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子设备以及闹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电子设备以及闹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9156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闹钟功能的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及闹钟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闹钟唤醒方案对用户的睡眠状态误判几率高、用户体验差的问题。该控制方法包括:在预启动时间到达后,开始获取用户的实时睡眠信息;基于实时睡眠信息确定用户的实时睡眠阶段;基于实时睡眠阶段和闹钟的设定时间确定睡眠干预方式和睡眠干预时间;在睡眠干预时间到达时以睡眠干预方式对用户的睡眠进行干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闹钟的控制方法,可以更加准确、人性化地对用户的睡眠进行干预,使用户从各个睡眠阶段舒缓地过渡到浅睡阶段或清醒阶段,从而避免被闹钟惊醒的情况,同时避免闹钟程序对用户的睡眠进行误干预或干预不及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闹钟功能的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及闹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闹钟通常是在达到预设时间后通过响铃或震动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叫醒,容易导致熟睡中的用户惊醒,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长期经历在熟睡中被闹钟惊醒,可能会导致用户神经功能失调,出现心慌、心悸、情绪低落、感觉没睡醒、强烈悬空感等异常现象,使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受损。虽然部分闹钟的响铃或震动是渐变式的,但在短时间内的渐变与不变的叫醒效果无异,并不能有效降低强制叫醒给人体带来的损害,时间久了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作为一种改进,公开号为cn10724751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闹钟启动方法、装置、穿戴式设备及存储介质,具体公开了包括下述步骤:当预设的心率检测时间到达时,获取用户的心率;根据心率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当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当用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执行预设的睡眠状态调整操作,直至用户处于浅睡眠状态;当用户处于浅睡眠状态时,在预设的闹钟启动时间启动闹钟。可以看出,该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能够在闹钟的预设启动时间到达之前对用户的睡眠状态进行干预,进而使用户从深睡状态转为浅睡状态的闹钟启动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户惊醒的次数,但是该方法中,基于在预设的时间点获取的用户心率来判断用户的睡眠状态存在很大的误判几率,进而导致对用户的睡眠进行误干预或干预不及时,降低了用户体验。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闹钟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p>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闹钟唤醒方案对用户的睡眠状态误判几率高、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闹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预启动时间到达后,开始获取用户的实时睡眠信息;基于所述实时睡眠信息确定用户的实时睡眠阶段;基于所述实时睡眠阶段和所述闹钟的设定时间确定睡眠干预方式和睡眠干预时间;在所述睡眠干预时间到达时以所述睡眠干预方式对用户的睡眠进行干预。

3、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即将闹钟的设定时间之前的某一时刻确定为预启动时间,在该预启动时间到达后开始以一定的频率持续获取用户的实时睡眠信息,进而确定用户的实时睡眠阶段,基于实时睡眠阶段和闹钟的设定时间确定睡眠干预时间和睡眠干预方式,最后在睡眠干预时间到达时以确定的睡眠干预方式对用户的睡眠进行干预。这样一来,首先,在对用户的睡眠阶段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并非仅针对唯一的一个时间点去判断该时间点用户所处的睡眠阶段,而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通过获取睡眠信息去确定用户的睡眠阶段,与现有技术中判断某一时刻的睡眠阶段的方案相比,能够大幅度提高用户的睡眠阶段的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在该段时间内,如果判断结果为用户并不是稳定地处于某一睡眠阶段内,而是在该段时间内的某一时刻发生了睡眠阶段的变化,则该控制方法可以依据最新的判断结果去确定用户实际所处的睡眠阶段,即在睡眠阶段的判断过程中存在纠错逻辑;再者,同时结合了实时睡眠阶段和闹钟的设定时间来确定相应的睡眠干预时间和睡眠干预方式,使确定的睡眠干预时间和睡眠干预方式更加贴合用户的实际睡眠情况;结合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方法在闹钟的设定时间到达之前,可以更加准确、更加人性化地对用户的睡眠进行干预,使用户可以从各个睡眠阶段舒缓地过渡到浅睡阶段或清醒阶段,从而避免被闹钟惊醒的情况,同时可以避免闹钟程序对用户的睡眠进行误干预或干预不及时的问题,可以大幅度提升用户体验,也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4、需要说明的是,闹钟的设定时间是指传统意义中闹钟响铃或震动开始的时间或时刻;预启动时间是指闹钟程序开始运行的时间,在闹钟的预启动时间至闹钟的设定时间之间的时间段均属于闹钟程序的运行时间段;睡眠干预时间是指通过确定的睡眠干预方式开始对用户的睡眠进行干预的时间;睡眠干预即采用任意合适的手段来改变睡眠阶段,不包括前期睡眠信息的检测和睡眠阶段的确定。

