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65844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主要由各自独立包装的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和固化剂组成。其中,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主要通过利用端羟羧基化合物端位中的羧基与环氧大豆黄酮中的环氧基进行开环交联制得,固化剂可以为二异氰酸酯,使用时,将固化剂加入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有机溶剂使体系中固含量为40%~50%,混合均匀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具有交联密度高、稳定性好、在木材表面的浸润性好、固化速度快、疏水性好等优点,可应用于制备人造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细化工,涉及一种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传统的人造板主要是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为原料,经一定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通过施加胶粘剂胶合和一定的模压方式制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在建筑装饰、家具、地板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人造板行业所用的胶粘剂多为脲醛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这些粘合剂在制胶和压板过程中,以及在人造板的后期利用中会释放出甲醛,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2、目前,已公开的无甲醛胶粘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聚醋酸乙烯系胶粘剂,其以乙酸、乙烯为单体在水中经乳液聚合制得,粘接强度高,但存在耐水性、耐寒性较差、成膜的抗蠕变性差、胶层易滑动、贮存稳定性差等问题;(2)异氰酸酯类胶粘剂,胶合强度高、耐水性能好,但成本高,其活性高、反应速度过快、对生产工艺流程控制要求高,物料在输送过程中会粘管道;(3)大豆蛋白系胶粘剂,虽然其环保性能好、原料可再生,但其胶合强度和耐水性都较差,热压温度高,热压时间长,容易鼓泡;(4)淀粉系胶粘剂,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但是淀粉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耐水性差、流动性不好、易霉变、储存稳定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主要由各自独立包装的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和固化剂组成,是一种以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为主剂的双组分胶粘剂。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化剂可以选自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使用时,将固化剂加入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有机溶剂使体系的固含量为40%~50%,混合均匀,即得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工作液。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有机溶剂可以选自乙酸乙酯、丙酮、丁酮、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化剂的用量可以为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质量的5%~16%。

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具有交联密度高、稳定性好、在木材表面的浸润性好、固化速度快、疏水性好等优点,可应用于制备人造板。

8、应用于制备人造板时,将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工作液均匀涂刷在单板上,在常温条件下闭口陈放10~13分钟后进行模压,即得人造板。其中,施胶量可以为200g/m3~240g/m3,热压压力可以为0.9-1.1mpa,热压温度可以为120℃-140℃。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将端羟羧基化合物、环氧大豆黄酮、第一相转移催化剂和第一有机溶剂混合,在温度为75~85℃的条件下反应1~3小时,得到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

11、将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和固化剂各自独立包装,即得。

12、本专利技术先是通过利用端羟羧基化合物端位中的羧基与环氧大豆黄酮中的环氧基进行开环交联,制得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然后将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和固化剂各自独立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端羟羧基化合物可以选自端羟羧基聚丁二烯、端羟羧基聚丁二烯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氧大豆黄酮与端羟羧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4~1.3)。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相转移催化剂可以选自三乙胺、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三乙基苄基溴化铵、三乙基己基溴化铵、三乙基辛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可以为端羟羧基化合物质量的0.8%~1.2%。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有机溶剂可以选自乙酸乙酯、丙酮、丁酮、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有机溶剂的质量与端羟羧基化合物和环氧大豆黄酮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0.7~1.2):1。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氧大豆黄酮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0、将大豆黄酮、第一改性剂、第二相转移催化剂混合,在温度为100~110℃的条件下反应1~3小时,得反应混合液;

21、将反应混合液、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第二有机溶剂混合,室温下反应4~6小时,所得反应产物经分离、纯化、干燥,即得环氧大豆黄酮。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改性剂可以选自环氧氯丙烷、环氧溴丙烷中的一种。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大豆黄酮与第一改性剂的摩尔比可以为1:(10~15)。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相转移催化剂可以选自三乙胺、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三乙基苄基溴化铵、三乙基己基溴化铵、三乙基辛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可以为大豆黄酮质量的5%~8%。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大豆黄酮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比可以为1:(0.8~1.5)。通过使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碱处理剂,可以将大豆黄酮分子的官能团暴露出来,在反应过程中有利于更多的环氧基团顺利接入。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可以为45wt%~55wt%。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丙酮、丁酮、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有机溶剂的质量与大豆黄酮和第一改性剂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0~1.5):1。

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端羟羧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1、将端羟基化合物、马来酸酐、第三相转移催化剂和第三有机溶剂混合,在温度为100~110℃的条件下反应1~3小时,即得端羟羧基化合物。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端羟基化合物可以选自端羟基聚丁二烯、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端羟基化合物和马来酸酐的摩尔比可以为1:(0.75~2.5)。

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相转移催化剂可以选自三乙胺、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三乙基苄基溴化铵、三乙基己基溴化铵、三乙基辛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可以为端羟基化合物质量的1%~3%。

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有机溶剂可以选自乙酸乙酯、丙酮、丁酮、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中的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主要由各自独立包装的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和固化剂组成,其中,所述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大豆黄酮与端羟羧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转移催化剂选自三乙胺、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三乙基苄基溴化铵、三乙基己基溴化铵、三乙基辛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为端羟羧基化合物质量的0.8%~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丙酮、丁酮、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自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时,所述固化剂的用量为所述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质量的5%~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大豆黄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转移催化剂选自三乙胺、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三乙基苄基溴化铵、三乙基己基溴化铵、三乙基辛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丙酮、丁酮、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45wt%~55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羧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书1~8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在制备人造板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主要由各自独立包装的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和固化剂组成,其中,所述端羟羧基化合物改性大豆黄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大豆黄酮与端羟羧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4~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转移催化剂选自三乙胺、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丙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三乙基苄基溴化铵、三乙基己基溴化铵、三乙基辛基溴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为端羟羧基化合物质量的0.8%~1.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丙酮、丁酮、二甲基亚砜、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大豆黄酮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自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腾王霖芋陈明洁周伟建符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