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8684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产品三维图的信息分析产品对应模具的分型面,在分型面上计算各需要设置顶针的第一顶出点,基于质心计算模型判断仅第一顶出点能否保证顶出时产品受力平衡,在不平衡时在产品坚固处考虑设置顶针,平衡产品顶出受力,得到最终平衡时各顶针所在位置,基于各顶针位置来选择需要加工量最少最匹配的试验模模板,提高试验模模板与产品适配度,减少后续试验模的设计加工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模具生产前需要先由试验模来验证模具设计的质量,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模具设计的调整;

2、而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试验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周期越来越短,针对特定客户群或某一类产品的试验模模板,可通过共用试验模模板的装配组合,组装出客户(或该类产品)所需要的模具结构,并对部分关键的试验模模板进行进一步加工即可适配;

3、而若能提高关键试验模模版与产品的适配度,能减少进一步加工的时间,减少后续模具设计调整的周期,提高试验模设计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关键试验模模版与产品的适配度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包括:

3、获取产品三维图,将产品三维图输入预置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分型面;

4、根据产品三维图建立空间坐标系,并计算产品质心坐标,并将产品质心投影在分型面上,得到质心投影点;识别产品三维图中的特殊结构,将特殊结构投影在分型面上后计算投影的形心,得到第一顶出点,将第一顶出点代入质心计算模型中,得到顶出力中心点坐标;

5、判断顶出力中心点坐标与质心投影点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阈值,若否,则基于机器视觉识别产品三维图的中分型面垂直方向下对应的顶出机构接触曲面;判断顶出机构接触曲面上是否存在与分型面平行的平面,若是,则获取第一平面;识别顶出机构接触曲面在分型面垂直方向上间距最远的两点,并将该两点所在的与分型面平行的平面作为第二平面;将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分别与顶出机构接触曲面的交集区域投影在分型面上,得到顶针受力区域;识别满足顶针平衡受力模型的顶针坐标方案,所述顶针平衡受力模型具体为:

6、

7、其中,α(xb,yc)为顶针坐标,d(x,y)为顶针受力区域,l为距离阈值,b为顶针坐标数量,为第一顶出点横坐标,为第一顶出点纵坐标,x0和y0为质心投影点横坐标和纵坐标;

8、在试验模模板库中获取各试验模模板的顶针孔位置,计算各试验模模板顶针孔位置与顶针坐标和第一顶出点的匹配度,选择匹配度最高的试验模模板进行组装。

9、可选的,还包括:

10、获取产品材质对应的凝固速度和热流粘度,根据产品三维图获取产品体积和表面积;获取热流粘度下对应产品体积的注射流量;

11、将凝固速度、注射流量、产品体积和产品面积代入凝固模型中,若凝固模型成立,则前模采用两板模,若否,则采用三板模,所述凝固模型具体为:

12、

13、其中,v为产品体积,d为产品表面积,r为凝固速度,μ为注射流量,γ为相对表面积对凝固速度的影响参数,β为填充修正参数。

14、可选的,所述得到满足顶针平衡受力模型的顶针坐标之后,还包括:

15、判断各满足顶针平衡受力模型方案中顶针坐标的数量,选择顶针数量最少的方案。

1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系统,包括:

17、分型面识别模块,用于获取产品三维图,将产品三维图输入预置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分型面;

18、质心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产品三维图建立空间坐标系,并计算产品质心坐标,并将产品质心投影在分型面上,得到质心投影点;识别产品三维图中的特殊结构,将特殊结构投影在分型面上后计算投影的形心,得到第一顶出点,将第一顶出点代入质心计算模型中,得到顶出力中心点坐标;

19、平衡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顶出力中心点坐标与质心投影点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阈值,若否,则基于机器视觉识别产品三维图的中分型面垂直方向下对应的顶出机构接触曲面;判断顶出机构接触曲面上是否存在与分型面平行的平面,若是,则获取第一平面;识别顶出机构接触曲面在分型面垂直方向上间距最远的两点,并将该两点所在的与分型面平行的平面作为第二平面;将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分别与顶出机构接触曲面的交集区域投影在分型面上,得到顶针受力区域;识别满足顶针平衡受力模型的顶针坐标方案,所述顶针平衡受力模型具体为:

20、

21、其中,α(xb,yc)为顶针坐标,d(x,y)为顶针受力区域,l为距离阈值,b为顶针坐标数量,为第一顶出点横坐标,为第一顶出点纵坐标,x0和y0为质心投影点横坐标和纵坐标;

22、模板选择模块,用于在试验模模板库中获取各试验模模板的顶针孔位置,计算各试验模模板顶针孔位置与顶针坐标和第一顶出点的匹配度,选择匹配度最高的试验模模板进行组装。

23、可选的,还包括:

24、前模选择模块,用于获取产品材质对应的凝固速度和热流黏度,根据产品三维图获取产品体积和表面积;获取热流黏度下对应产品体积的注射流量;

25、将凝固速度、注射流量、产品体积和产品面积代入凝固模型中,若凝固模型成立,则前模采用两板模,若否,则采用三板模,所述凝固模型具体为:

26、

27、其中,v为产品体积,d为产品表面积,r为凝固速度,μ为注射流量,γ为相对表面积对凝固速度的影响参数,β为填充修正参数。

28、可选的,所述平衡判断模块中,得到满足顶针平衡受力模型的顶针坐标之后,还包括:

29、判断各满足顶针平衡受力模型方案中顶针坐标的数量,选择顶针数量最少的方案。

30、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31、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32、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

33、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

34、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产品三维图的信息分析产品对应模具的分型面,在分型面上计算各需要设置顶针的第一顶出点,基于质心计算模型判断仅第一顶出点能否保证顶出时产品受力平衡,在不平衡时在产品坚固处考虑设置顶针,平衡产品顶出受力,得到最终平衡时各顶针所在位置,基于各顶针位置来选择需要加工量最少最匹配的试验模模板,提高试验模模板与产品适配度,减少后续试验模的设计加工时间,提高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满足顶针平衡受力模型的顶针坐标之后,还包括:

4.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判断模块中,得到满足顶针平衡受力模型的顶针坐标之后,还包括:

7.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满足顶针平衡受力模型的顶针坐标之后,还包括:

4.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试验模模板的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鉴欣宋绍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汇阳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