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传导耳机及耳机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653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0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骨传导耳机及耳机套装。所述骨传导耳机包括挂接部、抵接部和贴合部;所述抵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挂接部的一端连接并呈角度设置,所述抵接部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贴合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孔与所述第一铰接孔同轴设置,并通过卷销连接;所述卷销与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形成过盈配合,使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贴合部朝向人体一侧的相对夹角可调节;所述贴合部内设置有振动结构,所述贴合部用于与人体贴合并通过所述振动结构输出声音信息。本申请公开的骨传导耳机能够更方便地调节佩戴位置,并保持调节后的状态不变,保证声音输出的高质量和稳定性,提高佩戴舒适度,改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耳机,具体涉及一种骨传导耳机及耳机套装


技术介绍

1、耳机可以使人们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收听电子设备输出的声音信息,例如音乐、广播电台、语音消息等。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形式的耳机,其中包括骨传导耳机。骨传导耳机可以将声音信息转化为机械振动,并通过人的颅骨传递声音信息,这种耳机可以适用于听力障碍的人群,应用范围更广。

2、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骨传导耳机存在佩戴位置调节困难的问题,导致佩戴舒适度较差,而且声音传输质量较差,严重影响了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传导耳机及耳机套装,可以更方便地调节佩戴位置,改善骨传导耳机与人体皮肤贴合的效果,提高声音输出质量和佩戴舒适度,改善使用体验。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骨传导耳机。包括挂接部、抵接部和贴合部;所述挂接部用于挂设在人耳上;所述抵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挂接部的一端连接并呈角度设置,所述抵接部用于与人耳内侧抵接;所述抵接部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贴合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孔与所述第一铰接孔同轴设置,并通过卷销连接;所述卷销与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形成过盈配合,使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贴合部朝向人体一侧的相对夹角可调节;所述贴合部内设置有振动结构,所述贴合部用于与人体贴合并通过所述振动结构输出声音信息。

3、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抵接部与贴合部之间朝向人体一侧的相对夹角,能够更方便地调节骨传导耳机佩戴的位置。另外,通过卷销与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连接并形成过盈配合,能够使抵接部与贴合部朝向人体一侧的相对夹角可以调节,并在调节完成后保持不变,使骨传导耳机佩戴的位置可以保持在最佳位置,并使贴合部能够持续稳定地贴合人体并输出声音信息,从而提高声音输出质量和佩戴舒适度,改善使用体验。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第一铰接孔的一端设置u形连接部;所述第一铰接孔包括相互同轴设置的通孔部和盲孔部,所述通孔部和所述盲孔部分别设置于所述u形连接部的两端;所述贴合部靠近所述第二铰接孔的一端设置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夹设于所述u形连接部的两端之间,所述凸起部上贯穿设置所述第二铰接孔,使所述第二铰接孔与所述第一铰接孔同轴设置;所述卷销贯穿所述通孔部和所述第二铰接孔,并接入所述盲孔部,所述卷销的一端抵接所述盲孔部的底壁。

5、上述实施例通过将抵接部的凸起部夹设于贴合部的u形连接部两端之间,能够使抵接部和贴合部的连接更加可靠,长期使用时不易发生松脱,而且便于装配操作。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上靠近所述第一铰接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贴合部抵接,以限制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贴合部朝向人体一侧的相对夹角的变化范围。设置限位部可以避免由于调整幅度过大导致的严重变形或损坏的问题。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u形连接部的端部位置,当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贴合部朝向靠近人体一侧调整相对夹角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贴合部抵接,用于限定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贴合部之间的最小夹角;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u形连接部的两端部之间,当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贴合部朝向远离人体一侧调整相对夹角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贴合部抵接,用于限定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贴合部之间的最大夹角。上述实施例提供了设置限位部的一种优选方案。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形连接部由自润滑塑料制成;和/或,所述凸起部由自润滑塑料制成。自润滑塑料不易磨损,有利于骨传导耳机的长期使用,提高了骨传导耳机的可靠性。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振动结构通过线缆电连接;所述u形连接部上设置有所述盲孔部的一端还开设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盲孔部分离设置;所述贴合部靠近所述凸起部的一端还开设有第二线槽,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第二铰接孔分离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线槽相连通;所述线缆穿过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第二线槽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振动结构。通过开设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能够防止线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和缠绕,并且使结构更加紧凑。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贴合部之间盖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包裹所述u形连接部、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卷销,所述保护罩由柔性材料制成。保护罩能够适应抵接部和贴合部之间相对夹角改变而产生的形变,使保护罩始终贴合并包裹抵接部和贴合部的连接处,能够起到遮盖和保护的作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朝向人耳内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塞部,所述塞部与所述抵接部呈角度设置,所述塞部用于塞入人耳内与并与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塞部的一端共同对人耳进行夹持。通过设置塞部与抵接部对人耳的夹持作用,能够使骨传导耳机佩戴更加牢固。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塞部可拆卸连接。通过可拆卸的塞部,使塞部便于更换,装配灵活,同时能够单独对塞部的尺寸和形状进行个性化定制,降低定制成本,并改善使用体验。

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套装。所述耳机套装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骨传导耳机以及充电盒,所述充电盒用于收纳所述骨传导耳机并向所述骨传导耳机充电。

14、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第一铰接孔的一端设置U形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上靠近所述第一铰接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贴合部抵接,以限制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贴合部朝向人体一侧的相对夹角的变化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连接部由自润滑塑料制成;和/或,所述凸起部由自润滑塑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贴合部之间盖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包裹所述U形连接部、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卷销,所述保护罩由柔性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朝向人耳内的一侧延伸设置有塞部,所述塞部与所述抵接部呈角度设置,所述塞部用于塞入人耳内与并与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塞部的一端共同对人耳进行夹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塞部可拆卸连接。

10.一种耳机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骨传导耳机以及充电盒,所述充电盒用于收纳所述骨传导耳机并向所述骨传导耳机充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第一铰接孔的一端设置u形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上靠近所述第一铰接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贴合部抵接,以限制所述抵接部和所述贴合部朝向人体一侧的相对夹角的变化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连接部由自润滑塑料制成;和/或,所述凸起部由自润滑塑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调占芦涛
申请(专利权)人:玖益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