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移运平板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移运平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4181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设备转运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运平板车,移运平板车包括用于承载移运物的车体,车体上铰接有坡道结构,坡道结构具有用于引导移运物从地面移动至车体上的坡道,坡道结构包括在坡道延伸方向上分体设置的至少两个坡道段,相邻两坡道段铰接以使坡道结构为可折叠结构,在需要小车行走而将坡道结构收起时,可以将坡道结构的各坡道段进行折叠,这样在坡道有较长的长度时,坡道结构收起时的高度可以较低,避免影响移运平板车的通过性,提高不同场景的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转运推车,具体涉及一种移运平板车


技术介绍

1、电力机器人具有自走功能,但其本体底部通常距离地面很近,因而只能在平坦地面移动,而无法在路况崎岖不平的地面上自行移动,电力机器人构成可自走的移运物,电力机器人因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及材料特性,在机器人本体上不会设置吊点或叉车孔,因此为了实现不平地面上的移运,一般是采用吊带捆绑机器人,再通过吊车将机器人移运至目标位置,而使用吊带捆绑机器人操作较为麻烦,而且吊车需要临时支派,在很多偏僻地区,吊车并不能及时到位,影响机器人的移运效率。

2、现有技术中也有比较简易且便于移运物上车的平板车,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565987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的一种手推车,其车体包括底板,底板构成承载台,底板的前端铰接有斜坡板,斜坡板构成坡道结构,使用时,可以旋转斜坡板至接触地面,使移运物沿着沿斜坡板移动至底板上合适位置,在需要小车行走时,则需要旋转斜坡板至竖直状态并固定以形成挡板,这种小车可以常备,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便于实现移运。

3、然而,对于电力机器人这样的移运物,当坡道很陡时会上不去,因而需要斜坡板设置地很长以便于减小坡度,而这样在使斜坡板收起到竖直状态时,高度会很高,影响小车的通过性,在一些对高度有限制的场景不能很好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运平板车,以解决目前的移运平板车在坡道长度较长时会使坡道结构收起时的高度较高而影响通过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移运平板车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移运平板车,包括用于承载移运物的车体,车体上铰接有坡道结构,坡道结构具有用于引导移运物从地面移动至车体上的坡道,坡道结构包括在坡道延伸方向上分体设置的至少两个坡道段,相邻两坡道段铰接以使坡道结构为可折叠结构。

4、进一步地,各坡道段均具有成夹角设置的引导侧面和支撑侧面,引导侧面用于形成坡道,支撑侧面用于支撑在地面上。

5、进一步地,相邻两坡道段之间还设有用于在折叠时进行钩挂连接的钩挂连接结构。

6、进一步地,坡道结构的靠近车体的坡道段构成连接坡道段,连接坡道段一端与车体铰接、靠近另一端的部位设有连接结构,车体上设有连接立柱,连接立柱上设有与连接结构进行连接的连接配合结构。

7、进一步地,车体上设有用于对移运物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8、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部分以及位置可调地设置在固定部分上的活动部分,活动部分用于对移运物进行限位。

9、进一步地,固定部分包括安装座,活动部分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丝杆,丝杆用于在旋拧时使活动部分抵紧、松开移运物。

10、进一步地,活动部分还包括与丝杆传动连接的滑座,车体上设有与滑座止转配合的止转配合部,丝杆用于在旋拧时带动滑座滑动以使滑座抵紧、松开移运物。

11、进一步地,车体上靠近坡道结构的一侧可活动地设有限位体,限位体具有供移运物移动到车体上的让开状态以及用于对移运物进行限位的阻挡状态。

12、进一步地,车体上设有吊点和/或叉车孔。

1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中的移运平板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对坡道结构进行分段,利用各分段部分铰接以形成可折叠结构,在需要使移运物从地面移动至车体上时,可以使坡道结构的各坡道段展开以形成完整的坡道,从而引导移运物上车,在需要小车行走而将坡道结构收起时,可以将坡道结构的各坡道段进行折叠,这样在坡道有较长的长度时,坡道结构收起时的高度可以较低,避免影响移运平板车的通过性,提高不同场景的适应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运平板车,包括用于承载移运物的车体,车体上铰接有坡道结构,坡道结构具有用于引导移运物从地面移动至车体上的坡道,其特征是,坡道结构包括在坡道延伸方向上分体设置的至少两个坡道段,相邻两坡道段铰接以使坡道结构为可折叠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各坡道段均具有成夹角设置的引导侧面和支撑侧面,引导侧面用于形成坡道,支撑侧面用于支撑在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相邻两坡道段之间还设有用于在折叠时进行钩挂连接的钩挂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坡道结构的靠近车体的坡道段构成连接坡道段,连接坡道段一端与车体铰接、靠近另一端的部位设有连接结构,车体上设有连接立柱,连接立柱上设有与连接结构进行连接的连接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车体上设有用于对移运物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限位结构包括固定部分以及位置可调地设置在固定部分上的活动部分,活动部分用于对移运物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固定部分包括安装座,活动部分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丝杆,丝杆用于在旋拧时使活动部分抵紧、松开移运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活动部分还包括与丝杆传动连接的滑座,车体上设有与滑座止转配合的止转配合部,丝杆用于在旋拧时带动滑座滑动以使滑座抵紧、松开移运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车体上靠近坡道结构的一侧可活动地设有限位体,限位体具有供移运物移动到车体上的让开状态以及用于对移运物进行限位的阻挡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车体上设有吊点和/或叉车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运平板车,包括用于承载移运物的车体,车体上铰接有坡道结构,坡道结构具有用于引导移运物从地面移动至车体上的坡道,其特征是,坡道结构包括在坡道延伸方向上分体设置的至少两个坡道段,相邻两坡道段铰接以使坡道结构为可折叠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各坡道段均具有成夹角设置的引导侧面和支撑侧面,引导侧面用于形成坡道,支撑侧面用于支撑在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相邻两坡道段之间还设有用于在折叠时进行钩挂连接的钩挂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坡道结构的靠近车体的坡道段构成连接坡道段,连接坡道段一端与车体铰接、靠近另一端的部位设有连接结构,车体上设有连接立柱,连接立柱上设有与连接结构进行连接的连接配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运平板车,其特征是,车体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壮强彭朝德蔡杰张恒陈亮陈富国张千帆史泽源李中旗朱琼琼张猛超李明凯谢慧徐豪马亮孙园园孔玉辉杨卫国李忠富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新松电力智能装备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