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8425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20:09
本技术涉及电机加工组装领域,公开了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引出线头的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用于驱动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水平位移的驱动组件,和用于导正引出线头的导向板;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分别位于引出线头左右两侧并上下设置,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V形槽,导向板沿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的排布方向设置,导向板靠近V形槽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将引出线头引导入V形槽的引导面,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到达设定位置时,上夹持件与下夹持件的V形槽共同围合成夹持孔,该装置结构简单、夹持方便,能适应往四周倾斜的线头,并将引出线头导正,避免因引出线头歪斜而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加工组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电机加工组装中过程,会先将定子绕组固定在治具上,然后再对治具上的定子绕组的引出线头进行剥漆,以便于下一步的电路焊接,而在剥漆操作进行前,需要对引出线头进行固定,以防止剥漆刀在剥漆过程中将线头拉伸过度导致出现裂痕,最终导致断线。然而,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定子绕组的引出线头通常不会保持竖直,而是出现往任意角度歪斜的情况,这导致线头无法被固定,目前,针对这一情况,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工手动将定子绕组的引出线头扶正,然后在送到固定线头的下一个工位,而随着生产的自动化转移,现有的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自动化生产线,而且设备成本也会增大,为此,急需一种将定子绕组的引出线头导正后进一步夹持固定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该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2、为达到上述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提供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引出线头的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用于驱动所述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水平位移的驱动组件,和用于导正引出线头的导向板;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分别位于引出线头左右两侧并上下设置,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v形槽,所述导向板沿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的排布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板靠近所述v形槽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将引出线头引导入所述v形槽的引导面,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到达设定位置时,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的v形槽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夹持引出线头的夹持孔。

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中,装配到位时,所述上夹持件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夹持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安装台与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台均与所述驱动组件的活动端子相连接。

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中,相对的两个所述v形槽同侧端点连接形成引导轨迹,所述导向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端,所述导向板另一端设于所述引导轨迹上,所述导向板与所述v形槽前后并排设置。

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中,所述上夹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台上,所述下夹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且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台的相对端。

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安装台水平往复位移的第一驱动单元,和驱动所述第二安装台水平往复位移的第二驱动单元。

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丝杆组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气缸组件,所述丝杆组件的活动端子与所述第一安装台连接设置并带动所述上夹持件水平往复位移,所述气缸组件的活动端子与所述第二安装台连接设置并带动所述下夹持件水平往复位移。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结构简单、夹持方便,该装置通过在引出线头左右两侧设置的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快速将定子绕组的引出线头夹持住,同时导向板能适应向四周倾斜的线头,将引出线头导正并送至上、下夹持件夹合形成的夹持孔内,便于将导正的线材送往下一工序,能够避免因引出线头歪斜而导致一下道工序不能正常进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引出线头的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用于驱动所述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水平位移的驱动组件,和用于导正引出线头的导向板;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分别位于引出线头左右两侧并上下设置,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V形槽,所述导向板沿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的排布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板靠近所述V形槽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将引出线头引导入所述V形槽的引导面,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到达设定位置时,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的V形槽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夹持引出线头的夹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装配到位时,所述上夹持件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夹持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安装台与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台均与所述驱动组件的活动端子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的两个所述V形槽同侧端点连接形成引导轨迹,所述导向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端,所述导向板另一端设于所述引导轨迹上,所述导向板与所述V形槽前后并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台上,所述下夹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且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台的相对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所述第一安装台水平往复位移的第一驱动单元,和驱动所述第二安装台水平往复位移的第二驱动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为丝杆组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气缸组件,所述丝杆组件的活动端子与所述第一安装台连接设置并带动所述上夹持件水平往复位移,所述气缸组件的活动端子与所述第二安装台连接设置并带动所述下夹持件水平往复位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引出线头的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用于驱动所述上夹持件和下夹持件水平位移的驱动组件,和用于导正引出线头的导向板;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分别位于引出线头左右两侧并上下设置,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v形槽,所述导向板沿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的排布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板靠近所述v形槽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将引出线头引导入所述v形槽的引导面,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到达设定位置时,所述上夹持件与所述下夹持件的v形槽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夹持引出线头的夹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装配到位时,所述上夹持件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夹持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引出线头的夹持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安装台与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台均与所述驱动组件的活动端子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楠周华国廖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利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