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组免抽转子槽楔检测机器人的换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9250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免抽转子槽楔检测机器人的换槽结构,涉及发电机组槽楔检测技术领域。本技术的换槽结构,具备越障不平整表面的能力,检测完一组槽楔后,可以自动换槽到其相邻的槽楔进行检测,从而完成对整个定子槽楔的检测。在换槽时,换槽移动机构驱动外框移动至相邻槽楔,移动到位后吸附机构伸出吸附固定在两槽楔之间的定子叠片上,吸附固定后转子滚架机构下降、机器人主舱升起,升起后换槽移动机构再驱动中层架携带机器人主舱一起移动到相邻的槽楔,移动到位后降下机器人主舱、升起转子滚架机构、撤销吸附机构并收回,最后调整外框使其居中。其不需要人为进行换槽检测,节省了定子槽楔检测时间,提高了定子槽楔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组槽楔检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电机组免抽转子槽楔检测机器人的换槽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电力行业中,电站设备通常使用年限都比较长。大型发电机组在长期运行中由于老化、振动、磨损等原因导致定子槽楔松动、绝缘损坏和铁心磨损。这些问题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将威胁发电机的安全运行,甚至导致电机运行事故。

2、由于发电机定转子间隙小,传统的槽楔松紧度检测设备体积大,所以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抽出发电机转子,由有经验的人员携带检测设备进入发电机内部进行槽楔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因需要抽出发电机转子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检测周期长,检修期间因停产造成的损失较大。

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414842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免抽转子膛内检测爬壁机器人,包括主体骨架、驱动模块和检测模块,主体骨架左右两侧端之间呈弧形结构设置,两个驱动模块相对安装在主体骨架的两侧。驱动模块的攀爬部呈滚动式与发电机组内壁贴合,驱动模块内部安装有用于对发电机组内壁进行非接触式吸附的磁吸件;检测模块安装在主体骨架上,用于对发电机组内部进行检测。上述发电机组免抽转子膛内检测爬壁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拆装和更换各模块及其零部件,且无需对发电机组内部的转子进行去除,使用更方便快捷,可在不抽出发电机转子的情况下进入发电机定子膛内,并通过携带不同的检测设备对发电机组的性能进行检测。

4、上述专利公开的检测装置,均存在以下缺陷:若干定子槽楔设置在定子的内侧壁上并形成定子槽楔组,定子槽楔组表面不平整。上述检测装置不具备越障不平整表面的能力,因此上述检测装置均不能自动换槽,对另一组槽楔进行自动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电机组免抽转子槽楔检测机器人的换槽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装置不具备越障不平整表面的能力,检测装置不能自动换槽,对另一组槽楔进行自动检测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机器人主舱、中层架和外框,机器人主舱、中层架和外框配合具有一定的不平整表面越障能力,检测完一组槽楔后,可以自动换槽到其相邻的槽楔进行检测。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发电机组免抽转子槽楔检测机器人的换槽结构,包括:

4、机器人主舱,所述机器人主舱背部设置有可升降且升起后撑住转子表面的转子滚架机构;

5、中层架,所述中层架位于所述机器人主舱上方,中层架上设置有主舱升降机构和换槽移动机构,所述主舱升降机构与所述机器人主舱连接并驱动所述机器人主舱进行升降;

6、外框,所述外框位于所述机器人主舱和中层架外部,外框上设置有可伸缩的吸附机构,外框与所述换槽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换槽移动机构驱动所述中层架和外框之间相对移动进行换槽。

7、优选的,所述转子滚架机构包括转子滚架、滚架升降组件和升降驱动件;

8、所述转子滚架顶端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与转子表面接触的滚动件,所述若干滚动件的布置方向与槽楔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滚架升降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布置在所述转子滚架的前后两端,滚架升降组件顶端与所述转子滚架连接,底端与所述机器人主舱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滚架升降组件连接,驱动所述滚架升降组件升降,进而带动转子滚架穿过中层架进行升降。

