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6535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包括调控箱、过滤箱,调控箱内固定套接有分流筒,分流筒内转动套接有净化转筒,过滤箱中部设置有净化滤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水中的无机盐、小分子物质透过净化转筒进入到净化腔中,而水中较大的分子物质被过滤到净化转筒内壁,实现对水质的过滤,改善水质;在水压的作用下,污水腔内的水被压入到净化转筒内,将净化转筒内壁的大分子物质冲洗下来,实现净化转筒的自清洗;另外关闭第一L形管上的阀门之后,在不停止净化转筒净化水的同时,可取下过滤箱,对过滤箱内被过滤下来的杂质进行清理,同时及时更换净化滤板,确保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资源调控,具体涉及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1、智慧水务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掘数据价值与逻辑关系,实现水务业务系统的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确化。决策智慧化,保障水务设施安全运行,使水务业务运营更高效、管理更科学和服务更优质。

2、智慧水务系统在使用时,为了保障饮用水的水质,针对饮用水的调控需要对水进行过滤,其中陶瓷膜由于分离效率高、效果稳定、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耐菌、耐高温、抗污染、机械强度高、再生性能好、分离过程简单、能耗低、操作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众多优势,具有广阔的使用场景,然而使用水资源调控装置的目的是为了水资源合理高效分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但是陶瓷膜在长期使用之后,由于外壁的微孔被大分子物质堵住,会导致过滤效果下降,需要投入大量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维护,限制了水务业务运营效率。

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包括调控箱、过滤箱,所述调控箱上端通过水管与水泵连通,调控箱下端开口与过滤箱连通,调控箱内固定套接有分流筒,分流筒内转动套接有净化转筒,净化转筒外壁与分流筒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分流筒内壁固定有两个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远离分流筒的边缘与净化转筒外壁贴合,两个隔板将净化转筒外壁与分流筒内壁之间环形空腔分成对称的净水腔和污水腔两部分,分流筒上端固定有上环腔,且分流筒下端固定有下环腔,其中上环腔与污水腔连通,下环腔与净水腔连通,上环腔外壁与调控箱靠近上端侧壁之间组成集水环箱,上环腔侧壁均匀分布有通孔,使集水环箱与上环腔连通,下环腔外壁与调控箱靠近下端侧壁之间组成排水环箱,下环腔侧壁均匀分布有通孔,使排水环箱与下环腔连通,排水环箱侧面连通有排水管,集水环箱侧面设置有第一l形管,第一l形管上端与集水环箱连通,且第一l形管下端与排水管连通。

3、所述调控箱靠近下端端口部位设置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靠近侧边缘部位均匀分布有通孔,第一支板上侧固定有驱动电机,净化转筒下端固定有第二支板,第二支板上均匀分布有通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支板下侧中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板上侧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下边缘向靠近净水腔的一侧完全,且第二隔板下边缘与净化转筒内壁贴合,第二隔板上边缘向靠近污水腔的一侧完全,且第二隔板上边缘与调控箱右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二隔板将净化转筒分割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4、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中部设置有净化滤板,且过滤箱左侧设置有第二l形管,第二l形管下端与过滤箱下端连通,第二l形管上端与排水环箱连通。

5、优选的,所述净化转筒和净化滤板均为陶瓷膜材料。

6、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靠近下端部位设置有阀门。

7、优选的,所述第二l形管靠近上端部位设置有单向阀,使第二l形管内的水单向流入到排水管内。

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水资源调控时,开启驱动电机带动分流筒转动,分流筒内套接的净化转筒转动产生离心力,使水中的无机盐、小分子物质透过净化转筒进入到净化腔中,而水中较大的分子物质被过滤到净化转筒内壁,实现对水质的过滤,改善水质;在需要对净化转筒进行清洗时,开启第一l形管上的阀门,排水管内的部分水流通过第一l形管依次通过集水环箱、上环腔进入到污水腔中,在水压的作用下,污水腔内的水被压入到净化转筒内,将净化转筒内壁的大分子物质冲洗下来,实现净化转筒的自清洗;另外关闭第一l形管上的阀门之后,在不停止净化转筒净化水的同时,可取下过滤箱,对过滤箱内被过滤下来的杂质进行清理,同时及时更换净化滤板,确保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包括调控箱、过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箱上端通过水管与水泵连通,调控箱下端开口与过滤箱连通,调控箱内固定套接有分流筒,分流筒内转动套接有净化转筒,净化转筒外壁与分流筒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分流筒内壁固定有两个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远离分流筒的边缘与净化转筒外壁贴合,两个隔板将净化转筒外壁与分流筒内壁之间环形空腔分成对称的净水腔和污水腔两部分,分流筒上端固定有上环腔,且分流筒下端固定有下环腔,其中上环腔与污水腔连通,下环腔与净水腔连通,上环腔外壁与调控箱靠近上端侧壁之间组成集水环箱,上环腔侧壁均匀分布有通孔,使集水环箱与上环腔连通,下环腔外壁与调控箱靠近下端侧壁之间组成排水环箱,下环腔侧壁均匀分布有通孔,使排水环箱与下环腔连通,排水环箱侧面连通有排水管,集水环箱侧面设置有第一L形管,第一L形管上端与集水环箱连通,且第一L形管下端与排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箱靠近下端端口部位设置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靠近侧边缘部位均匀分布有通孔,第一支板上侧固定有驱动电机,净化转筒下端固定有第二支板,第二支板上均匀分布有通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支板下侧中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板上侧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下边缘向靠近净水腔的一侧完全,且第二隔板下边缘与净化转筒内壁贴合,第二隔板上边缘向靠近污水腔的一侧完全,且第二隔板上边缘与调控箱右侧边缘固定连接,第二隔板将净化转筒分割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中部设置有净化滤板,且过滤箱左侧设置有第二L形管,第二L形管下端与过滤箱下端连通,第二L形管上端与排水环箱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转筒和净化滤板均为陶瓷膜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靠近下端部位设置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形管靠近上端部位设置有单向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包括调控箱、过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箱上端通过水管与水泵连通,调控箱下端开口与过滤箱连通,调控箱内固定套接有分流筒,分流筒内转动套接有净化转筒,净化转筒外壁与分流筒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分流筒内壁固定有两个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远离分流筒的边缘与净化转筒外壁贴合,两个隔板将净化转筒外壁与分流筒内壁之间环形空腔分成对称的净水腔和污水腔两部分,分流筒上端固定有上环腔,且分流筒下端固定有下环腔,其中上环腔与污水腔连通,下环腔与净水腔连通,上环腔外壁与调控箱靠近上端侧壁之间组成集水环箱,上环腔侧壁均匀分布有通孔,使集水环箱与上环腔连通,下环腔外壁与调控箱靠近下端侧壁之间组成排水环箱,下环腔侧壁均匀分布有通孔,使排水环箱与下环腔连通,排水环箱侧面连通有排水管,集水环箱侧面设置有第一l形管,第一l形管上端与集水环箱连通,且第一l形管下端与排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水务用水资源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箱靠近下端端口部位设置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靠近侧边缘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作龙朱烜东李双江王泗远张帆范旭彬李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水环境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