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392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5
本技术涉及抛丸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将左滑架和右滑架拉出外壳,滑管置于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转动螺管推动右挡板将滑管夹紧固定,然后将左滑架和右滑架推回外壳内,喷射装置配合喷头将铁丸喷向滑管,第一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使喷头左右往复移动,第二电机带动滑管旋转,提高抛丸处理的全面性;包括外壳、铁丸输出装置和输出管,铁丸输出装置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后部,输出管设置于铁丸输出装置的输出端并向前插入外壳内;还包括喷射机构、安装机构、封闭机构和回收机构,喷射机构设置于外壳内并与输出管连接,安装机构设置于外壳的内部中端,封闭机构设置于外壳的前部,回收机构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底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抛丸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


技术介绍

1、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是一种用于滑管生产加工过程中,对进行碳氮共渗处理后的滑管进行抛丸处理,提高滑管性能的辅助装置,其在抛丸处理
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022442051.3的立式抛丸机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改变传统抛丸机的结构,使主机和砂箱竖向设置,同时根据抛丸器的工作频率、抛丸的反弹角度等确定注丸管与抛射管之间的夹角以及抛射管与抛丸器之间的夹角,保证能够进行立面抛丸的同时,保证所有的抛丸均能通过回丸管弹回到砂箱内,极大提高了抛磨质量和速度的抛丸机。现有的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在对滑管进行抛丸处理时,通过喷射机构将铁丸喷射至滑管的表面,将滑管表面的氧化膜等进行清理。但现有的抛丸机构在对滑管的固定操作较为繁琐,更换滑管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滑管、抛丸质量好的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

2、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包括外壳、铁丸输出装置和输出管,铁丸输出装置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后部,输出管设置于铁丸输出装置的输出端并向前插入外壳内;还包括喷射机构、安装机构、封闭机构和回收机构,喷射机构设置于外壳内并与输出管连接,安装机构设置于外壳的内部中端,封闭机构设置于外壳的前部,回收机构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底端;在使用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时,气缸带动插板向上移动打开开口,将左滑架和右滑架拉出外壳,滑管置于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转动螺管推动右挡板将滑管夹紧固定,然后将左滑架和右滑架推回外壳内,喷射装置配合喷头将铁丸喷向滑管,同时第一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使喷头左右往复移动,第二电机带动左挡板旋转,从而带动滑管稳定旋转,提高抛丸处理的全面性,提高处理效率和效果,在处理完成后,转动螺管即可对滑管进行快速更换,灵活性较高。

3、优选的,喷射机构包括动力架、第一电机、丝杠、滑座、喷射装置和喷头,动力架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底端,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左部,丝杠转动设置于动力架的中部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滑座螺装于丝杠的中部,喷射装置固定设置于滑座的底部,喷头设置于喷射装置的底部;喷射装置配合喷头将铁丸喷向滑管,同时第一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使喷头左右往复移动对滑管全面处理。

4、优选的,安装机构包括滑杆、左滑架、第二电机、左挡板、右滑架、螺管、螺杆、固定板、右挡板和连接杆,滑杆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内部下端,左滑架套设于滑杆的中部并可前后滑动,第二电机固定设置于左滑架的左部,左挡板转动设置于左滑架的右部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右滑架套设于滑杆的中部并位于左滑架的右方,螺管转动设置于右滑架的上部,螺杆的右部向右插入并螺装于螺管内,固定板固定设置于螺杆的左部,右挡板转动设置于固定板的左部,连接杆固定设置于左滑架的右部下端并与右滑架的左部固定连接;滑管置于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转动螺管推动右挡板将滑管夹紧固定,第二电机带动滑杆旋转,提高抛丸处理效果。

5、优选的,封闭机构包括限位座、插板和气缸,外壳的前部设置有开口,气缸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前部顶端,气缸位于开口的上方,限位座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前部,限位座的中部设置有插槽,插板的端部位于插槽内并可上下滑动,插板的顶部与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气缸带动插板移动控制开口的启闭。

6、优选的,回收机构包括斜台和过滤装置,斜台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底端,斜台的中部设置有收集槽,过滤装置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后部并与收集槽连通,过滤装置的输出端与铁丸输出装置连接;通过过滤装置对通过收集槽收集的铁丸和氧化膜碎屑进行分离,分离出的铁丸再次进入铁丸输出装置内循环。

7、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杆和托板,固定杆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前部并位于开口的下方,托板固定设置于固定杆的顶部,托板的后部为弧形板;通过上述设置对拉出外壳的左滑架和右滑架稳定支撑。

