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29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9
本技术提供一种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包括两块安装板、中心轴、静触头、齿轮系统、槽轮系统、动触头支架、动触头系统、凸轮及弹簧组件;所述凸轮对应于动触头系统固定在中心轴上并随中心轴同步转动;在凸轮两端分别设置有能与动触头系统循环接触的大头和不与动触头系统接触的小头,在大头的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弹簧组件包括支撑件、支撑环以及复位弹簧;支撑件固定在动触头系统上;所述支撑环转动安装在中心轴上;复位弹簧连接在支撑件与支撑环之间。本技术能在工作状态下能够保证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可靠接触、稳定、换档位时能够轻松换挡,换挡过程中到位手感明显、手感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具体涉及一种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的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的动触头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滚动圆环式动触头结构,另一种是动触头卸荷后轻松换挡触头结构。

2、对于纯滚动圆环动触头机构,这种结构因受结构而限制,动触头环做小、扭矩增大,动触头环做大、又将缩短与相邻触头间的绝缘距离,故而不能将动触头环做得太大,这就导致开关扭矩大,因此该结构的明显不足是开关扭矩大、圆环触头容易变形;再则这种结构触头接触时偏偏是弹簧力最小,而换挡时却是弹簧压力最大,这是我们做开关应该竭力避免的。

3、对于动触头卸荷后轻松换挡触头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保证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可靠接触、稳定(触头压力最大)、在分接开关在切换档位时能够轻松换挡(触头压力卸荷,转动力矩小),该产品属于后起之秀,其具有动触头卸荷后轻松换挡、触头最大压力时接触、转动力矩较小、定位可靠的优点;但是一部分用户已经习惯于使用纯滚动圆环动触头机构的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该类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在手动操作时用力过死点后能弹到下一个档位、手感强),故当换成具有动触头卸荷后轻松换挡触头结构的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时,由于其手动换挡时的手感不明显,进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困惑,不确定是否完成换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p>

3、一种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包括两块安装板,竖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安装板上的中心轴,多根竖向固定在两安装板之间并均布于中心轴外侧的静触头,安装在其中一安装板上并随中心轴转动的齿轮系统,转动安装在中心轴上并随齿轮系统转动的槽轮系统,与槽轮系统刚性连接并随槽轮系统转动的动触头支架,滑动安装在动触头支架上并随动触头支架转动的动触头系统,所述动触头系统用于接通任意两相邻静触头,除了以上结构外,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还包括:

4、凸轮,所述凸轮对应于动触头系统固定在中心轴上并随中心轴同步转动;在凸轮两端分别设置有能与动触头系统循环接触的大头和不与动触头系统接触的小头,在所述大头的中间设有能与动触头系统啮合的凹槽,凸轮在跟随中心轴同步转动过程中,当大头中间的凹槽与动触头系统接触并啮合后,凸轮推动触头系统朝着静触头方向滑动,将动触头系统压紧在相邻两静触头上;及

5、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至少为一个,每个弹簧组件包括支撑件、支撑环以及复位弹簧;所述支撑件固定在动触头系统上;所述支撑环转动安装在中心轴上;所述复位弹簧连接在支撑件与支撑环之间。弹簧组件的作用是,换挡过程中将动触头系统拉回,减小动触头系统旋转过程中的阻力;

6、当凸轮的凹槽与动触头系统开始接触时,受凹槽与弹簧的相互作用,动触头系统自动与凸轮的凹槽完全啮合,迫使中心轴自动归位,从而使开关到位手感强。

7、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系统包括触头支架、滚子、销轴以及动触头组;所述触头支架滑动安装在动触头支架上并能朝着靠近或远离静触头方向滑动,触头支架呈c型,其开口端朝向静触头,封闭端朝向中心轴;所述滚子通过一竖向设置的销杆转动安装在触头支架封闭端朝向中心轴的一侧上,滚子能与凸轮大头的凹槽互相啮合;所述销轴竖向固定在触头支架开口端内;所述动触头组包括多个上下叠放并套设在销轴外的动触头,在每个动触头沿触头支架滑动方向设有长度大于销轴直径的腰型孔,动触头能沿着腰型孔来回滑动并能连接其中两个静触头;在每个动触头与触头支架封闭端内壁之间都连接有一根弹簧。

8、进一步的,所述滚子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触头支架封闭端朝向中心轴的一侧上;每个滚子呈圆柱状并能与凸轮大头上的凹槽稳定啮合。

9、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触头支架与中心轴之间,每个弹簧组件的支撑件固定在触头支架封闭端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包括横向设置的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所述静触头为多个(一般可为6个、8个、10个)均布于中心轴外侧同一个圆周上的铜棒触头;所述齿轮系统包括齿轮一、传动轴以及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固定在中心轴上;所述传动轴竖向并可转动的安装在上安装板上;所述齿轮二固定在传动轴上并与齿轮一互相啮合;所述槽轮系统包括拨槽件与槽轮,所述拨槽件固定在传动轴上并与齿轮二同步转动;所述槽轮转动安装在中心轴上并能在拨槽件拨动下转动;所述动触头支架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和连接件,所述上支座与槽轮固定连接并能随槽轮转动;所述下支座转动安装在中心轴上;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上支座与下支座之间;在上支座底部与下支座顶部对称的设有滑道;所述触头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滑道上并沿着滑道在静触头与中心轴之间滑动。

11、进一步的,所述槽轮为内嵌式槽轮,在其内侧均匀设有多个呈圆周分布的锁槽;对应的所述拨槽件的下端伸入槽轮内并在其下端侧边设有能与所述锁槽啮合的锁圆;拨槽件每转动一圈其外侧的锁圆随之转动一圈并拨动一次槽轮,使槽轮转动并带动与其连接动触头支架同步转动,使动触头支架内的动触头系统与不同的两相邻静触头接触。

