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起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起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5738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泡装置,起泡装置包括壳体和起泡组件。具体的,壳体设有供气液混合流体流入的进水通道和供气液混合流体流出的出水通道,出水通道能够将流入的气液混合流体分成至少两路输出;起泡组件设于壳体内,起泡组件的数量与进水通道输出气液混合流体的路数相同,进水通道输出的每路气液混合流体均输出至相应的起泡组件;起泡组件包括一个以上起泡器,起泡器均能对气液混合流体进行起泡并产生气泡水,起泡器首尾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起泡装置的多组起泡组件能够分别对多路气液混合流体进行起泡形成气泡水,最后多路气泡水汇集成一路通过出水通道出水,能够在不影响起泡效果的情况下,对更大流量的气液进行起泡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起泡装置


技术介绍

1、微纳米气泡是指气泡发生时直径在数百纳米到十微米左右的气泡,这种气泡,具有常规气泡所不具备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其比表面积大、上升速度慢、自身增压溶解、表面带电、能够产生大量自由基、气体溶解率高等特点,能够较好地应用于水产养殖、无土栽培、果蔬清洗、美容护肤、水环境治理和污水处理领域。例如在清洗设备中,清洗时若输出的是微纳米气泡水,则对于清洗效果有很大的提升。

2、现有起泡装置为了获得更好的起泡效果,往往会在起泡装置内设置多个起泡器,并将多个起泡器首尾相接,使得气液混合流体流经多个起泡器从而增强起泡装置的起泡效果。然而,多个起泡器首尾连接会影响起泡装置的流量、导致装置难以应用于大流量的气液混合流体中。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起泡装置在追求更好的起泡效果时,难以兼顾起泡装置的流量,导致起泡装置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提供一种起泡装置,该起泡装置能够对大流量气液混合流体进行起泡,同时获得良好的起泡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起泡装置,包括:

4、壳体,设有供气液混合流体流入的进水通道和供气液混合流体流出的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能够将流入的气液混合流体分成至少两路输出;

5、起泡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起泡组件的数量与所述进水通道输出气液混合流体的路数相同,所述进水通道输出的每路气液混合流体均输出至相应的所述起泡组件;所述起泡组件包括一个以上起泡器,所述起泡器均能对气液混合流体进行起泡并产生气泡水,所述起泡器之间首尾相连通以使所述起泡组件能够对气液混合流体进行反复起泡。

6、上述起泡装置,流经进水通道的气液混合流体能够分成至少两路气液混合流体流动至与之相对应的起泡组件,不同起泡组件分别对流入的气液混合流体进行起泡,进而形成气泡水;相比于传统的一组起泡组件对一路气液混合流体进行起泡,本起泡装置的多组起泡组件分别对多路气液混合流体进行起泡形成气泡水,最后多路气泡水汇集成一路通过出水通道出水,能够在不影响起泡效果的情况下,对更大流量的气液混合流体进行起泡处理。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气液汇集腔,所述起泡组件产生的气泡水均输出至气液汇集腔,且所述气液汇集腔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

8、其中,所述起泡组件内的气液混合流体输出至所述气液汇集腔的出水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气液汇集腔内的气泡水流向所述出水通道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呈180度设置。设置气液汇集腔能够为各组起泡组件产生的气泡水提供汇集场所,并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夹角呈180度设置能够提高气泡水在气液汇集腔内的存留时间,从而获得更小体积的起泡。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通道包括进水口,所述出水通道包括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且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垂直于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出水口和进水口设于壳体的同一侧能够缩短进水通道的轴线长度,从而减少管道对气液混合流体的阻力。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通道包括多段增压通道,多段所述增压通道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呈递减设置。气液混合流体通过每一段增压通道后,受到的压力会逐级增加,从而能够一步一步地加快气液混合流体在进水通道内的流动速度,提高气液冲击力,有利于后面产生气泡水。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段所述增压通道的轴向长度沿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呈递增设置。由于增压通道的流动速度逐级增加,通过将增压通道的轴向长度逐级减少,能够使单位时间内经过每段增压通道的气液混合流体流量处于相对均等状态。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通道包括进水口,所述出水通道包括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平行于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方向。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通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由所述壳体背向所述出水口一端延伸至相对另一端,且所述第一通道背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设有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通道设于所述出水口一端,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起泡组件连通。第一管道由壳体的背向出水口的一端延伸至相对另一端,可以增加第一管道的气液混合容积,能存储部分未溶于水的气体,使腔体中容纳更多的气体,便于后续产生更多的气泡。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包括进水口段和连通段,所述连通段一端与所述进水口段连接,所述连通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连接,所述进水口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连通段的横截面积。气液混合流体由进水口段流动至连通段后,受到的压力会增加,从而加快气液混合流体在进水通道内的流动速度,提高气液冲击力,有利于后面产生气泡水。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组所述起泡组件于所述壳体内并列设置,且各组所述起泡组件接收气液混流体和输出气泡水的位置于所述壳体的轴向上平齐设置。从进水通道流入的气液混合流体流入每组起泡组件后形成气泡水的时间相近,有助于提高起泡装置的整体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气液汇集腔,所述起泡组件产生的气泡水均输出至气液汇集腔,且所述气液汇集腔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包括进水口,所述出水通道包括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且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垂直于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包括多段增压通道,多段所述增压通道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呈递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段所述增压通道的轴向长度沿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呈递增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包括进水口,所述出水通道包括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平行于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由所述壳体背向所述出水口一端延伸至相对另一端,且所述第一通道背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设有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通道设于所述出水口一端,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起泡组件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包括进水口段和连通段,所述连通段一端与所述进水口段连接,所述连通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连接,所述进水口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连通段的横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起泡组件于所述壳体内并列设置,且各组所述起泡组件接收气液混流体和输出气泡水的位置于所述壳体的轴向上平齐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泡装置还包括射流件,所述射流件设于所述起泡组件和所述进水通道之间,所述射流件的数量和所述起泡组件的数量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气液汇集腔,所述起泡组件产生的气泡水均输出至气液汇集腔,且所述气液汇集腔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包括进水口,所述出水通道包括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且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垂直于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包括多段增压通道,多段所述增压通道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呈递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段所述增压通道的轴向长度沿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呈递增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包括进水口,所述出水通道包括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平行于所述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韦群詹兴陈佳伟王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栗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