9、优选的,所述滚架升降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滚架连杆和第二滚架连杆,所述第一滚架连杆的顶端铰接在所述转子滚架上,底端滑动装配在所述机器人主舱顶部,所述第二滚架连杆的顶端滑动装配在所述转子滚架上,底端铰接在所述机器人主舱顶部。

10、优选的,所述主舱升降机构为若干设置在所述中层架底端的升降件,所述升降件的升降底端与所述机器人主舱顶端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换槽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中层架的前后两端,换槽移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压紧导向轮和换槽驱动件;所述换槽驱动件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所述驱动齿轮和压紧导向轮均向所述中层架外侧伸出,所述压紧导向轮设置有左右两个。

12、优选的,所述外框具有弧度,外框的前后顶端为与所述压紧导向轮适配且滚动接触的弧面, 外框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

13、优选的,所述吸附机构为可伸缩的电磁力吸附脚,所述电磁力吸附脚伸出时吸附固定在两槽楔之间的定子叠片上。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5、本技术提供的发电机组免抽转子槽楔检测机器人的换槽结构,具备越障不平整表面的能力,检测完一组槽楔后,可以自动换槽到其相邻的槽楔进行检测,从而完成对整个定子槽楔的检测。在换槽时,换槽移动机构驱动外框移动至相邻槽楔,移动到位后吸附机构伸出吸附固定在两槽楔之间的定子叠片上,吸附固定后转子滚架机构下降、机器人主舱升起,升起后换槽移动机构再驱动中层架携带机器人主舱一起移动到相邻的槽楔,移动到位后降下机器人主舱、升起转子滚架机构、撤销吸附机构并收回,最后调整外框使其居中。其不需要人为进行换槽检测,节省了定子槽楔检测时间,提高了定子槽楔检测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组免抽转子槽楔检测机器人的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滚架机构(12)包括转子滚架(121)、滚架升降组件和升降驱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架升降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滚架连杆(123)和第二滚架连杆(124),所述第一滚架连杆(123)的顶端铰接在所述转子滚架(121)上,底端滑动装配在所述机器人主舱(1)顶部,所述第二滚架连杆(124)的顶端滑动装配在所述转子滚架(121)上,底端铰接在所述机器人主舱(1)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升降机构(21)为若干设置在所述中层架(2)底端的升降件,所述升降件的升降底端与所述机器人主舱(1)顶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槽移动机构(22)设置在所述中层架(2)的前后两端,换槽移动机构(22)包括驱动齿轮(221)、压紧导向轮(222)和换槽驱动件;所述换槽驱动件驱动所述驱动齿轮(221)转动,所述驱动齿轮(221)和压紧导向轮(222)均向所述中层架(2)外侧伸出,所述压紧导向轮(222)设置有左右两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3)具有弧度,外框(3)的前后顶端为与所述压紧导向轮(222)适配且滚动接触的弧面, 外框(3)上设置有弧形槽(32),所述弧形槽(32)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221)啮合的齿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31)为可伸缩的电磁力吸附脚,所述电磁力吸附脚伸出时吸附固定在两槽楔之间的定子叠片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组免抽转子槽楔检测机器人的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滚架机构(12)包括转子滚架(121)、滚架升降组件和升降驱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架升降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滚架连杆(123)和第二滚架连杆(124),所述第一滚架连杆(123)的顶端铰接在所述转子滚架(121)上,底端滑动装配在所述机器人主舱(1)顶部,所述第二滚架连杆(124)的顶端滑动装配在所述转子滚架(121)上,底端铰接在所述机器人主舱(1)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升降机构(21)为若干设置在所述中层架(2)底端的升降件,所述升降件的升降底端与所述机器人主舱(1)顶端连接。

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唐伟曹毅罗显莅谢齐刘雄明仕林黄杨森李琼吴明月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