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环剥连体扦插工艺,其工艺为首先对树体的中庸枝采取摘心处理,待二次枝顶部长出花苞后,在该顶部花苞下90~110cm处进行环剥,待环剥口形成大量愈伤组织时在环剥口处的营养盒内添加基质或锯木渣,然后及时采花,并于添加基质或锯木渣18~22天时进行采苗。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生产与鲜花苗木的培育不受季节、地域环境条件的限制,能够正常地进行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生产与苗木培育,从而增加了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的产量,提高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增强了剪切后的母体树势,同时也减少了对设施资源、人力资源以及所需的财力物力的浪费,缓解了原料与多年生木本鲜切花产品生产的需求矛盾,降低扦插育苗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卉育苗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环剥连体扦插工艺。
技术介绍
鲜切花又称切花,是指从活体植株上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用于制作花篮、花束、花环、花圈、瓶插花、壁花,以及胸饰花等花卉装饰的茎、叶、花、果等植物材料。最常用的多年生木本鲜切花有月季、玫瑰等。现代生活中,人们对鲜切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一直以来,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的育苗和生产都是利用先进的设施环境及大面积的场地进行单一目的的扦插育苗繁殖或者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生产,这两者之间互不影响:要培育苗木就无法进行鲜花的生产,要鲜花生产就不能进行苗木的培育,从而造成多年生木本鲜切花育苗和生产成本高,土地利用率低,单位土地面积收入低等缺限,而且,很多多年生木本鲜切花如玫瑰等不适合在西北地区干燥的环境气候中育苗,只能依赖从南方调苗,再次增加了生产成本,且无法保证苗木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将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生产和育苗繁殖结合在一起,使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生产和育苗繁殖不受季节、地域环境条件限制,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面积收入的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环剥连体扦插工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环剥连体扦插工艺,其工艺步骤为:首先对树体的中庸枝采取摘心处理,待二次枝顶部长出花苞后,在该顶部花苞下90~110cm处进行环剥,待环剥口形成大量愈伤组织时在环剥口处的营养盒内添加基质或锯木渣,然后及时采花,并于添加基质或锯木渣18~22天时进行采苗;在摘心处理至前首先用对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种植地进行无病虫处理;上述摘心后要对徒长枝已成花的枝条进行采花,采花的花枝长度在60~70cm,且绝对不能重剪;上述环剥深度达木质部,宽度为1.0~1.5cm;上述环剥前2~3天需对环剥处喷浓度为中度的辣椒水;上述基质为腐殖质、珍珠岩和草炭土的混合物,其重量配比为2~3:1~1.5:1~1.5,含水量在60~65%;上述在基质或锯木渣前用浓度为0.1克/千克ABT1号生根粉溶液进行处理,待生添根粉溶液晾干后添入基质或锯木渣。本专利技术的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环剥连体扦插工艺是建立在玫瑰扦插育苗技术与玫瑰栽培管理的基础之上,通过改变以往利用先进的设施环境及大面积的场地进行单一目的-->的扦插育苗繁殖或者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生产,将扦插育苗技术与栽培管理技术相结合,使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生产与育苗繁殖两者互不影响且相互促进的一项综合技术措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解决了气候干燥的西北地区玫瑰苗木培育的投资大、风险大的问题。在西北地区干燥的气候环境中是不适合例如玫瑰这样的多年生木本鲜切花扦插育苗,要想进行扦插育苗首先要创造一个合适的扦插育苗环境,这样就得要有一个温湿度可以控制的设施环境,同样就增加了扦插育苗的成本;即使可以创造这样的条件,但是在西北本地采的种条因无霜期短枝条的成熟度不够,在扦插过程中的成活率还是不理想,这样就给扦插育苗者带来了很大风险。2、解决西北地区常年依赖南方调苗的问题。在西北地区栽培种植的玫瑰苗木大多数是从南方调入,很少有当地培育的苗木。因为当地培育的玫瑰苗木的成本远远大于从南方调入的苗木,所以本专利技术能够大大缓解西北地区玫瑰种苗的需求。3、解决了多年生木本鲜切花育苗原材料与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的生产相互矛盾问题。