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7664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聚丙烯膜层、电镀于聚丙烯膜层表面的镀铝层以及均匀涂布在镀铝层表面的聚酰胺涂膜层,所述的聚酰胺涂膜层包括基底层和聚酰胺涂料层,所述的基底层为聚酰胺树脂层,所述的聚酰胺涂料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酰胺树脂80‑100份、碳纤维0.5‑2份、纳米碳酸钙5‑30份、氧化锌1‑5份、分散剂1‑5份、稳定剂15‑20份、抗氧剂0.1‑1份和溶剂60‑8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可替代双层铝箔包装使用,能有效降低成本且具有良好的气体阻隔性、防潮、防老化性、遮光性、耐磨性等优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膜,尤其是涉及一种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药物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药品质量,其中避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药品暴露在阳光下或其他强光源下,会使药品分解、变质、损失活性或引起不良反应等问题。因此,药物包装采用遮光性能好、具有一定抗氧化和味道屏障的材料,如采用铝箔等。

2、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药物大多数采用铝箔包装,铝箔包装又分单层铝箔包装和双层铝箔包装:单层铝箔是指在包装袋内仅加一层铝箔材料,由于单层铝箔的物理性能较差,较容易被破坏,其防潮、气体阻隔性等性能与双层铝箔相比较弱;双层铝箔包装有两层铝箔材料,并在其内层加入一层聚酯薄膜、聚乙烯或其他复合材料加强其物理性能,双层铝箔具有良好的气体阻隔性、防潮性、遮光性等优良性能,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相比单层铝箔,双层铝箔耐撕裂性、耐热性和安全性更好,但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可替代双层铝箔使用,能有效降低成本且具有良好的气体阻隔性、防潮、防老化性、遮光性、耐磨性等优良性能。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聚丙烯膜层、电镀于聚丙烯膜层表面的镀铝层以及均匀涂布在镀铝层表面的聚酰胺涂膜层,所述的聚酰胺涂膜层包括基底层和聚酰胺涂料层,所述的基底层为聚酰胺树脂层,所述的聚酰胺涂料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酰胺树脂80-100份、碳纤维0.5-2份、纳米碳酸钙5-30份、氧化锌1-5份、分散剂1-5份、稳定剂15-20份、抗氧剂0.1-1份和溶剂60-80份。

3、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层和聚酰胺涂料层的聚酰胺树脂均采用pa1010,抗菌抗霉作用非常稳定,对光作用非常稳定,无毒,可降解,且吸湿性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聚酰胺较低。

4、本专利技术采用少量的碳纤维起到了增强涂膜层抗菌性和耐磨性的效果,使得整个复合包装膜不易破损,碳纤维采用短切碳纤维,纤维长度为2-4mm,与聚酰胺树脂结合效果好,具备良好的遮光效果。

5、所述纳米碳酸钙粒径采用300-500纳米,增强涂膜层的抗腐蚀性和耐候性,能有效改善涂膜层加工性能且具有一定的遮光作用。

6、所述氧化锌能有效改善涂膜层的吸湿性,提高涂膜层耐水性,同时可作为紫外线稳定剂使用,有效提高涂膜层的抗紫外线功能,不易老化。

7、本专利技术的碳纤维、纳米碳酸钙和氧化锌按配比配合使用,起到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聚酰胺涂膜层的遮光性、耐磨性、防潮性和抗老化性,由于碳纤维易受紫外线的照射而变质或老化,因此,按质量比碳纤维:纳米碳酸钙:氧化锌优选为1:(9-16):2。

8、所述分散剂为byk110。

9、所述的稳定剂为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

10、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抗氧剂。

11、所述溶剂为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二甲苯、丁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12、所述聚丙烯膜层厚度为0.01-0.05mm。

13、所述镀铝层的厚度为0.1-2微米。

14、所述聚酰胺涂膜层厚度为0.03-0.08mm。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步骤1、选择厚度为0.01-0.05mm的聚丙烯膜,在聚丙烯膜上电镀铝,形成镀铝层;

