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588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轮踏面清扫装置,该踏面清扫装置包括车轮和铰接在构架上的支架,所述车轮的两侧面沿周向均设有圆环形的凹槽,所述支架包括环抱在车轮两侧的臂,所述臂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凹槽滚动配合的滚轮;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研磨子,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研磨子远离或者靠近所述车轮的踏面,所述研磨子的工作面与所述车轮的踏面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支架定位在车轮上,消除了研磨子与车轮之间的干涉,对消除车轮多边形,修复车轮踏面有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转向架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踏面清扫装置


技术介绍

1、轨道交通行业中,车轮多边形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难点。车轮多边形的发生机理非常复杂,现阶段也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但由于车轮多边形造成的车辆振动则严重影响了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成为当前轨道交通行业的一大“顽疾”。

2、传统的踏面清扫装置通过研磨子与车轮的摩擦,起到一定的“在线车轮修复加工”作用。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jp2005335559a公开了一种铁路车辆踏面清洁装置,该踏面清洁装置将车轮踏面清扫工具配置在盘式制动器装置内,车轮踏面清扫工具通过以研磨子的进退实现对踏面清洁。

3、虽然现有的踏面清扫装置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踏面修复功能,对于轻微的车轮踏面损伤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是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踏面清扫装置均存在对车轮多边形的修复效果差,无法有效修复整个车轮踏面,无法根据车轮状态进行精准修复,主要原因如下:

4、首先,踏面清扫装置研磨子虽然直接作用在踏面上,但研磨子相对于车轮中心的位置受到车轮踏面的影响。其效果相当于一种“仿形加工”,这种“仿形加工”是无法消除波长大于研磨子宽度的车轮多边形。

5、其次,由于车轮相对于构架始终是运动的,而传统的踏面清扫装置一般直接固定安装在构架上,因此传统踏面清扫装置的研磨子只能作用在踏面中心区域,而无法对整个车轮踏面进行修复,否则研磨子会与轮缘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消除车轮多边形,并且对整个车轮踏面进行修复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车轮踏面清扫装置,该踏面清扫装置包括车轮和铰接在构架上的支架,所述车轮的两侧面沿周向均设有圆环形的凹槽,所述支架包括环抱在车轮两侧的臂,所述臂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凹槽滚动配合的滚轮;

4、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研磨子,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研磨子远离或者靠近所述车轮的踏面,所述研磨子的工作面与所述车轮的踏面相匹配。

5、由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架与车轮凹槽滚动配合,将支架定位在车轮上,同时支架采用铰接的方式与构架连接,避免了支架与构架发生干涉。在使用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研磨子靠近车轮的踏面,完成对车轮的修复。通过这种设计,消除了研磨子与车轮之间的干涉,可以使研磨子的工作面覆盖车轮的整个踏面,并且对于波长较长的车轮多边形也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6、进一步,所述车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凹槽。

7、进一步,所述研磨子的工作面包括与车轮踏面相匹配的轮缘区、踏面区及直线区,所述轮缘区与踏面区之间圆弧过渡。

8、进一步,所述支架通过连接件铰接在构架上,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构架铰接。

9、再进一步,所述凹槽包括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侧表面;

10、以俯视的角度观察,所述支架呈u字形,所述臂的内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块的第二驱动机构;

11、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臂的端部,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滑块上,且所述第二滚轮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的上方和下方。

12、由于支架与构架铰接,当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滑块向后运动使第二滚轮与第二侧表面接触时,支架会向前运动,使第一滚轮与第一侧表面接触,这样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分别与凹槽的两侧表面接触,便可将支架牢固的卡在车轮的凹槽内。

13、再进一步,所述臂、第一滚轮、滑块和第二滚轮对称分布在所述车轮的两侧。

14、再进一步,以俯视的角度观察,所述滑块呈u字形,所述滑块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二滚轮。

15、更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块的底部。

16、更进一步,所述滑块在上下两个所述第二滚轮之间设有防止所述滑块过分伸出的限位件。

17、更进一步,所述第二滚轮的外周面上有沿着第二滚轮周向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第二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的凸起。

18、本专利技术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以车轮为定位基准,可以消除研磨子与车轮之间的干涉,不仅对于波长较长的车轮多边形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研磨子的工作面还可以作用在整个车轮踏面,实现更好的踏面修复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1)和铰接在构架上的支架(2),所述车轮(1)的两侧面沿周向均设有圆环形的凹槽(11),所述支架(2)包括环抱在车轮(1)两侧的臂(21),所述臂(21)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凹槽(11)滚动配合的滚轮(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凹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子(24)的工作面(241)包括与车轮(1)踏面相匹配的轮缘区(242)、踏面区(243)及直线区(244),所述轮缘区(242)与踏面区(243)之间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通过连接件(3)铰接在构架上,所述连接件(3)的一端与所述支架(2)铰接,所述连接件(3)的另一端与所述构架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包括第一侧表面(12)和第二侧表面(13),所述第二侧表面(1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侧表面(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21)、第一滚轮(221)、滑块(26)和第二滚轮(222)对称分布在所述车轮(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俯视的角度观察,所述滑块(26)呈U字形,所述滑块(26)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7)与所述支架(2)连接,所述滑块(26)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二滚轮(2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设置在所述滑块(26)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6)在上下两个所述第二滚轮(222)之间设有防止所述滑块(26)过分伸出的限位件(261)。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轮(222)的外周面上有沿着第二滚轮(222)周向方向延伸的导向槽(223),所述第二侧表面(13)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223)相配合的凸起(13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1)和铰接在构架上的支架(2),所述车轮(1)的两侧面沿周向均设有圆环形的凹槽(11),所述支架(2)包括环抱在车轮(1)两侧的臂(21),所述臂(21)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凹槽(11)滚动配合的滚轮(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凹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子(24)的工作面(241)包括与车轮(1)踏面相匹配的轮缘区(242)、踏面区(243)及直线区(244),所述轮缘区(242)与踏面区(243)之间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通过连接件(3)铰接在构架上,所述连接件(3)的一端与所述支架(2)铰接,所述连接件(3)的另一端与所述构架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包括第一侧表面(12)和第二侧表面(13),所述第二侧表面(13)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从建周勤左代刘晖霞胡远啸周立秋蒲全卫胡意龚争理皇甫立志赵楠钟晓波汪彦宏李洪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