在现有的扦插育苗技术中,在扦插育苗时要采剪种条,种条来源是当地鲜花生产地,每剪取一根种条就要减少一束鲜花的生产,这样就成了如果要培育苗木就无法进行鲜花生产,如果要鲜花生产就不能进行苗木的培育。4、克服了苗木长途运输给苗木质量造成的影响。任何一种苗木通过长途运输都会给苗木质量造成影响。如果当地可以生产培育苗木,苗木就不会存在长途运输的问题,既节约了运输费用又保证了苗木质量问题。5、克服了玫瑰扦插育苗所占用的土地问题。农业生产依靠的是土地,有了土地就有了更多的农业收入。而本专利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土地单位面积的收入。就是利用原有玫瑰鲜花生产的土地上进行育苗,使鲜花生产与苗木培育两者互不影响,这样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了土地。6、降低了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前期建设投资育苗温棚,以及育苗温棚内的育苗所需配套设施。按100米长温棚来计算(1亩地温棚)需要投资12--15万元,温棚内配套设施投资(苗床架、湿帘风机、遮阳反光设备、控温设备、水电设备等)近3--5万元。这样算下来前期投资在15--20万元,按正常无故障使用10年来计算,平均每年的投资1.5--2.0万元,1亩地温棚育苗最大利用率70%相当于466平方米,每平方米可扦插育苗150株,共计可扦插育苗6.99万株,无形中每株苗木成本提高0.21--0.28元,同时还浪费1亩地的产值,相对浪费了肥料的投资,浪费了水的资源,这样下来每株苗木成本至少增加了0.25--0.30元。同样这些还得要做到前期一次性投资,投资数额又相当大,而新专利技术的此项技术不仅解决了上述投资与成本问题,同时还降低了其它成本费用问题,如农药费用、管理费用、技术费用等。7、提高了育苗成活率。例如玫瑰等多年生木本鲜切花在西北地区适宜扦插育苗季节是春秋两季,如果采用夏季扦插育苗则成本费用就会更高,而且成活率也不理想。春季扦插育苗要达到壮苗出圃很需要时间5~6个月秋季扦插育苗要到第二年的5月份前后出圃,如果在下一年的5月前后出圃就会影响下一年春季扦插育苗最佳时期。而本专利技术既解决了季节育苗时间相互间的矛盾问题,又解决了玫瑰扦插育苗受季节的限制问题。这种特殊的育苗方法实现了玫瑰扦插育苗在玫瑰产花期内的不同季节里都可进行。-->8、多年生木本鲜切花在扦插育苗时剪取种条时促进了母株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增强了剪切后的母体树势。如玫瑰插扦插时要求种条为中庸枝条,中庸枝条具备木质化程度较高,营养物质积累较多。对于徒长枝来讲髓心过大扦插不易生根,对于细弱枝来讲自身营养不足扦插无法成活。所以在玫瑰扦插育苗时大多以中庸枝作为种条。而中庸枝又是母株树体的营养制造者,如果采取大量的育苗就得不断地从母株上剪取大量的种条,这样的话就会造成母株株体对光合产物积累甚少,在生长期内使自身营养供应不足造成植株衰弱至死亡。这样的繁殖育苗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杀鸡取蛋”, 而本专利技术就解决了这种“杀鸡取蛋” 繁殖育苗方法所带俩的缺限。9、降低了原材料资源的浪费。在每剪取一枝种条时就得浪费一枝鲜花的生产,也就是白白丢掉0.75--1.00元的收入,如果要生产1万株玫瑰苗木的话就可减少收入(10000株÷2株/枝×0.75--1.00元/枝=3750--5000元)3750--5000元,这就是一种材料资源的严重浪费。而本专利技术克服了这种不必要的材料资源浪费。10、技术综合性强,技术环节易把握,易推广应用。对于多年生木本鲜切花如玫瑰苗木繁殖培育来讲,需要一定的技术力量。如果没有很好的培苗技术与经验那么就无法保证苗木培育繁殖的成活,更无法保证苗木培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而本专利技术方法简便、易学易懂,能让培苗者不再为技术发愁,可很快得到推广应用,解决常年以来困惑西北地区玫瑰苗木繁殖与栽培的一大难题。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使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生产与鲜花苗木的培育不受季节、地域环境条件的限制,能够正常地进行多年生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环剥连体扦插工艺,其工艺步骤为:首先对树体的中庸枝采取摘心处理,待二次枝顶部长出花苞后,在该顶部花苞下90~110cm处进行环剥,待环剥口形成大量愈伤组织时在环剥口处的营养盒内添加基质或锯木渣,然后及时采花,并于添加基质或锯木渣18~22天时进行采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环剥连体扦插工艺,其工艺步骤为:首先对树体的中庸枝采取摘心处理,待二次枝顶部长出花苞后,在该顶部花苞下90~110cm处进行环剥,待环剥口形成大量愈伤组织时在环剥口处的营养盒内添加基质或锯木渣,然后及时采花,并于添加基质或锯木渣18~22天时进行采苗。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环剥连体扦插工艺,其特征是:在摘心处理至前首先用对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种植地进行无病虫处理。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年生木本鲜切花环剥连体扦插工艺,其特征是:上述摘心后要对徒长枝已成花的枝条进行采花,采花的花枝长度在60~70cm,且绝对不能重剪。4.按照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晗,
申请(专利权)人:王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