5、睡眠信息包括睡眠分期、心率、体动特征、体征特征等等,体征特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等。其中,睡眠分期即该电子设备划分睡眠阶段的方式,如部分电子设备将睡眠分期划分为深睡期、浅睡期和快速动眼期三个分期,部分电子设备将睡眠分期划分为深睡期和浅睡期两个分期,将快速动眼期归为浅睡期或深睡期等。

6、可以理解的是,预启动时间可以是预先手动确定的,也可以是根据预设控制逻辑确定的

7、在上述闹钟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启动时间是基于用户的睡眠时长和睡眠时长阈值确定的。

8、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针对用户自身的睡眠状况确定预启动时间,从而为用户打造量身定制的闹钟唤醒方案,使闹钟唤醒方案更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9、在上述闹钟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睡眠时长阈值是基于用户的相关信息确定的。

10、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基于用户的相关信息确定睡眠时长阈值,因人而异,更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可以更大程度提升用户体验。

11、在上述闹钟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启动时间的确定过程包括: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确定用户的睡眠时长;基于所述相关信息确定睡眠时长阈值;将所述睡眠时长和所述睡眠时长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预启动时间。

12、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预启动时间的确定更加科学准确。

13、用户的睡眠时长通常从用户的入睡时间算起,至闹钟的设定时间截止,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在睡眠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变清醒,然后再次入睡,因此用户的睡眠时长有时候达不到最大睡眠时长,最大睡眠时长即用户的入睡时间至闹钟的设定时间之间的总时长。

14、在上述闹钟的控制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基于所述实时睡眠信息确定用户的实时睡眠阶段之后,计算所述预启动时间之前各个睡眠阶段的时长在所述睡眠时长的占比;将所述占比与预设占比阈值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所述实时睡眠阶段和所述闹钟的设定时间确定睡眠干预方式和睡眠干预时间。

1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通过进一步结合各个睡眠阶段已经经历的时长来对睡眠干预时间进行微调,使得该控制方法更加贴合用户的实际睡眠情况。举例而言,在基于实时睡眠阶段和闹钟的设定时间初步确定睡眠干预时间后,当比较结果为处于深睡期的时长在睡眠时长的占比处于预设区间内,表明用户的深睡时长已经相对充足,此时不需要对初步确定的睡眠干预时间进行调整;当比较结果为处于深睡期的时长在睡眠时长的占比低于预设区间中较小的预设占比阈值时,表明用户的深睡时长相对不足,此时需要对初步确定的睡眠干预时间进行微调,如通过将初步确定的睡眠干预时间延后设定时长,以延迟干预;当比较结果为处于深睡期的时长在睡眠时长的占比高于预设区间中较大的预设占比阈值时,表明用户的深睡时长已经足够,此时需要对初步确定的睡眠干预时间进行微调,如通过将初步确定的睡眠干预时间提前设定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启动时间是基于用户的睡眠时长和睡眠时长阈值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时长阈值是基于用户的相关信息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启动时间的确定过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地理位置、健康状况中的一项或多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干预方式包括声音干预、光干预、温度干预、振动干预、电刺激干预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或者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

10.一种闹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启动时间是基于用户的睡眠时长和睡眠时长阈值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时长阈值是基于用户的相关信息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启动时间的确定过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闹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地理位置、健康状况中的一项或多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红伟许升吕守鹏刘超英赵永才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