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金属冷却系统以及液态金属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743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结晶板组,其各个冷却结晶板(6)经由各自对应的进水支管连接到进水管组,并经由各自对应的回水支管连接到主回水管(5);检测单元,其至少包括设置在各个回水支管上的回水支路流量检测元件(17)和回水支路水温检测元件(15b);阀组单元,其至少包括设置在各个回水支管上的回水支路控制阀(12b);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检测单元和阀组单元,以能够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控制阀组单元。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成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实时调节冷却水流量功能,有效地保证了冷却水按需供应,避免无限制供应冷却水,有效地节省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冷却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态金属冷却系统。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液态金属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冶金领域,金属(例如铁合金或者金属硅)的冶炼,其由液态变为固态的浇铸过程,是通过钢包将液态金属浇注到固定铸铁锭模中,等待自然冷却和凝固成一定厚度固态块状。这个过程等待冷却时间长,无法实现目前冶金行业的浇注和精整车间自动化和智能化作业。

2、随着直线液态金属成型系统的使用,可以让液态金属的浇注实现连续浇注和快速冷却,温度降低到破碎和包装的合适温度,实现了连续浇注作业,同时实现浇注和精整车间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业,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作业安全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3、但是,液态金属成型系统的冷却模具需要大流量的冷却水将液态金属冷却过程中的热量带走,并通过冷却塔进行降温,其在冷却过程中无法实现冷却工作的实时化匹配,能源浪费严重,同时为了避免浇注过程中冷却水的泄露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需要在冷却系统中设置大量的智能检测、预警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结构过于复杂。

4、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更为科学的液态金属冷却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态金属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组包括液路连接于所述泵送模块(b)的主进水管(1)以及与该主进水管(1)连接的并行的两路进水副管(11),各个所述冷却结晶板(6)经由各自对应的所述进水支管连接到所述两路进水副管(11)的其中一路上,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各个所述进水副管(11)上的进水流量分配调节阀(20)、进水流量分配检测元件(4)、进水压力检测元件(16a)和进水温度检测元件(15a),各个所述进水流量分配调节阀(20)、进水流量分配检测元件(4)、进水压力检测元件(16a)和进水温度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金属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组包括液路连接于所述泵送模块(b)的主进水管(1)以及与该主进水管(1)连接的并行的两路进水副管(11),各个所述冷却结晶板(6)经由各自对应的所述进水支管连接到所述两路进水副管(11)的其中一路上,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各个所述进水副管(11)上的进水流量分配调节阀(20)、进水流量分配检测元件(4)、进水压力检测元件(16a)和进水温度检测元件(15a),各个所述进水流量分配调节阀(20)、进水流量分配检测元件(4)、进水压力检测元件(16a)和进水温度检测元件(15a)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进水管(1)上的进水总阀(22)和设置在所述主回水管(5)上的回水总阀(21),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回水管(5)上的回水总流量检测元件(23),且所述主回水管(5)上还设有单向止回阀(18),其中所述进水总阀(22)、所述回水总阀(21)和所述回水总流量检测元件(23)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水管(1)上的所述进水总阀(22)的上游管段与所述主回水管(5)上的所述回水总阀(21)的下游管段之间还连接有旁通管路(3),所述阀组单元还包括设置在该旁通管路(3)上的旁通开关阀(2),该旁通开关阀(2)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支管包括连接于所述主回水管(5)的回水水平管段(9b)、与该回水水平管段(9b)连接的回水立管段(8b)、以及连接在该回水立管段与对应的所述冷却结晶板(6)的出口之间的回水软管段(7b),所述回水支路流量检测元件(17)和回水支路水温检测元件(15b)设置在所述回水水平管段(9b)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态金属冷却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志坤尹建国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朗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