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用金属栅线结构的限域电沉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777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用金属栅线结构的限域电沉积方法,该方法包括:一、带有栅线图案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芯模软刻蚀成形;二、PDMS芯模表面自组装分子层;三、PDMS芯模与待电镀基底界面化学结合;四、限域电沉积金属栅线结构;五、金属栅线结构的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硫醇的自吸附反应在PDMS芯模表面形成有序的自组装分子层,与待电镀基底表面金属种子层反应实现化学结合,使得PDMS芯模与待电镀基底贴合紧密,从而在电沉积过程中同时实现图案化和金属化,有效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制备成本,可安全、环境友好地在电池基底表面电镀具有图案化、低线宽栅线的金属电极,适用于各种光伏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镀,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用金属栅线结构的限域电沉积方法


技术介绍

1、金属化环节是光伏领域中生产光伏电池的一道重要工序,主要用于制作电池的电极栅线,通过将电极与电池片紧密结合,形成高效的欧姆接触以实现电流输出。目前银浆丝网印刷是金属化工艺主流的量产路线。然而,该工艺难以制备线宽<20的低线宽结构,且银浆的高成本也制约了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提速。铜电镀作为完全无银化的革命性方法,发展优势显著。通过在基底表面电镀制备电极铜栅线,相比传统银浆丝印可显著降低金属化成本。此外,电镀制备的铜栅线还具有更优的导电性能、更好的塑性和更窄的线宽。因此,铜电镀有望替代高银耗的丝网印刷方法,实现各类光伏电池降本增效和规模化生产。

2、光伏电镀铜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金属种子层沉积、图形化、电镀及后处理四个环节:首先,在电池基底表面制备金属种子层进行导电化处理,以提升基底与后续栅线电极的附着性;其次,通过光刻技术在种子层表面制备栅线图案,作为决定栅线宽度核心环节,图形化直接影响电镀电池转换效率;最后,通过电镀填充栅线微型腔,在电池基底表面制备铜栅线结构,电镀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发电用金属栅线结构的限域电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金属栅线结构的限域电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室温下放置的时间为10min~60min;所述自组装分子层的厚度为0.7nm~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金属栅线结构的限域电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室温下静置贴合的时间为10h~50h,且待电镀基底的表面金属种子层为铜、镍、金或铜镍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金属栅线结构的限域电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电镀液为含铜或镍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用金属栅线结构的限域电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金属栅线结构的限域电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室温下放置的时间为10min~60min;所述自组装分子层的厚度为0.7nm~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金属栅线结构的限域电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室温下静置贴合的时间为10h~50h,且待电镀基底的表面金属种子层为铜、镍、金或铜镍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亭力周波陈涛潘博炜谢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