8、优选的,还包括导向杆,导向杆固定设置于动力架的中部,滑座的中部套设于导向杆的中部并可左右滑动。

9、优选的,还包括托架和托轮,托架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内部下端,托轮转动设置于托架的顶部,托轮的顶部与左滑架的底部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对左滑架稳定支撑。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时,气缸带动插板向上移动打开开口,将左滑架和右滑架拉出外壳,滑管置于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转动螺管推动右挡板将滑管夹紧固定,然后将左滑架和右滑架推回外壳内,喷射装置配合喷头将铁丸喷向滑管,同时第一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使喷头左右往复移动,第二电机带动左挡板旋转,从而带动滑管稳定旋转,提高抛丸处理的全面性,提高处理效率和效果,在处理完成后,转动螺管即可对滑管进行快速更换,灵活性较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包括外壳(1)、铁丸输出装置(2)和输出管(3),铁丸输出装置(2)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后部,输出管(3)设置于铁丸输出装置(2)的输出端并向前插入外壳(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射机构、安装机构、封闭机构和回收机构,喷射机构设置于外壳(1)内并与输出管(3)连接,安装机构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中端,封闭机构设置于外壳(1)的前部,回收机构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机构包括滑杆(10)、左滑架(11)、第二电机(12)、左挡板(13)、右滑架(14)、螺管(15)、螺杆(16)、固定板(17)、右挡板(18)和连接杆(19),滑杆(10)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下端,左滑架(11)套设于滑杆(10)的中部并可前后滑动,第二电机(12)固定设置于左滑架(11)的左部,左挡板(13)转动设置于左滑架(11)的右部并与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右滑架(14)套设于滑杆(10)的中部并位于左滑架(11)的右方,螺管(15)转动设置于右滑架(14)的上部,螺杆(16)的右部向右插入并螺装于螺管(15)内,固定板(17)固定设置于螺杆(16)的左部,右挡板(18)转动设置于固定板(17)的左部,连接杆(19)固定设置于左滑架(11)的右部下端并与右滑架(14)的左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其特征在于:封闭机构包括限位座(20)、插板(21)和气缸(22),外壳(1)的前部设置有开口,气缸(22)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前部顶端,气缸(22)位于开口的上方,限位座(20)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前部,限位座(20)的中部设置有插槽,插板(21)的端部位于插槽内并可上下滑动,插板(21)的顶部与气缸(22)的底部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其特征在于:回收机构包括斜台(25)和过滤装置(26),斜台(25)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底端,斜台(25)的中部设置有收集槽,过滤装置(26)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后部并与收集槽连通,过滤装置(26)的输出端与铁丸输出装置(2)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杆(23)和托板(24),固定杆(23)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前部并位于开口的下方,托板(24)固定设置于固定杆(23)的顶部,托板(24)的后部为弧形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杆(27),导向杆(27)固定设置于动力架(4)的中部,滑座(7)的中部套设于导向杆(27)的中部并可左右滑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架(28)和托轮(29),托架(28)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下端,托轮(29)转动设置于托架(28)的顶部,托轮(29)的顶部与左滑架(11)的底部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包括外壳(1)、铁丸输出装置(2)和输出管(3),铁丸输出装置(2)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后部,输出管(3)设置于铁丸输出装置(2)的输出端并向前插入外壳(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射机构、安装机构、封闭机构和回收机构,喷射机构设置于外壳(1)内并与输出管(3)连接,安装机构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中端,封闭机构设置于外壳(1)的前部,回收机构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机构包括滑杆(10)、左滑架(11)、第二电机(12)、左挡板(13)、右滑架(14)、螺管(15)、螺杆(16)、固定板(17)、右挡板(18)和连接杆(19),滑杆(10)固定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下端,左滑架(11)套设于滑杆(10)的中部并可前后滑动,第二电机(12)固定设置于左滑架(11)的左部,左挡板(13)转动设置于左滑架(11)的右部并与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右滑架(14)套设于滑杆(10)的中部并位于左滑架(11)的右方,螺管(15)转动设置于右滑架(14)的上部,螺杆(16)的右部向右插入并螺装于螺管(15)内,固定板(17)固定设置于螺杆(16)的左部,右挡板(18)转动设置于固定板(17)的左部,连接杆(19)固定设置于左滑架(11)的右部下端并与右滑架(14)的左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管碳氮共渗后的抛丸机构,其特征在于:封闭机构包括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杜晓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鲁蒙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