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876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转运装置包括:载台,载台用于放置货物;框体组件,框体组件设于载台;翻转组件,翻转组件设于载台靠近框体组件的一侧,且翻转组件翻转后能靠设在框体组件上;滑轮组件,滑轮组件设于载台的底部;其中,翻转组件上放置货物后,翻转后靠设在框体组件上。本技术提高了转运的便捷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应对各种不同的转运需求,不同的转运装置也在对应产生,在目前的转运装置中,最为普遍的是转运小车,而现有的转运小车为单纯的承载功能,即只有在货物人为装卸完成后的运输功能,某些较重或者卸货不方便的货物在卸货时,会遇到不省力以及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运装置,提高了转运的便捷程度。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运装置,转运装置包括:载台,载台用于放置货物;框体组件,框体组件设于载台;翻转组件,翻转组件设于载台靠近框体组件的一侧,且翻转组件翻转后能靠设在框体组件上;滑轮组件,滑轮组件设于载台的底部;其中,翻转组件上放置货物后,翻转后靠设在框体组件上。

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载台放置货物,并设置框体组件在载台上,并且设置翻转组件设于载台靠近框体组件的一侧,通过翻转组件放置货物后,翻转翻转组件即可将翻转组件靠设至框体组件上,进而完成货物的装载,到达后只需要将翻转组件翻转后即可完成卸货,不需要将货物从转运装置上人工搬到地上,也不需要在放置货物的时候从地面搬离到转运装置上,提高了搬运的效率,同时也更加省力,使得转运装置的实用性更强,同时设置滑轮组件用于在转移时更加方便。

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翻转组件包括:底座,底座设于载台;旋转部,旋转部与底座配合连接,使旋转部能在底座上翻转;支撑部,支撑部连接旋转部,且支撑部设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转运物。

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底座设在载台上,并在底座上配合连接旋转部,通过旋转部连接支撑部,使支撑部在容纳完成货物后,能通过旋转部翻转,使支撑部靠设在框体组件上,完成固定,而在卸货时只需要翻转旋转部即可完成卸货,不需要借助人工,借助旋转部的翻转使得装卸货都更加省力和方便,提高了装卸货的效率进而提高了转运的效率。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底座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件,两个第一固定件之间设有安装位,安装位用于安装旋转部。

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件,通过在两个第一固定件之间设有安装位,使得旋转部在安装时能更加快捷,更容易定位,进而使得旋转部安装更加简单,同时通过两个第一固定件来夹持旋转部使得旋转部的固定更加牢固稳定,在翻转时也更加稳定,不会脱离,保障货物的安全装卸。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支撑部包括:一组第一支撑件,一组第一支撑件连接旋转部;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设于一组第一支撑件靠近载台的一端;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设于第二固定件上,且第二支撑件设于一组第一支撑件之间;第三固定件,第三固定件设于一组第一支撑件远离载台的一端,且第三固定件连接第二支撑件。

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一组第一支撑件来连接旋转部,并且在一组第一支撑件靠近载体的一端设置第二固定件,进而通过第二固定件来放置货物,同时在设置一个第二支撑件来支撑货物,使得翻转组件翻转后货物不会掉落,保障货物的稳定性,同时还设置第三固定件在一组第一支撑件远离载台的一端,并且第三固定件连接第二支撑件,使得第二固定件和第一支撑件被固定,也使得货物被限制在第三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保障货物在转运时的稳定性。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第三固定件为弧形设置,且一组第一支撑件位于弧形的两端,第二支撑件位于弧形的中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三固定件为弧形,弧形的设置使得货物能更好的放置和固定,同时设置第一支撑件位于弧形的两端,第二支撑件位于弧形的中部,通过简单的结构达到最好的支撑和固定效果,保障货物不会滑脱,同时中部设置的第二支撑件能更好的对货物起到支撑作用,受力更加科学,进而实现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支撑。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框体组件包括:底框,底框凸起设于载台,使底框形成放置空间;固定部,固定部设于底框;限位杆,限位杆设于固定部靠近翻转组件的一侧;其中,翻转组件翻转后靠设于限位杆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底框凸起设置在载台上,进而使得底框形成放置空间用于放置货物,使得货物在载台上不会发生滑动,能更好地进行转运,同时设置固定部在底框上,并在固定部靠近翻转组件的一侧设置限位杆,通过限位杆限制翻转组件的翻转,使得翻转组件翻转后能靠设在限位杆上,能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同时固定部也对翻转组件起到支撑作用,使得翻转组件上的货物在转运时更加稳定。

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固定部包括:多个固定架组件,多个固定架组件排列设于底框,且多个固定架组件依次连接限位杆。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多个固定架组件排列设于底框,使得多个固定架组件能更好的支撑起限位杆,使得翻转组件在靠设在限位杆上时,限位杆不会被压塌,进而保障货物在转运时更加稳定安全。

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固定部还包括:扶手部,扶手部设于多个固定架组件远离底框的一端,且扶手部相对于多个固定架组件弯折。

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扶手部在多个固定架组件远离底框的一端,并且扶手部相对于多个固定架组件弯折,使得操作人员在转运货物时能借助扶手部推动转运装置,同时弯折的设置使得扶手部在推动时施力更加简单,同时也更加牢固,使得转运装置的实用性更强。

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转运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挂钩件,多个第一挂钩件设于框体组件,且多个第一挂钩件横向设置。

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框体组件上设置多个横向设置的第一挂钩件,使得在转运货物时能将绳索绑在第一挂钩件上,进而保障货物的稳定性,同时还能挂设不同的工具,便于在转运时需要用到时能直接使用,提高了转运装置的实用性。

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转运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挂钩件,多个第二挂钩件设于框体组件和翻转组件。

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翻转组件和框体组件上设置多个第二挂钩件,使得翻转组件上的货物能借助绳索绑在第二挂钩件上,进而使得货物更加稳定,保障翻转时不会掉落和滑脱,同时在转运时也更加稳定。

22、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23、(1)通过设置载台放置货物,并设置框体组件在载台上,并且设置翻转组件设于载台靠近框体组件的一侧,通过翻转组件放置货物后,翻转翻转组件即可将翻转组件靠设至框体组件上,进而完成货物的装载,到达后只需要将翻转组件翻转后即可完成卸货,不需要将货物从转运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1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1)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组件(12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1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1)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姚杰嵇佳文黎洪海
申请(专利权)人:启航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