极之间引出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砺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