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内嵌有机功能分子的铜基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9611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嵌有机功能分子的铜基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属于金属纳米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双亲性表面活性剂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稳定的胶束;加入有机功能分子将其载入胶束的憎水微区中,加入金属前驱体氯化铜使其与表面活性剂亲水嵌段配位;最后加入氢氧化钠和还原剂盐酸羟胺,待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干燥。通过调节有机功能分子所含官能团的类型及其加入量实现不同嵌入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内嵌有机功能分子的铜基催化剂,其制备简单,成本低廉,且选择性和稳定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纳米催化剂,具体涉及一种内嵌有机功能分子的铜基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1、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排放的co2不断增加,使全球气候环境发生变化,扰乱生物圈、地球、空气、水资源中的碳平衡,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由于电催化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原料廉价易得及能源清洁可再生等优点,通过可再生能源驱动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被认为是再平衡碳循环的最有吸引力的途径之一。然而,电催化co2还原反应存在析氢副反应严重、反应动力学缓慢、反应产物组成复杂(包括一氧化碳、甲烷、乙烯、甲酸、乙醇等)等问题,设计高选择性的co2电还原的催化剂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2、cu基催化剂对h*吸附弱,而对*co的吸附适中,故其在电化学反应中可以抑制产氢反应(her)的进行,进而提高含碳产物的法拉第效率。但单纯的cu基催化剂的选择性不高,产物种类繁多,后续分离将大大增加成本。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cu基催化剂来实现对co2的高效催化。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cu基纳米催化材料催化co2电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嵌有机功能分子的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复,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双亲性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二羟基乙基氧化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1中双亲性表面活性剂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5~1g:89.2mL。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复,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功能分子为正二十烷、全氟辛烷、巯基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1中有机功能分子和水的体积比为1~15μL:89.2mL。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复,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有机功能分子和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嵌有机功能分子的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复,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双亲性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二羟基乙基氧化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1中双亲性表面活性剂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0.5~1g:89.2ml。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复,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功能分子为正二十烷、全氟辛烷、巯基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1中有机功能分子和水的体积比为1~15μl:89.2ml。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复,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有机功能分子和水的体积比为5~10μl:89.2ml。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复,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有机功能分子和水的体积比为5μl:89.2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佳威周静梁骞跃朱永法潘成思娄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