17、步骤2、制备聚酰胺涂料:

18、(1)分别称重各组分:聚酰胺树脂80-100份、碳纤维0.5-2份、纳米碳酸钙5-30份、氧化锌1-5份、分散剂1-5份、稳定剂15-20份、抗氧剂0.1-1份和溶剂60-80份;

19、(2)取上述称重所得的碳纤维、纳米碳酸钙、氧化锌、分散剂和溶剂投入在高速搅拌器中高速搅拌30-60min;

20、(3)上述(2)搅拌好的溶液倒入聚酰胺树脂中,依次加入稳定剂和抗氧剂,于高速搅拌器中高速搅拌30-60min,制得聚酰胺涂料;

21、步骤3、将电镀铝层的聚丙烯膜安装至涂布机上,先在镀铝层上均匀涂布一层聚酰胺树脂基底层,待基底层完全干燥后于基底层上涂布步骤2完成的聚酰胺涂料,待完全干燥后,镀铝层上则形成了聚酰胺涂膜层,即可收卷,获得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

22、所述基底层涂布厚度为0.01-0.02mm,聚酰胺涂料涂布厚度为0.02-0.06mm。

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4、1、本专利技术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采用在pp膜上镀铝,铝层上涂布聚酰胺涂膜层,聚酰胺涂膜层具有优异的遮光性、耐磨性、防潮性和抗老化性,且具有抗菌抗霉的作用,解决了铝层不耐磨易受损的问题,由于具有聚酰胺涂膜层,因此铝层可采用电镀的方式电镀成膜,相比普通用铝箔层厚度要0.03-0.05mm,电镀铝层厚度仅在几微米至几百纳米之间,大大减少了铝的使用,降低了成本的同时还保证了复合包装膜的气体阻隔性;

25、2、本专利技术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采用电镀和涂布的方式,使得聚丙烯膜层、镀铝层和聚酰胺涂膜层三层之间具有优异的结合力,不易分层,使用寿命长;

26、3、本专利技术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的聚酰胺膜层还具有印刷性,适合各种印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聚丙烯膜层、电镀于聚丙烯膜层表面的镀铝层以及均匀涂布在镀铝层表面的聚酰胺涂膜层,所述的聚酰胺涂膜层包括基底层和聚酰胺涂料层,所述的基底层为聚酰胺树脂层,所述的聚酰胺涂料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酰胺树脂80-100份、碳纤维0.5-2份、纳米碳酸钙5-30份、氧化锌1-5份、分散剂1-5份、稳定剂15-20份、抗氧剂0.1-1份和溶剂6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层和聚酰胺涂料层的聚酰胺树脂均采用PA1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采用短切碳纤维,纤维长度为2-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酸钙粒径采用300-50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按质量比所述碳纤维:纳米碳酸钙:氧化锌为1:(9-1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膜层厚度为0.01-0.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铝层的厚度为0.1-2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涂膜层厚度为0.03-0.08mm。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树脂基底层涂布厚度为0.01-0.02mm,聚酰胺涂料涂布厚度为0.02-0.06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聚丙烯膜层、电镀于聚丙烯膜层表面的镀铝层以及均匀涂布在镀铝层表面的聚酰胺涂膜层,所述的聚酰胺涂膜层包括基底层和聚酰胺涂料层,所述的基底层为聚酰胺树脂层,所述的聚酰胺涂料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酰胺树脂80-100份、碳纤维0.5-2份、纳米碳酸钙5-30份、氧化锌1-5份、分散剂1-5份、稳定剂15-20份、抗氧剂0.1-1份和溶剂6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层和聚酰胺涂料层的聚酰胺树脂均采用pa1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采用短切碳纤维,纤维长度为2-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用聚酰胺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酸钙粒径采用3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永建冷先勇冷秉冬李元明冷先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舜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