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BCL6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BCL6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57861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CL6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具有荧光特性,对BCL6有较好的特异性结合。将该化合物作为荧光偏振探针,通过竞争的方法,可以实现对BCL6配体的筛选及配体亲和力水平的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BCL6小分子荧光探针为后续高通量筛选靶向BCL6‑BTB的药物设计提供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具体涉及一种bcl6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b细胞淋巴因子6(bcl6)是体液免疫反应中重要的转录抑制因子,人bcl6基因约为24kb,编码95kd左右的bcl6蛋白。bcl6蛋白为poz/btb/zinc finger蛋白家族的一员,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氨基端的poz/btb结构域——发挥转录抑制作用的主要功能区域,bcl6发挥转录抑制作用需要btb结构域自发形成二聚体,三个主要的转录共抑制因子smrt、bcor或ncor以竞争性结合的方式结合到btb结合位点,共同发挥转录抑制作用,参与生发中心(gc)形成早期的转录调控。2)中部区域(三个pest结构域,也称rd2结构域),其主要招募mta3或ctbp1等辅因子,起到蛋白稳定的作用。3)羧基端的锌指结构域由6个相同的锌指结构组成,主要发挥结合dna的作用,是bcl6发挥转录抑制作用的前提条件。

2、bcl6是一种对gc发育和维持至关重要的转录抑制因子。在gc反应中,bcl6的染色体易位与点突变导致bcl6蛋白持续性的高表达,促使b细胞恶性增殖,进而导致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大多数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来源于gc,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亚型,bcl6被公认为是dlbcl的致癌驱动因子。许多临床前研究也表明,阻断bcl6-btb结构域与其转录共抑制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抑制gc形成和dlbcl细胞增殖,是治疗dlbcl的有效策略,且安全性良好,不会引起毒副作用和由巨噬细胞驱动的炎症反应。

3、目前,已有多个bcl6小分子抑制剂被报道,如bi-3802。但至今未有bcl6小分子抑制剂进入临床阶段,仍然需要开发新型的bcl6小分子抑制剂。因此,体外抑制活性测试方法以及高通量筛选方法对bcl6小分子抑制剂的发展至关重要。准确、稳定、可靠的活性测试方法,有助于发现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指导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以及获得活性更优的候选药物分子,为靶向dlbcl治疗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

4、荧光偏振是一种能够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方法。通过荧光基团标记配体,进行竞争实验,即可实现待测化合物与受体结合能力的检测。其基本原理是,小分子在溶液中的转动速度比大分子快,因此不结合大分子的荧光化合物产生的偏振值较低;而当荧光化合物与大分子结合之后,转动变慢,从而产生较高的偏振值。因此,荧光偏振是一种可以在微孔板上实现检测,试剂用量少,可以实现高通量筛选的检测方法。

5、如今,运用小分子荧光探针作为辅助工具,多种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模式被确定,这些信息对合理药物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新的药物靶点的发现,或者对一个已知蛋白的功能做新的阐述,这对于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尤其重要。以小分子荧光探针作为辅助工具,这些靶点可被发展为高效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并在短时间内随机筛选大量的活性化合物,发现活性更高的小分子化合物作为先导物,用于进一步的药物研发。

6、对于bcl6来说,基于荧光偏振竞争的方法,已经开发出相应的检测方法,或商品化试剂盒。但是尚未见利用荧光偏振方法,使用小分子荧光探针测试化合物与bcl6结合能力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bcl6小分子荧光探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具有荧光特性,对bcl6有较好的特异性结合。将该化合物作为荧光偏振探针,通过竞争的方法,可以实现对bcl6配体的筛选及配体亲和力水平的评价。基于本专利技术建立的筛选方法,本专利技术筛选获得了1个可以结合bcl6的小分子化合物,为后续靶向bcl6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提供了基础。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化合物作为荧光偏振探针在bcl6配体筛选中的应用。

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cl6配体筛选的方法。

5、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

7、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

10、s1:将化合物t1与化合物t2进行酰胺缩合反应,得中间体t3;

11、s2:中间体t3通过脱保护反应,得到中间体t4;

12、s3:中间体t4与荧光素活性酯t5进行缩合反应,即得目标化合物。

13、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化合物t1和化合物t2的摩尔比为1:1~1:2。

14、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酰胺缩合反应的缩合剂为hoat、hobt、hatu、hbtu或bop中的一种或几种。

15、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酰胺缩合反应的碱为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或三乙胺tea中的一种或两种。

16、优选地,所述酰胺缩合反应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17、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酰胺缩合反应的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2~24h。

18、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脱保护反应的碱为哌啶、三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19、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脱保护反应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20、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脱保护反应的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2~24h。

21、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化合物t4和荧光素活性酯t5的摩尔比为1:1~1:2。

22、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缩合反应的碱为n,n-二异丙基乙胺或三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缩合反应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23、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2~24h。

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作为荧光偏振探针在bcl6配体筛选中的应用。

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bcl6配体筛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6、(1)将上述的化合物、包含bcl6配体结合域的蛋白和待测化合物混合得混合物;

27、(2)利用荧光偏振技术测定混合物的偏振值,根据偏振值确认待测化合物是否为bcl6的配体。

28、一般情况下,偏振值降低大于检测窗的25%即可判定其为bcl6的配体。

29、有益效果:

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具有荧光特性,对bcl6有较好的特异性结合。将该化合物作为荧光偏振探针,采用荧光偏振技术,可以实现对bcl6配体的筛选及配体亲和力水平的评价。通过荧光偏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fp)建立的一种bcl6小分子高通量筛选方案可以用于药物的高通量筛选,具有廉价,稳定,快速,高效等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化合物T1和化合物T2的摩尔比为1: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酰胺缩合反应的缩合剂为HOAT、HOBT、HATU、HBTU或BOP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酰胺缩合反应的碱为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或三乙胺TEA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酰胺缩合反应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脱保护反应的碱为哌啶、三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脱保护反应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化合物T4和荧光素活性酯T5的摩尔比为1:1~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缩合反应的碱为N,N-二异丙基乙胺或三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缩合反应的有机溶剂为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酰胺缩合反应的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2~24h;步骤S2中,所述脱保护反应的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2~24h;步骤S3中,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2~24h。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作为荧光偏振探针在BCL6配体筛选中的应用。

10.一种BCL6配体筛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化合物t1和化合物t2的摩尔比为1: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酰胺缩合反应的缩合剂为hoat、hobt、hatu、hbtu或bop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酰胺缩合反应的碱为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或三乙胺tea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酰胺缩合反应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脱保护反应的碱为哌啶、三乙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脱保护反应的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启冬姜正羽徐如俊陈学涛康文静吴慧丹闫蕾昕徐晓莉郭小可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