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361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涉及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试验台,试验台上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包括竖直设置的主安装立板,主安装立板的底部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与试验台连接,主安装立板上竖直设置有支撑板,制动气室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两侧,支撑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副安装立板,副安装立板与主安装立板相对设置,副安装立板与主安装立板之间设置有侧安装板,两个侧安装板对称布置在支撑板两侧,侧安装板上设置有负载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装较多的调整臂进行试验,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同时结构受力均衡不易产生弹性变形,保证了耐久试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整臂壳体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重型汽车的鼓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通过制动间隙调整臂传递制动力到制动鼓实现刹车,在实际使用中,尤其是工程用车在制动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壳体崩裂的现象,导致制动失效等非常危险的情况出现,调整臂作为制动系统中关键零件,对汽车安全制动起到的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行车安全,首先需要确保调整臂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对调整臂进行耐久性试验,尤其是壳体耐久和齿轮副完整性耐久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2、现有技术中,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试验台上设置有调整臂安装支架,调整臂安装支架包括两两垂直的底板、立板和侧板,通过焊接连接,试验时,将负载圆盘安装在立板的外侧,再将负载凸轮轴的凸轮部卡在负载圆盘内,将凸轮轴固定套穿过凸轮轴的轴部后固定在水平设置的底板上,凸轮轴的轴部伸入至调整臂的花键孔,调整臂的臂体衬套孔与制动气室的推杆连接,调整臂的控制环与底板连接,最后安装接近开关;通过制动气室的推杆对制动臂不断进行往复推拉,当调整臂壳体发生变形后,与接近开关的距离不再是设定距离,接近开关发出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得知调整臂壳体耐久的情况。

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对调整臂壳体进行耐久试验,但一台试验装置只能对一个调整臂进行试验,如果需要提升多个调整臂的试验效率,需要在试验台上增加多个调整臂安装支架才能安装多个调整臂,这极大增大了试验装置的占用空间和制造成本,增大了改进难度;另外,调整臂安装支架单侧受力,再加上本身强度较差,易出现弹性变形,影响了调整臂与接近开关的距离,导致耐久试验出现误差,影响对调整臂壳体耐久性的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多个调整臂壳体进行耐久试验时装置占地空间大,并且试验存在误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能够安装较多的调整臂进行试验,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同时结构受力均衡不易产生弹性变形,保证了耐久试验的准确性。

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所述试验台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竖直设置的主安装立板,所述安装板立板上设置有两个制动气室,所述主安装立板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所述试验台连接,所述主安装立板上竖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制动气室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副安装立板,所述副安装立板与所述主安装立板相对设置,所述副安装立板与所述主安装立板之间设置有侧安装板,两个所述侧安装板对称布置在所述支撑板两侧,所述侧安装板上设置有负载盘。通过主安装立板、承载板、支撑板、副安装立板和侧安装板的配合,一方面增强了本安装座的装载调整臂的能力,并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另一方面,使用本安装座能够对称布置两个调整臂、制动气室和负载盘,使整个安装座受力均匀,处于受力平衡状态,不会产生弹性变形,进而不会影响耐久试验的准确性。

3、进一步的,所述主安装立板与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面竖直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下部与所述承载板连接。通过加强板增强主安装立板与承载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安装座的强度。

4、进一步的,所述主安装立板上设置有两个气室通孔,所述气室通孔上部和/或下部设置有调整孔一,所述调整孔一为直槽孔,所述制动气室通过连接板与所述主安装板连接,所述制动气室的轴线与所述主安装立板垂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调整孔一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调整孔二,所述调整孔二为直槽孔,所述调整孔二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调整孔一的长度方向垂直。通过调整孔一和调整孔二的配合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对制动气室的位置进行调整,满足与多种尺寸的调整臂进行安装,提升本试验装置的通用性。

5、进一步的,所述侧安装板上设置有轴套通孔,所述侧安装板外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轴套通孔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负载盘间隙配合,所述承载板上靠近相应所述侧安装板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水平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轴套通孔过渡配合,所述负载盘内可拆卸地设置有制动凸轮轴,所述制动凸轮轴的轴部依次贯穿所述轴套通孔和所述轴套,所述制动凸轮轴能够与调整臂连接。通过将限位槽与轴套通孔同轴设置,能够保证负载盘与轴套的同轴度,避免制动凸轮轴与调整臂安装后受力不均造成卡死影响试验。

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直槽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装配螺栓。通过将限位座的安装孔设置为直槽孔能够避免制造误差累积造成无法与承载板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负载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能够与所述限位槽间隙配合,所述盘体中部设置有负载孔,所述制动凸轮轴的凸轮位于所述负载孔内,所述负载孔的上下两侧均可上下移动地设置有负载块,所述负载块与所述负载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负载块能够与所述凸轮抵接,所述盘体外侧与所述负载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负载限位板,所述盘体外侧与所述负载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轮限位板。通过缓冲弹簧能够缓冲负载块受到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

