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藏开采
,尤其是涉及原地浸取引流收液工艺,特别是全复 式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矿床原地浸取收液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全复式离子吸附型稀土原地浸取收液技术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收液技术为人工假底截流收液,该技术采用集液巷道、截流孔、水泥浆对集 液工程进行防渗处理等工程技术措施,设置人为的母液收集系统,但该母液收液系统存在 某些明显的不足,首先,截流孔的防渗技术不够成熟,常导致截流孔封堵以及防渗材料对截 流孔的上半壁及侧壁进行防渗,阻碍了母液正常收集,加大了母液损失率;其次,由于工程 本身控制程度的局限性,截流孔并不能很好地对母液下渗做出控制;最后,该母液收集系统 存在矿前液与稀土母液在损失率上的均衡性,不利于稀土母液的回收,从而降低了稀土回 收率,形成了稀土回收率难以提高的瓶颈,也必将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第二种收液技术为采用人为地往贫矿层及无矿层带注水以达饱和,使之形成人工 水封底板的技术。人工水封底板的最大缺点是工艺周期过长、尾液收集时间长、母液浓度 低、实施条件苛亥|J、实施难度大、特别是难以对山体边坡的稳定性做出很好的控制,所以,在 实际的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副巷道的原地浸取引流收液工艺,其特征在于:1)在矿体中设置多条集液巷道;2)在集液巷道两侧设置副巷道,通过增加释放压力,最终形成在集液巷道、副巷道及巷道之间的矿土组成的平面上的多通道的母液引流收液控制工程面;3)在集液巷道中设置封堵墙,封堵墙下部用导管连接至巷道口,导管在出口处用球阀开关控制;4)在检测操作或生产过程中,通过压力梯度的改变,在矿体与工程控制面之间形成压力梯度的改变,最终形成多通路的母液收集工程系统,该系统与改变含水率的贫矿层或无矿层共同组成母液收集系统;5)特定的收液条件下,可仅设置主巷道、副巷道,而不设置封堵墙及不对巷道底部进行防渗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尧峰,刘彦,邓国庆,何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