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筒翻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8443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09
本技术公开了风筒翻边机,包括底座、竖直支架、旋转夹持机构、外边成型机构、内边成型机构、控制器,所述底座上端面右端设有旋转夹持机构,旋转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操作台、电控转筒、中心柱、第一伸缩装置、第一压块、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伸缩装置、第二压块、第二压力传感器。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高效适配多种尺寸的风筒,提高风筒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筒翻边机的,特别是风筒翻边机的。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通风机或排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其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

2、通风机主要由风筒、叶轮和电机组成,对于其中的风筒而言,为了使其安装连接起来更为方便,故在风筒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一圈法兰盘式的边部,在制造时,通常采用风筒翻边加工机来将风筒长度方向两端的边缘外翻加工成直角。目前的翻边机虽然能够在风筒进行翻边,但是并不能高效适配多尺寸的风筒。

3、例如申请号201510329837.5公开了一种风筒翻边机及其使用方法,在该翻边机夹持风筒时,需要该翻边机根据风筒的型号选择补偿片,并把补偿片依次连接到对应的涨夹片上,然后把风筒套到由一层或多层补偿片围成的内涨圆上,调整风筒的轴向位置正确后,再调整定位轴的轴向位置,使涨夹套外扩,把风筒的内壁涨紧;根据风筒的型号把一层或多层抱箍连接到风筒的外壁上,最外层连接外抱箍,最后把固定带围在外抱箍的外周面上,对风筒进行外抱固定。风筒的夹持步骤步骤繁琐。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翻边机能够高效适配多种尺寸的风筒,有必要提出风筒翻边机。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风筒翻边机,能够高效适配多种尺寸的风筒,提高风筒加工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风筒翻边机,包括底座、竖直支架、旋转夹持机构、外边成型机构、内边成型机构、控制器,所述底座上端面右端设有旋转夹持机构,旋转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操作台、电控转筒、中心柱、第一伸缩装置、第一压块、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伸缩装置、第二压块、第二压力传感器,底座上端面右端设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部设有相适配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端设有操作台,操作台上端面设有筒口朝上设置的电控转筒,电控转筒竖直设置,电控转筒内底设有同轴的中心柱,中心柱侧壁上端设有径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伸缩装置,第一伸缩装置远离中心柱的一端设有第一压块,第一压块的压持面设有嵌入式设置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控转筒内孔壁上部设有径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靠近中心柱的一端设有第二压块,第二压块、第一压块一一对应,第二压块的压持面设有嵌入式设置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底座上端面左端设有竖直支架,竖直支架靠近第一导轨端部的一侧设有外边成型机构、内边成型机构,外边成型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支架、外端面成型旋轮,第一升降支架设在竖直支架上,第一升降支架靠近旋转夹持机构的一端设有外端面成型旋轮,内边成型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支架、滚珠丝杠滑台、第二滑块、内端面成型旋轮,第二升降支架设在竖直支架上,第二升降支架上设有滚珠丝杠滑台,滚珠丝杠滑台与第一导轨平行,滚珠丝杠滑台下部设有相适配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下部设有内端面成型旋轮,内端面成型旋轮设在外端面成型旋轮右上方,内端面成型旋轮与外端面成型旋轮相适应,竖直支架上设有控制器,旋转夹持机构、外边成型机构、内边成型机构均与控制器适应相连。

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的数目均至少为三个,若干个第一压块、若干个第二压块均以中心柱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

4、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台下部设有驱动电控转筒旋转的电机。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轨轴线、电控转筒轴线、中心柱轴线、第一升降支架升降轨迹、外端面成型旋轮轴线、第二升降支架升降轨迹、滚珠丝杠滑台轴线、内端面成型旋轮轴线共面。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支架下部与竖直支架之间连有第一升降装置,外端面成型旋轮内部设有同轴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内孔设有同轴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升降支架上。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升降支架上部与竖直支架之间连有第二升降装置,内端面成型旋轮上端设有同轴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套设有同轴的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固定在第二滑块上。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高效适配多种尺寸的风筒,提高风筒加工效率;通过设置对风筒内壁、外壁分别进行压持限位的若干个第一压块、若干个第二压块,第一压块、第二压块一一对应,且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分别由第一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驱动伸缩,通过调整第一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的伸缩长度,进而能够对多种尺寸的风筒进行高效夹持,提高风筒加工效率;通过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的压持力度,确保风筒被有效压持限位的同时,避免风筒被压坏;通过设置第一导轨轴线、电控转筒轴线、中心柱轴线、第一升降支架升降轨迹、外端面成型旋轮轴线、第二升降支架升降轨迹、滚珠丝杠滑台轴线、内端面成型旋轮轴线共面,只需要调整电控转筒、外端面成型旋轮、内端面成型旋轮的水平或者竖直位置,电控转筒、外端面成型旋轮、内端面成型旋轮之间便能够相互定位。