8、进一步的,所述盘体上对称设置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内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侧安装板连接。通过设置弧形孔能够在旋松连接螺栓后转动负载盘,改变凸轮轴转动角度,进而微调调整臂蜗杆和蜗轮的啮合位置,使调整臂在蜗轮蜗杆同一位置进行耐久性试验。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至少设置有两个。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安装座能够使本试验装置容纳更多的调整臂,提升试验效率。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接近开关组件,所述接近开关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副安装立板上,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为直槽孔,所述锁紧孔内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安装杆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接近开关抵接。通过安装架能够调整接近开关的位置,与多种尺寸的调整臂相适配,提升本试验装置的通用性,并且通过弹簧能够对接近开关进行缓冲保护,避免碰撞损伤。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相应的所述制动气室通过电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还与相应的所述接近开关和计时器电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控制组件能够独立控制安装座每个工位上调整臂的试验情况,提升了本试验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通过主安装立板、承载板、支撑板、副安装立板和侧安装板的配合,一方面增强了本安装座的装载调整臂的能力,并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另一方面,使用本安装座能够对称布置两个调整臂、制动气室和负载盘,使整个安装座受力均匀,处于受力平衡状态,不会产生弹性变形,进而不会影响耐久试验的准确性;通过加强板增强主安装立板与承载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安装座的强度;通过调整孔一和调整孔二的配合能够在两个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2),试验台(2)上设置有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安装座(1)包括竖直设置的主安装立板(101),安装板立板上设置有两个制动气室(4),主安装立板(101)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承载板(110),承载板(110)与试验台(2)连接,主安装立板(101)上竖直设置有支撑板(102),制动气室(4)对称设置在支撑板(102)两侧,支撑板(10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副安装立板(106),副安装立板(106)与主安装立板(101)相对设置,副安装立板(106)与主安装立板(101)之间设置有侧安装板(105),两个侧安装板(105)对称布置在支撑板(102)两侧,侧安装板(105)上设置有负载盘(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安装立板(101)与支撑板(102)相对的一面竖直设置有加强板(109),加强板(109)下部与承载板(11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安装立板(101)上设置有两个气室通孔(104),气室通孔(104)上部和/或下部设置有调整孔一(103),调整孔一(103)为直槽孔,制动气室(4)通过连接板(402)与主安装板连接,制动气室(4)的轴线与主安装立板(101)垂直,连接板(402)与调整孔一(10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调整孔二(403),调整孔二(403)为直槽孔,调整孔二(403)的长度方向与调整孔一(103)的长度方向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侧安装板(105)上设置有轴套通孔(108),侧安装板(105)外侧设置有限位槽(107),限位槽(107)与轴套通孔(108)同轴设置,限位槽(107)与负载盘(5)间隙配合,承载板(110)上靠近相应侧安装板(105)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座(7),限位座(7)上水平设置有轴套(701),轴套(701)与轴套通孔(108)过渡配合,负载盘(5)内可拆卸地设置有制动凸轮轴(9),制动凸轮轴(9)的轴部依次贯穿轴套通孔(108)和轴套(701),制动凸轮轴(9)能够与调整臂(8)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座(7)上设置有安装孔(702),安装孔(702)为直槽孔,安装孔(702)内设置有装配螺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负载盘(5)包括盘体(501),盘体(501)上设置有凸台,凸台能够与限位槽(107)间隙配合,盘体(501)中部设置有负载孔,制动凸轮轴(9)的凸轮位于负载孔内,负载孔的上下两侧均可上下移动地设置有负载块(506),负载块(506)与负载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负载块(506)能够与凸轮抵接,盘体(501)外侧与负载块(50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负载限位板(502),盘体(501)外侧与负载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轮限位板(50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盘体(501)上对称设置有弧形孔(503),弧形孔(503)内设置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与侧安装板(105)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座(1)至少设置有两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近开关组件(10),接近开关组件(10)包括安装架(1002),安装架(1002)可移动地设置在副安装立板(106)上,安装架(1002)上设置有锁紧孔,锁紧孔为直槽孔,锁紧孔内设置有锁紧螺栓(1004),安装架(1002)上设置有安装杆(1003),安装杆(1003)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接近开关(1001),安装杆(1003)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与接近开关(1001)抵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相应的制动气室(4)通过电开关(6)电连接,控制组件还与相应的接近开关(1001)和计时器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2),试验台(2)上设置有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安装座(1)包括竖直设置的主安装立板(101),安装板立板上设置有两个制动气室(4),主安装立板(101)的底部垂直设置有承载板(110),承载板(110)与试验台(2)连接,主安装立板(101)上竖直设置有支撑板(102),制动气室(4)对称设置在支撑板(102)两侧,支撑板(10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副安装立板(106),副安装立板(106)与主安装立板(101)相对设置,副安装立板(106)与主安装立板(101)之间设置有侧安装板(105),两个侧安装板(105)对称布置在支撑板(102)两侧,侧安装板(105)上设置有负载盘(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安装立板(101)与支撑板(102)相对的一面竖直设置有加强板(109),加强板(109)下部与承载板(11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安装立板(101)上设置有两个气室通孔(104),气室通孔(104)上部和/或下部设置有调整孔一(103),调整孔一(103)为直槽孔,制动气室(4)通过连接板(402)与主安装板连接,制动气室(4)的轴线与主安装立板(101)垂直,连接板(402)与调整孔一(10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调整孔二(403),调整孔二(403)为直槽孔,调整孔二(403)的长度方向与调整孔一(103)的长度方向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侧安装板(105)上设置有轴套通孔(108),侧安装板(105)外侧设置有限位槽(107),限位槽(107)与轴套通孔(108)同轴设置,限位槽(107)与负载盘(5)间隙配合,承载板(110)上靠近相应侧安装板(105)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座(7),限位座(7)上水平设置有轴套(701),轴套(701)与轴套通孔(108)过渡配合,负载盘(5)内可拆卸地设置有制动凸轮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佳杨元雷孙慧文安国王金勇于兴源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