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790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包括手持部件,还包括钢针部件和针套部件;所述手持部件包括手持部和一体连接在所述手持部前端的导向部;所述钢针部件包括端部为钝头的钢针,所述钢针部件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件上并且能够使所述钢针固定在所述导向部的前端;所述针套部件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件上并能够将所述导向部收容于其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浮针结构和材质与真实浮针相类似,使其能够在进行对照实验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同时针头进行钝化处理,能够在不刺入皮下组织的情况下模拟实际诊疗体感,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严谨和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灸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


技术介绍

1、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使用的浮针针具在局限性病痛的周围皮下层进行扫散的新型针刺疗法,在治疗疼痛类疾病、内科、外科、妇科、眼科疾病中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疗效的产生是由于浮针本身的效应或者受试者的心理安慰作用尚未可知。为了准确确定治疗效果和减少对结果的偏倚效应,我们设计浮针安慰剂效应的研究。

2、为此,需要研制一种能够满足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具有与真实浮针相类似的结构,并通过将针头进行钝化处理使其满足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包括手持部件,还包括钢针部件和针套部件;所述手持部件包括手持部和一体连接在所述手持部前端的导向部;所述钢针部件包括端部为钝头的钢针,所述钢针部件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件上并且能够使所述钢针固定在所述导向部的前端;所述针套部件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件上并能够将所述导向部收容于其内部。

3、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滑腔,所述滑腔的腔壁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槽以及沿其周向延伸并且均与所述导向槽连接的前卡槽和后卡槽;所述导向部具有沿其轴向延伸并且与所述滑腔连通的出针孔;所述钢针部件具有固定所述钢针且滑动装配在所述滑腔中的针座,所述针座的侧壁具有能够在所述导向槽、前卡槽和后卡槽中移动的限位凸起;所述针座上的限位凸起与所述前卡槽处于同一轴向位置时,所述钢针完全伸出所述出针孔,所述针座上的限位凸起与所述后卡槽处于同一轴向位置时,所述钢针完全缩入所述出针孔。

4、进一步的,所述针座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旋转操作的凸出连接部,所述针套部件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匹配连接所述凸出连接部的凹陷连接部;所述针套部件能够插入所述滑腔中,并且能够使其前端的凹陷连接部与所述针座后端的凸出连接部形成抗扭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凸出连接部和凹陷连接部均为十字形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和导向部之间还连接有连接部i,所述针套部件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ii;所述连接部i与所述连接部ii通过紧配合或螺纹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针套部件插入所述滑腔中且所述针座上的限位凸起与所述前卡槽处于同一轴向位置时,所述连接部ii完全露出于所述滑腔外并且与所述手持部的后端形成限位配合。

8、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的外壁设置有点状防滑结构,所述连接部ii的外壁设置有槽状防滑结构。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专利技术中的浮针结构和材质与真实浮针相类似,使其能够在进行对照实验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同时针头进行钝化处理,能够在不刺入皮下组织的情况下模拟实际诊疗体感,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严谨和准确。

11、2)本专利技术中的针头采用伸缩结构,在使用完毕后可以缩入手持部件中,既能避免针头刺伤他人,还能够防止针头碰撞到硬物而折弯损坏,从而能够重复使用。

12、3)本专利技术中的钢针部件和针套部件通过连接结构配合,从而使得针套部件能够驱动钢针部件旋转以实现其在滑腔内轴向限位的目的,从而实现钢针部件的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包括手持部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针部件(3)和针套部件(2);所述手持部件(1)包括手持部(1.2)和一体连接在所述手持部(1.2)前端的导向部(1.1);所述钢针部件(3)包括端部为钝头的钢针(3.1),所述钢针部件(3)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件(1)上并且能够使所述钢针(3.1)固定在所述导向部(1.1)的前端;所述针套部件(2)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件(1)上并能够将所述导向部(1.1)收容于其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2)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滑腔(1.3),所述滑腔(1.3)的腔壁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槽(1.4)以及沿其周向延伸并且均与所述导向槽(1.4)连接的前卡槽(1.5)和后卡槽(1.8);所述导向部(1.1)具有沿其轴向延伸并且与所述滑腔(1.3)连通的出针孔(1.7);所述钢针部件(3)具有固定所述钢针(3.1)且滑动装配在所述滑腔(1.3)中的针座(3.2),所述针座(3.2)的侧壁具有能够在所述导向槽(1.4)、前卡槽(1.5)和后卡槽(1.8)中移动的限位凸起(3.3);所述针座(3.2)上的限位凸起(3.3)与所述前卡槽(1.5)处于同一轴向位置时,所述钢针(3.1)完全伸出所述出针孔(1.7),所述针座(3.2)上的限位凸起(3.3)与所述后卡槽(1.8)处于同一轴向位置时,所述钢针(3.1)完全缩入所述出针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3.2)的后端设置有用于旋转操作的凸出连接部(3.4),所述针套部件(2)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匹配连接所述凸出连接部(3.4)的凹陷连接部(2.2);所述针套部件(2)能够插入所述滑腔(1.3)中,并且能够使其前端的凹陷连接部(2.2)与所述针座(3.2)后端的凸出连接部(3.4)形成抗扭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连接部(3.4)和凹陷连接部(2.2)均为十字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2)和导向部(1.1)之间还连接有连接部I(1.6),所述针套部件(2)的后端设置有连接部II(2.1);所述连接部I(1.6)与所述连接部II(2.1)通过紧配合或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部件(2)插入所述滑腔(1.3)中且所述针座(3.2)上的限位凸起(3.3)与所述前卡槽(1.5)处于同一轴向位置时,所述连接部II(2.1)完全露出于所述滑腔(1.3)外并且与所述手持部(1.2)的后端形成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2)的外壁设置有点状防滑结构,所述连接部II(2.1)的外壁设置有槽状防滑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包括手持部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针部件(3)和针套部件(2);所述手持部件(1)包括手持部(1.2)和一体连接在所述手持部(1.2)前端的导向部(1.1);所述钢针部件(3)包括端部为钝头的钢针(3.1),所述钢针部件(3)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件(1)上并且能够使所述钢针(3.1)固定在所述导向部(1.1)的前端;所述针套部件(2)设置在所述手持部件(1)上并能够将所述导向部(1.1)收容于其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盲试验的安慰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2)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滑腔(1.3),所述滑腔(1.3)的腔壁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槽(1.4)以及沿其周向延伸并且均与所述导向槽(1.4)连接的前卡槽(1.5)和后卡槽(1.8);所述导向部(1.1)具有沿其轴向延伸并且与所述滑腔(1.3)连通的出针孔(1.7);所述钢针部件(3)具有固定所述钢针(3.1)且滑动装配在所述滑腔(1.3)中的针座(3.2),所述针座(3.2)的侧壁具有能够在所述导向槽(1.4)、前卡槽(1.5)和后卡槽(1.8)中移动的限位凸起(3.3);所述针座(3.2)上的限位凸起(3.3)与所述前卡槽(1.5)处于同一轴向位置时,所述钢针(3.1)完全伸出所述出针孔(1.7),所述针座(3.2)上的限位凸起(3.3)与所述后卡槽(1.8)处于同一轴向位置时,所述钢针(3.1)完全缩入所述出针孔(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慧仪蔡演演符仲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