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状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906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状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1)将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在25℃,溶剂为甲醇中搅拌反应24h,然后减压蒸馏,得到0.5代PAMAM;(2)将0.5G代PAMAM和多胺在25℃,溶剂为甲醇中搅拌反应24h,然后减压蒸馏,得到1.0代PAMAM;(3)将脂肪酸和1.0代PAMAM以及携水剂混合,控制温度为140~160℃,反应2h后将温度升高到190℃环化反应3h,得到树状咪唑啉中间体;(4)在90℃搅拌的条件下,将咪唑啉中间体和季胺化试剂以摩尔比为1∶1投料,反应3h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缓蚀剂含有多个咪唑啉环,其缓蚀率最高达95.96%,远大于传统缓蚀剂的缓蚀率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咪唑啉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树状咪唑啉季铵盐缓蚀 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中,咪唑啉类化合物是有机缓蚀剂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其分子结构含有氮 五元杂环,其作用特点是当金属与酸性溶液接触时,咪唑啉类化合物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 单分子膜,改变氢离子的氧化还原电位,达到缓蚀的目的。目前,国内在咪唑啉方面报道包括王建华、舒福昌等以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多乙烯多胺、油酸、氯化苄、氯乙酸、 无水乙醇等为原料,合成系列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朱驯、周秀芹等以环烷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了环烷基咪唑啉衍生 物。伍平凡、胡扬根等研究了 2-氨基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平行合成法,该方法应用烯基 膦亚胺1与对氯苯基异氰酸酯的氮杂Wittig反应,得到的碳二亚胺再与仲胺平行反应,一 次性合成了 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咪唑啉酮衍生物。康宏云和李善建用花椒籽油与二亚乙基三胺反应合成了咪唑啉衍生物,再分别与 氯乙酸钠和氯化苄反应,得到两性离子咪唑啉衍生物和阳离子咪唑啉衍生物。虽然上述咪唑啉类化合物在防金属腐蚀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其缓蚀效率不是 很高,一般在80%左右,同时水溶性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状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  其中,R1为C↓[4]H↓[9]、C↓[7]H↓[15]、C↓[9]H↓[19]、C↓[11]H↓[23]、C↓[15]H↓[31]、C↓[17]H↓[33]或C↓[18]H↓[37];  R2为CH↓[3]-或***;  M为Cl↑[-]或SO↓[4]↑[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华王腾飞费菲孙卫玲董惟昕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