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洪元专利>正文

锁扣装置及具有该锁扣装置的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934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扣装置及具有该锁扣装置的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以及介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的中间模板,该锁扣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中间模板的侧部并且包括:锁扣本体,具有朝向第一模具的第一工作面和朝向第二模具的第二工作面;第一锁定部;以及第二锁定部,其中,第一锁定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工作面上的第一电磁构件以及由第一电磁构件可释放地吸附的第一金属凸耳,并且第二锁定部包括设置在第二工作面上的第二电磁构件以及由第二电磁构件可释放地吸附的第二金属凸耳。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锁扣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操作方便,使用灵活。(*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扣装置,具体地,涉及用于纵列式交替(tandem)注塑成型 系统的锁扣装置,其用于选择性地锁定或打开相关模具以进行注塑成型或释放已成型制PΡΠ O
技术介绍
在传统注塑成型(injection molding)系统的工作周期中,有接近40-50 % 的时间是用于已成型制品的冷却。在此期间,注塑成型系统基本上处于闲置待工状态, 因而工作周期长,产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早在欧洲出现了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 (TandemMolding,一机双模)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两副相同或相似产品的模具结合在一 台注塑成型机上并同时生产,利用一侧模具内制品的冷却时间完成对另一侧模具内制品的 注塑成型,如此交替反复,最大程度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如图1所示。这种注塑成型技术 和注塑成型系统简单实用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在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中,实现两幅模具交替开合的锁扣系统是衔接纵列式 交替注塑成型机和纵列式交替模具的核心部件。传统的机械锁扣由德国T/Mould公司开 发,并作为模具构造的一部分,其中,每套模具均需要配备一副独立的锁扣系统,锁扣系统 的锁紧力通过机械锁具的扣紧闭合实现,锁具打开通过液压驱动实现。针对不同模具尺寸、 重量及需要的锁紧力,需要设计不同的模具锁扣,成本高且灵活性差。此外,这种锁扣系统 由液压驱动,不适用于全电动型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机。另外,在美国专利US6,261,058 Bl中披露了一种改进的用于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 机的锁扣系统,其中,该锁扣系统与纵列式交替模具本体相互独立,其被设计集成到注塑成 型机的锁模系统,并标准化为锁模系统两模板间的一块中间模板。其中,两幅模具分别安装 于这三块模板构成的空间中,这三块模板再通过构造于该注塑成型机上的四根拉杆上的抱 合锁紧机构定位,由该注塑成型机控制系统独立操控该锁扣系统以实现交替开合。如从该 专利文件中所了解的,该锁扣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不便于操作,此外两幅模具之间的热 流道系统受到破坏,从而制品成型工艺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 用于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的锁扣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可靠的操作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扣装置,用于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 统,一种锁扣装置,用于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以及 介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的中间模板,所述锁扣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 间模板的侧部并且包括锁扣本体,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模具的第一工作面和朝向所述第二 模具的第二工作面;第一锁定部;以及第二锁定部,其中,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设置在所述 第一工作面上的第一电磁构件以及由所述第一电磁构件可释放地吸附的第一金属凸耳,4并且所述第二锁定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面上的第二电磁构件以及由所述第二电磁 构件可释放地吸附的第二金属凸耳。进一步地,所述锁扣本体包括并排布置且分别限定所述第一工作表面和所述第二 工作表面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工作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电磁构件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二工作表面上开设有第 二凹槽,所述第二电磁构件容纳在所述第二凹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电磁构件,并且所述第二锁定部包 括多个所述第二电磁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构件和所述第二电磁构件为电磁线圈或者为电控永磁吸 块。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包括纵列式 交替注塑成型机;彼此相对设置的移动模板和固定模板;中间模板,平行于所述移动模板 和所述固定模板并介于其间;第一模具,包括彼此相对且分别固定于所述移动模板和所述 中间模板的两个第一半模具;以及第二模具,包括彼此相对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模板和 所述中间模板的两个第二半模具,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锁扣装置,并且其中, 所述第一金属凸耳可拆卸地连接至固定于所述移动模板上的第一半模具,所述第二金属凸 耳可拆卸地连接至固定于所述固定模板上的第二半模具。进一步地,所述锁扣本体包括并排布置且分别限定所述第一工作表面和所述第二 工作表面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工作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电磁构件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二工作表面上开设有第 二凹槽,所述第二电磁构件容纳在所述第二凹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电磁构件,并且所述第二锁定部包 括多个所述第二电磁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构件和所述第二电磁构件均为电磁线圈或者均为电控永 磁吸块。进一步地,所述锁扣装置布置为与所述系统的底座平行或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机为全电动型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锁扣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与模具相分离,结构简单且对模具之间的热流道系统不产生任何影响;-采用电磁线圈或电控永磁吸块的电磁构件与金属的吸附接合与脱离来选择性地 释放模具,操作方便可靠且易于与全电动型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机相结合;_采用电磁线圈,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产品的成本;-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安装在现有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机上,并可根据实 际情况水平或垂直布置,连接方式灵活,通用性强;以及-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合理选择电磁线圈或电控永磁吸块的数量,有效保证安全锁定。应该理解,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明性质的,目的是 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技术。这些附图示出了 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 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a和图2b分别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的立 体示意图和平面示意图,其中,锁扣装置布置为垂直于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的底座;图3a和图3b分别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的立 体示意图和平面示意图,其中,锁扣装置布置为平行于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的底座;图4a是图2a所示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锁扣装置同 时锁定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图4b是图2a所示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其中,锁扣 装置锁定第一模具而释放第二模具;图4c是图2a所示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锁扣装置锁 定第二模具而释放第一模具;图5是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 理解,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首先参照图2a,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具有锁扣装置的纵列式交 替注塑成型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两个锁扣装置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纵列式交替注塑 成型系统的中间模板17的两侧。每个锁扣装置包括锁扣本体20,该锁扣本体20具有相背 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扣装置,用于纵列式交替注塑成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以及介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的中间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间模板的侧部并且包括:锁扣本体(20),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模具的第一工作面(201)和朝向所述第二模具的第二工作面(202);第一锁定部(26);以及第二锁定部(28),其中,所述第一锁定部(26;36)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面(201)上的第一电磁构件(262;362)以及由所述第一电磁构件可释放地吸附的第一金属凸耳(260;360),并且所述第二锁定部(28;38)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面(202)上的第二电磁构件(282;382)以及由所述第二电磁构件可释放地吸附的第二金属凸耳(280;3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洪元
申请(专利权)人:宋洪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