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48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10
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混料段的前段与送粉段的后段相连接,且混料段与送粉段的内部设有进料螺旋轴,混料段上设有进酸口与备用进酸口,且混料段的内腔安装有分液板,分液板配合设置在进酸口与备用进酸口进口的正下方。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外混器整体全部采用哈氏合金材质,使其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且在进酸口与备用进酸口下部增设一块哈氏合金分液板,分液板上分部小孔,孔的数量中间少、两边多,通过分液板减少硫酸液体对进料螺旋轴的冲击,进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加生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混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


技术介绍

1、外混器主要是用于搅拌和输送萤石干粉与混酸混合物料,具有长期耐物料腐蚀性能的一种输送设备,其结构由圆筒形送粉段与混料段组成,干萤石粉下料至送粉段螺旋输送至混料段,与从混料段混酸入口下来的混酸混合搅拌,通过双头矩形桨叶搅拌输送至下料口,外混器由电机、斜齿硬齿面减速电机驱动,外混器支撑两端分别为圆锥滚子轴承和轴套。为了便于检修时外混器进出,外混器配套有钢结构组合小车及车轮、四氟伸缩节等。

2、而目前传统的无水氟化氢生产所用外混器使用内衬哈氏合金的碳钢材质,因衬层厚度较薄,生产运行过程中较易造成设备腐蚀;且硫酸由进酸口进入外混器后,直接冲击到进料螺旋轴上,造成螺旋轴容易被腐蚀、损坏,影响生产。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高耐腐蚀的外混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本外混器整体全部采用哈氏合金材质,使其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且在进酸口与备用进酸口下部增设一块哈氏合金分液板,分液板上分部小孔,孔的数量中间少、两边多,通过分液板减少硫酸液体对进料螺旋轴的冲击,进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加生产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它包括混料段7、送粉段8,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段7的前段与送粉段8的后段相连接,且混料段7与送粉段8的内部设有进料螺旋轴3,所述混料段7上设有进酸口4与备用进酸口5,且混料段7的内腔安装有分液板6,分液板6配合设置在进酸口4与备用进酸口5进口的正下方。

3、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螺旋轴3的一端与动力驱动组件1的输出端机械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送粉段8上设有便于工作人员将粉体导入的进粉口2。

5、进一步的,所述分液板6上设有若干个分液孔601,且分液孔601数量呈的中间少,两边多分布。

6、进一步的,所述分液板6采用哈氏合金材质制造。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外混器整体全部采用哈氏合金材质,使其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且在进酸口与备用进酸口下部增设一块哈氏合金分液板,分液板上分部小孔,孔的数量中间少、两边多,通过分液板减少硫酸液体对进料螺旋轴的冲击,进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加生产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它包括混料段(7)、送粉段(8),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段(7)的前段与送粉段(8)的后段相连接,且混料段(7)与送粉段(8)的内部设有进料螺旋轴(3),所述混料段(7)上设有进酸口(4)与备用进酸口(5),且混料段(7)的内腔安装有分液板(6),分液板(6)配合设置在进酸口(4)与备用进酸口(5)进口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螺旋轴(3)的一端与动力驱动组件(1)的输出端机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粉段(8)上设有便于工作人员将粉体导入的进粉口(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板(6)上设有若干个分液孔(601),且分液孔(601)数量呈的中间少,两边多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板(6)采用哈氏合金材质制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板(6)上设有导液凸块(9),且导液凸块(9)对应设置在进酸口(4)与备用进酸口(5)的进口处下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它包括混料段(7)、送粉段(8),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段(7)的前段与送粉段(8)的后段相连接,且混料段(7)与送粉段(8)的内部设有进料螺旋轴(3),所述混料段(7)上设有进酸口(4)与备用进酸口(5),且混料段(7)的内腔安装有分液板(6),分液板(6)配合设置在进酸口(4)与备用进酸口(5)进口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螺旋轴(3)的一端与动力驱动组件(1)的输出端机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氟化氢生产的外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榕年林先对吴宁宁赵建华朱明华朱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元福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