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337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涉及景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引导部件,引导部件包括两个基础导板以及两个扶手杆,扶手杆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与基础导板上端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杆,相邻两个引导部件首尾靠近设置且组成引导通道,两个连接基块分别固定在其中一个基础导板面向引导通道的侧壁两端位置,两个铰接部分别与对应的矩形缺口内铰接,另一个基础导板上开设有与稳定板滑动插接的插接孔,且稳定板沿着插接孔内滑动能够调整引导通道宽度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个引导部件首尾靠近设置且组成引导通道,游客从进口就沿着引导通道分布行走,既能够沿着预设游玩通道快速通过,又避免游玩出现走错现象,达到游玩目的,避免人员聚集量剧增而拥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景区设备,具体为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1、景区客流量过大时,为了防止人流拥堵、踩踏等事件的发生,景区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分散和疏导游客,确保短时间内局部区域客流量得到有效分流,进而得到有效控制。景区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拟定有具体的客流分流措施,通常采用的成本较低且设置方便的措施就是采用围栏组成分流引导通道,引导游客避开拥挤区域,例如公开号为cn11351320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旅游景区游客引导通道安全围栏,能够组成围栏疏导游客,选择合适的游览路线,以便于游客通过合理安排游览时间和路线,避免客流高峰期,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2、针对一些热门较高的景区,在节假日期间往往会超负荷承接游客游玩量,特别是景区内带有室内的游玩场馆,往往会因为短时间内游客量剧增导致拥挤情况,一旦超负荷承接时,极易造成人员拥挤而引发安全事故。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围栏,大多都是塑料围栏放在地上,但是往往这些围栏不便于根据疏导速度调整引导通道宽度大小,只是单纯摆放在地面上,易受到游客触碰后倾倒,并且一般情况下游客都是首次前往,对景区室内场馆进出口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块(2)的长度大于开设有插接孔的基础导板(1)宽度,所述连接基块(2)端部穿出插接孔将稳定板(21)的铰接部围绕矩形缺口内翻转贴靠在基础导板(1)边侧,进而将两个基础导板(1)并拢降低引导部件空间占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个通道限位件的两个稳定板(21)长度之和小于基础导板(1)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引导部件之间通过衔接部件对接;

5.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块(2)的长度大于开设有插接孔的基础导板(1)宽度,所述连接基块(2)端部穿出插接孔将稳定板(21)的铰接部围绕矩形缺口内翻转贴靠在基础导板(1)边侧,进而将两个基础导板(1)并拢降低引导部件空间占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个通道限位件的两个稳定板(21)长度之和小于基础导板(1)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引导部件之间通过衔接部件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挡板(3)两端下侧均固定有插座(32),相邻两个基础导板(1)两端均固定有托块(14),且托块(14)上端面均固定有插接柱(15),所述插座(32)底壁开设有与插接柱(15)转动插接的插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导板(1)的底端设有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包括转轴(43)、固定在转轴(43)轴向两端的轮座(44)、转动插接在轮座(44)上的旋转杆(451)以及转动设置在旋转杆(451)底端边侧的滚轮(45),同一根转轴(43)连接的两个轮座(44)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均设有销轴,且销轴端部固定有与基础导板(1)底壁的吊装块(4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游客分流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青云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