9、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筒翻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竖直支架(11)、旋转夹持机构(2)、外边成型机构(3)、内边成型机构(4)、控制器(5),所述底座(1)上端面右端设有旋转夹持机构(2),旋转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导轨(21)、第一滑块(211)、操作台(22)、电控转筒(24)、中心柱(241)、第一伸缩装置(25)、第一压块(251)、第一压力传感器(252)、第二伸缩装置(26)、第二压块(261)、第二压力传感器(262),底座(1)上端面右端设有第一导轨(21),第一导轨(21)上部设有相适配的第一滑块(211),第一滑块(211)上端设有操作台(22),操作台(22)上端面设有筒口朝上设置的电控转筒(24),电控转筒(24)竖直设置,电控转筒(24)内底设有同轴的中心柱(241),中心柱(241)侧壁上端设有径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伸缩装置(25),第一伸缩装置(25)远离中心柱(241)的一端设有第一压块(251),第一压块(251)的压持面设有嵌入式设置的第一压力传感器(252),电控转筒(24)内孔壁上部设有径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伸缩装置(26),第二伸缩装置(26)靠近中心柱(241)的一端设有第二压块(261),第二压块(261)、第一压块(251)一一对应,第二压块(261)的压持面设有嵌入式设置的第二压力传感器(262),底座(1)上端面左端设有竖直支架(11),竖直支架(11)靠近第一导轨(21)端部的一侧设有外边成型机构(3)、内边成型机构(4),外边成型机构(3)包括第一升降支架(32)、外端面成型旋轮(33),第一升降支架(32)设在竖直支架(11)上,第一升降支架(32)靠近旋转夹持机构(2)的一端设有外端面成型旋轮(33),内边成型机构(4)包括第二升降支架(42)、滚珠丝杠滑台(43)、第二滑块(431)、内端面成型旋轮(46),第二升降支架(42)设在竖直支架(11)上,第二升降支架(42)上设有滚珠丝杠滑台(43),滚珠丝杠滑台(43)与第一导轨(21)平行,滚珠丝杠滑台(43)下部设有相适配的第二滑块(431),第二滑块(431)下部设有内端面成型旋轮(46),内端面成型旋轮(46)设在外端面成型旋轮(33)右上方,内端面成型旋轮(46)与外端面成型旋轮(33)相适应,竖直支架(11)上设有控制器(5),旋转夹持机构(2)、外边成型机构(3)、内边成型机构(4)均与控制器(5)适应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251)、第二压块(261)的数目均至少为三个,若干个第一压块(251)、若干个第二压块(261)均以中心柱(241)轴线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2)下部设有驱动电控转筒(24)旋转的电机(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21)轴线、电控转筒(24)轴线、中心柱(241)轴线、第一升降支架(32)升降轨迹、外端面成型旋轮(33)轴线、第二升降支架(42)升降轨迹、滚珠丝杠滑台(43)轴线、内端面成型旋轮(46)轴线共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支架(32)下部与竖直支架(11)之间连有第一升降装置(31),外端面成型旋轮(33)内部设有同轴的第一轴承(34),第一轴承(34)内孔设有同轴的第一转轴(35),第一转轴(35)固定在第一升降支架(32)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翻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支架(42)上部与竖直支架(11)之间连有第二升降装置(41),内端面成型旋轮(46)上端设有同轴的第二转轴(45),第二转轴(45)上套设有同轴的第二轴承(44),第二轴承(44)固定在第二滑块(431)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风筒翻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竖直支架(11)、旋转夹持机构(2)、外边成型机构(3)、内边成型机构(4)、控制器(5),所述底座(1)上端面右端设有旋转夹持机构(2),旋转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导轨(21)、第一滑块(211)、操作台(22)、电控转筒(24)、中心柱(241)、第一伸缩装置(25)、第一压块(251)、第一压力传感器(252)、第二伸缩装置(26)、第二压块(261)、第二压力传感器(262),底座(1)上端面右端设有第一导轨(21),第一导轨(21)上部设有相适配的第一滑块(211),第一滑块(211)上端设有操作台(22),操作台(22)上端面设有筒口朝上设置的电控转筒(24),电控转筒(24)竖直设置,电控转筒(24)内底设有同轴的中心柱(241),中心柱(241)侧壁上端设有径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伸缩装置(25),第一伸缩装置(25)远离中心柱(241)的一端设有第一压块(251),第一压块(251)的压持面设有嵌入式设置的第一压力传感器(252),电控转筒(24)内孔壁上部设有径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伸缩装置(26),第二伸缩装置(26)靠近中心柱(241)的一端设有第二压块(261),第二压块(261)、第一压块(251)一一对应,第二压块(261)的压持面设有嵌入式设置的第二压力传感器(262),底座(1)上端面左端设有竖直支架(11),竖直支架(11)靠近第一导轨(21)端部的一侧设有外边成型机构(3)、内边成型机构(4),外边成型机构(3)包括第一升降支架(32)、外端面成型旋轮(33),第一升降支架(32)设在竖直支架(11)上,第一升降支架(32)靠近旋转夹持机构(2)的一端设有外端面成型旋轮(33),内边成型机构(4)包括第二升降支架(42)、滚珠丝杠滑台(43)、第二滑块(431)、内端面成型旋轮(46),第二升降支架(42)设在竖直支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东于俊修乃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田渡浜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