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13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方便、防滑效果好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在鞋底本体的底部设置容置槽,该容置槽的槽底设有若干盲孔与活动块上的钉柱相配,所述活动块与该容置槽相配,活动块与枢接在鞋底本体上的连接块枢接。在平地穿着时,将活动块带钉柱的一侧向内压入,使钉柱和活动块分别置于盲孔和容置槽中,在结冰的地面行走时,将活动块向外翻使之与连接块一道以连接块与鞋底本体的枢接轴为轴转动,然后再以活动块与连接块的枢接轴为轴使活动块相对于连接块旋转180度后,重新将活动块压入容置槽内,从而使活动块带钉柱的一侧向外,行走时钉柱插入地面上的冰块中,从而起到防滑作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鞋由鞋底和鞋帮构成,其中鞋底主要是由橡胶制成,为了防滑其底部设有防滑沟槽,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沟槽内容易填入石屎或泥垢,导致防滑效果下降,而且在结冰的地面行走时的防滑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鞋底中存在的防滑效果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防滑效果好的防滑鞋底。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在鞋底本体的底部设置容置槽,该容置槽的槽底设有若干盲孔与活动块上的钉柱相配,所述活动块与该容置槽相配,活动块与枢接在鞋底本体上的连接块枢接。在平地穿着时,将活动块带钉柱的一侧向内(面向容置槽底部)压入,使钉柱和活动块分别置于盲孔和容置槽中,在结冰的地面行走时,将活动块向外翻使之与连接块一道以连接块与鞋底本体的枢接轴为轴转动,然后再以活动块与连接块的枢接轴为轴使活动块相对于连接块旋转180度后,重新将活动块压入容置槽内,从而使活动块带钉柱的一侧向外(相当于钉柱从鞋底本体上向外伸出),此时行走,钉柱会插入地面上的冰块中,从而起到防滑作用。实际使用时可以在容置槽与活动块之间设置倒扣,以防止使用过程中活动块从鞋底本体上自动翻出。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在冰地上行走时,活动块上的钉柱可以扣入冰层内起到防滑的作用,而且不会在钉柱之间卡入石屎或泥垢影响防滑效果,在平地使用只需将活动块反装即可,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防滑鞋底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视图。图2是图1的组装图。图3是图2中将活动块向外翻出并相对于连接块旋转一角度后的立体图。图4是图1中活动块组件的立体分解放大图。图5是图3中的活动块继续旋转后的立体图。图6是将图5中的活动块压入容置槽内时的立体状态图。图中2、活动块组件,3、活动块,31、钉柱,4、连接块,5、6、安装块,51、61、卡柱,11、容置槽,110、盲孔,10、卡孔,1、鞋底本体,40、50、60、轴孔,30、轴,41、轴。-->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滑鞋底,包括鞋体本体1和活动块组件2,其中在鞋底本体1的底部设置容置槽11,在容置槽11的槽底设有若干盲孔110与活动块3上的钉柱31相配,活动块3与容置槽11相配。见图4,活动块3通过轴30与连接块4上的轴孔40枢接,而连接块4两端伸出的轴41分别与安装块5和6的轴孔50和60枢接,安装块5和6下端伸出的卡柱51和61分别插入图1中鞋底本体中的卡孔10内固定,从而使连接块4与鞋底本体枢接。见图2,它是将图1中的活动块组件安装入鞋底本体中时的状态图,适合在平地穿着,此时图2中的活动块3的外侧与鞋底本体底部平面持平,如果要在结冰的地面行走,则可以将图2中的活动块3向外翻(中间过程参见图3)并使活动块3相对于连接块4旋转到图5所示状态(也即是将图2中的活动块翻出后相对于连接块旋转180度),然后再将活动块3重新压入容置槽中如图6所示,此时,活动块3上的钉柱31伸出鞋底本体1外,在冰面行走时,钉柱31可以钉入冰面内而起到防滑作用。其中活动块与容置槽之间可以是紧配合或者在两者之间设置扣合机构,以防止行走过程中活动块从鞋底本体上甩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滑鞋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在鞋底本体的底部设置容置槽,该容置槽的槽底设有若干盲孔与活动块上的钉柱相配,所述活动块与该容置槽相配,活动块与枢接在鞋底本体上的连接块枢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在鞋底本体的底部设置容置槽,该容置槽的槽底设有若干盲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荣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东艺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