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粒灭酶处理方法及豆类发酵食品技术

技术编号:406016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豆粒灭酶处理方法及豆类发酵食品。豆粒灭酶处理方法,包括:(A1)提供原料豆粒;(A2)对原料豆粒进行第一热处理,热处理温度130℃~140℃,热处理时间4~10min,然后施加水至豆粒表面使豆粒降温,然后吹风干燥豆粒;(A3)对上一步获得的豆粒进行第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180℃~200℃,热处理时间1~5min,然后施加水至豆粒表面使豆粒降温,然后吹风干燥豆粒;(A4)对上一步获得的豆粒进行第三热处理,热处理温度220~250℃,热处理时间10~30s,然后吹风冷却豆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粒灭酶处理方法及豆类发酵食品


技术介绍

1、大豆制成的食品是亚洲国家广受欢迎的的传统食品。豆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铁、不饱和脂肪酸和烟酸,并且其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的含量很低。食用豆制品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健康和营养益处,如提供优质的植物蛋白质营养,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豆浆通过乳酸菌发酵可以提高异黄酮和b族维生素和含量,增强豆浆的营养功能,然而发酵后的豆酸奶会有豆浆的豆腥味和豆臭味残留,缺乏酸奶香气,并且在杀菌后产生了强烈的酸馊味,降低消费者对豆制品的接受程度。豆浆异味的主要成分是正己醛,其他挥发性化合物如反式-2-己烯醛、1-辛烯-3-醇、正己醇、戊醇、苯甲醛和反,反-2,4-癸二烯醛也对豆浆风味存在负面影响。这些异味化合物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脂肪氧合酶途径产生。大豆在加工处理过程中会因水分、氧气、温度等条件迅速启动脂氧合酶-过氧化氢酶途径,将亚油酸转化为己醛,亚麻酸转化为顺3-己烯醛等风味物质。异味与大豆蛋白质相互作用,保留在豆制品中。发酵后的大豆酸奶,正己醛含量会显著降低,但因其阈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粒灭酶处理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粒灭酶处理方法,其具有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粒灭酶处理方法,其具有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特征:

4.一种豆类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类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步骤(2)的磨浆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类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发酵使用复合菌种进行发酵,所述复合菌种含有第一发酵菌和第二发酵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豆类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发酵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粒灭酶处理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粒灭酶处理方法,其具有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粒灭酶处理方法,其具有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特征:

4.一种豆类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类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步骤(2)的磨浆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类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发酵使用复合菌种进行发酵,所述复合菌种含有第一发酵菌和第二发酵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豆类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发酵包括:向上一步产物中接入复合菌种进行无氧发酵,接种量为0.1u/l-0.2u/100l,发酵温度37-42℃,发酵时间为6~10h,发酵终点为ph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佳王银娟陈志林关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农夫山泉浙江饮料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