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652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卡,包括微机控制器和采集电路,微机控制器包括两个并联的CPU,采集电路包括异或逻辑电路;异或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CPU连接,两个输入端分别为脉冲波输入端和采集的直流量输入端。一方面脉冲波与采集的直流量进行异或运算,这样采集到的数据就是与输出脉冲有一定相位关系的交流量,达到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目的;另一方面,微机控制器包括两个并联的CPU,进一步保证了采集信号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号采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卡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其控制设备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随 着列车速度的大幅提高,“故障导向安全”即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能及时发现故障,并且 导向安全的一侧,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这样的一种“故障导向安全”的概念也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现有技术中的故障导向安全的概念是控制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可以全场切断电源, 目前车速很快,在很快的车速这种情况下,全场切断电源势必造成高速列车紧急停车,这样 也会导致严重的事故。现有技术中,控制设备故障时均用继电器切断I/O电源,这样存在切断不可靠的 隐患,其次以前的控制设备I/O存在混线输出隐患,即线路混联造成错误输出的防护功能 非常薄弱,线路一旦混线,输出既有危险,混线就会带动不应吸起的继电器吸起,造成错误 的控制和启动,这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道岔,就会造成道岔转动,后果非常严重;如果发生 在铁路区间信号的电路里,误动的继电器会给连锁设备传输错误的信息,同样会造成非常 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卡,包括微机控制器和采集电路,所述微机控 制器包括两个并联的CPU,所述采集电路包括异或逻辑电路;所述异或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CPU连接,两个输入端分别为脉冲波输入 端和采集的直流量输入端。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 卡,由于微机控制器包括两个并联的CPU,采集电路包括异或逻辑电路;异或逻辑电路的输 出端分别与两个CPU连接,两个输入端分别为脉冲波输入端和采集的直流量输入端。一方 面脉冲波与采集的直流量进行异或运算,这样采集到的数据就是与输出脉冲有一定相位关 系的交流量,达到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目的;另一方面,微机控制器包括两个并联的CPU, 进一步保证了采集信号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卡的电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采集电路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DA悬空时,DAT与PB的波形对比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DA接-24V时,DAT与PB的波形对比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卡,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 微机控制器和采集电路,所述微机控制器包括两个并联的CPU,所述采集电路包括异或逻辑 电路;所述异或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CPU连接,两个输入端分别为脉冲波输入 端和采集的直流量输入端。异或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可以与所述CPU的缓冲器连接。所述采集电路有相互独立的多路,比如有相互独立的32路采集电路。两个CPU之间可以通信连接。该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卡还包括安全电源。异或逻辑电路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异或逻辑电路。也可以采用如图2 所示的异或逻辑电路。如图2所示,异或逻辑电路的脉冲波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一开关管(Ql)、第一光耦 合器(PCTl)、第二光电耦合器(PCT2)、第二开关管(Q2)、第三光耦合器PCT3与所述异或逻 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耦合器(PCT2)的射极与第二开关管(Q2)的集极之间连接有二级管(Dl), 所述异或逻辑电路的采集的直流量输入端连接在第二光耦合器(PCT2)与二级管(Dl)之 间,并通过稳压二极管(TVSl)与24V电源连接。再参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中,微机控制器由CPUA和CPUB双CPU构成,两个CPU共 同控制多路采集信号,每一路采集信号的采集电路采用异或逻辑采集,单片机输出一个脉 冲波,该脉冲波与采集的直流量进行异或运算,这样采集到的数据就是与输出脉冲有一定 相位关系的交流量,可见就达到了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目的,32路采集原理是一样的。采集电路包括3个端口 PB0、DAl和DAT1。其中,PBO与单片机的脉冲输出口连 接,DAl与采集端连接,DATl与CPU的缓冲器连接。采集电路包括光耦合器PCT1、PCT2、PCT3,开关管Q1、Q2,电阻Rl R10,二级管Dl 和稳压二极管TVSl等。PBO端依次通过开关管Ql、光耦合器PCTl和PCT2、开关管Q2、光耦合器PCT3与 DATl端连接;光耦合器PCT2的射极与开关管Q2的集极之间连接有二级管Dl ;DAl端连接 在光耦合器PCT2与二级管Dl之间,并通过稳压二极管TVSl与24V电源连接。异或采集电路逻辑分析(I)DAl 悬空PBO 输出高三级管Ql (PNP型三级管)截止,光耦PCTl不导通,PCT2不导通,Q2 (PNP型三级 管)截止,PCT3不导通,输入DAT为低。PBO 输出低三级管Ql基射极反偏,Ql导通,PCTl导通,PCT2导通,PCT3导通,DAT输入高。(2)DA1 接到-24V PBO 输出高三级管Ql截止,PCTl,PCT2都不导通,Q2截止,PCT3导通,DAT输入为高。PBO 输出低4三极管Ql导通,PCTl导通,PCT2导通,PCT3有一个很短的瞬间导通,Q2导通,Q2 的射极电位为24VGND-(0. 2V 0. 5V),这时夹在PCT3发光二级管两端的电压只有0. 2V 0. 5V,发光二级管的导通电压1. 15V,所以发光二级管不能导通发光,PCT3截止,DAT输入为 低。总结分析结果得出异或逻辑如下表所示\ PE DAT \01悬空10-24V01上述的异或逻辑电路具有结构完善,控制严谨,运行稳定可靠,故障能及时发现并 导向安全的优点。其中PCT1、PCT2、PCT3选用光耦合器件TP521-1GB,R1为2. 2K欧姆贴片 电阻,R2、R3为510欧姆贴片电阻,R4为5. IK欧姆贴片电阻,R5、R6、R7为62欧姆贴片电 阻,R8为IOK欧姆表贴电阻,R9、R10为3. 3K欧姆贴片电阻,Ql、Q2为MMBT5401低速NPN开 关管,Dl为表贴二级管M7,稳压二极管TVSl为1. 5KE43A。如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中,两个CPU共同控制一路或多路采集信号,采集电路采 用异或逻辑采集,单片机输出一个脉冲波,该脉冲波与采集的直流量进行异或运算,这样采 集到的数据就是与输出脉冲有一定相位关系的交流量,可见就达到了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 目的;另一方面,微机控制器包括两个并联的CPU,进一步保证了采集信号的可靠性。经过 测试和试用,效果非常好,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很好的满足故障导向安全的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机控制器和采集电路,所述微机控制器包括两个并联的CPU,所述采集电路包括异或逻辑电路;所述异或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CPU连接,两个输入端分别为脉冲波输入端和采集的直流量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或逻辑电 路的输出端与所述CPU的缓冲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容错故障安全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机控制器和采集电路,所述微机控制器包括两个并联的CPU,所述采集电路包括异或逻辑电路;所述异或逻辑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CPU连接,两个输入端分别为脉冲波输入端和采集的直流量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美发张卫东胡博宇张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正信安系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