12、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的传动比为n:(n+1),n为大于2的自然数,静触头的数量等于n+1。

13、进一步的,动触头脱离静触头时,所述中心轴的中心到凸轮大头端部的距离大于中心轴的中心到触头支架封闭端的距离,以确保凸轮给予动触头足够的压力,使动触头压紧两相邻静触头。

14、进一步的,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还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安置在上安装板上,将齿轮系统置于其中间,用于屏蔽齿轮系统尖端电场分布,提高开关的内部绝缘性能。

15、进一步的,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还包括档位显示装置,所述档位显示装置呈圆盘状并固定在中心轴上,跟随中心轴同步旋转,在档位显示装置上喷涂有用于指示档位的档位数字。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技术的实施,为动触头卸荷后轻松换挡触头结构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增加更加明显的到位手感,更加适宜用户的常规使用习惯,提升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可靠接触性能、换挡力矩小(手动轻松换挡)并且能去除触头接触异物(例如:不导电的碳状物、变压油中的不导电其它物质等),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 同时在工作状态下能够保证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可靠接触、稳定(触头压力最大)、换档位时能够轻松换挡(触头压力卸荷,转动力矩小),换挡过程中到位手感明显、手感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包括两块安装板,竖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安装板上的中心轴,多根竖向固定在两安装板之间并均布于中心轴外侧的静触头,安装在其中一安装板上并随中心轴转动的齿轮系统,转动安装在中心轴上并随齿轮系统转动的槽轮系统,与槽轮系统刚性连接并随槽轮系统转动的动触头支架,滑动安装在动触头支架上并随动触头支架转动的动触头系统,所述动触头系统用于接通任意两相邻静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系统包括触头支架、滚子、销轴以及动触头组;所述触头支架滑动安装在动触头支架上并能朝着靠近或远离静触头方向滑动,触头支架呈C型,其开口端朝向静触头,封闭端朝向中心轴;所述滚子通过一竖向设置的销杆转动安装在触头支架封闭端朝向中心轴的一侧上,滚子能与凸轮大头的凹槽互相啮合;所述销轴竖向固定在触头支架开口端内;所述动触头组包括多个上下叠放并套设在销轴外的动触头,在每个动触头沿触头支架滑动方向设有长度大于销轴直径的腰型孔,动触头能沿着腰型孔来回滑动并能连接其中两个静触头;在每个动触头与触头支架封闭端内壁之间都连接有一根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触头支架封闭端朝向中心轴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触头支架与中心轴之间,每个弹簧组件的支撑件固定在触头支架封闭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横向设置的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所述静触头为多个均布于中心轴外侧同一个圆周上的铜棒触头;所述齿轮系统包括齿轮一、传动轴以及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固定在中心轴上;所述传动轴竖向并可转动的安装在上安装板上;所述齿轮二固定在传动轴上并与齿轮一互相啮合;所述槽轮系统包括拨槽件与槽轮,所述拨槽件固定在传动轴上并与齿轮二同步转动;所述槽轮转动安装在中心轴上并能在拨槽件拨动下转动;所述动触头支架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和连接件,所述上支座与槽轮固定连接并能随槽轮转动;所述下支座转动安装在中心轴上;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上支座与下支座之间;在上支座底部与下支座顶部对称的设有滑道;所述触头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滑道上并沿着滑道在静触头与中心轴之间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轮为内嵌式槽轮,在其内侧均匀设有多个呈圆周分布的锁槽;对应的所述拨槽件的下端伸入槽轮内并在其下端侧边设有能与所述锁槽啮合的锁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的传动比为n:(n+1),n为大于2的自然数,静触头的数量等于n+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动触头脱离静触头时,所述中心轴的中心到凸轮大头端部的距离大于中心轴的中心到触头支架封闭端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档位显示装置,所述档位显示装置呈圆盘状并固定在中心轴上,跟随中心轴同步旋转,在档位显示装置上喷涂有用于指示档位的档位数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包括两块安装板,竖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安装板上的中心轴,多根竖向固定在两安装板之间并均布于中心轴外侧的静触头,安装在其中一安装板上并随中心轴转动的齿轮系统,转动安装在中心轴上并随齿轮系统转动的槽轮系统,与槽轮系统刚性连接并随槽轮系统转动的动触头支架,滑动安装在动触头支架上并随动触头支架转动的动触头系统,所述动触头系统用于接通任意两相邻静触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系统包括触头支架、滚子、销轴以及动触头组;所述触头支架滑动安装在动触头支架上并能朝着靠近或远离静触头方向滑动,触头支架呈c型,其开口端朝向静触头,封闭端朝向中心轴;所述滚子通过一竖向设置的销杆转动安装在触头支架封闭端朝向中心轴的一侧上,滚子能与凸轮大头的凹槽互相啮合;所述销轴竖向固定在触头支架开口端内;所述动触头组包括多个上下叠放并套设在销轴外的动触头,在每个动触头沿触头支架滑动方向设有长度大于销轴直径的腰型孔,动触头能沿着腰型孔来回滑动并能连接其中两个静触头;在每个动触头与触头支架封闭端内壁之间都连接有一根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触头支架封闭端朝向中心轴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在触头支架与中心轴之间,每个弹簧组件的支撑件固定在触头支架封闭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有到位手感的动触头卸荷后换挡无励磁鼓型分接开关,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坤吴选霞谢雅棋刘艳丽宋焘倪国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辰廷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