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傍位压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6670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辘脚车辅助车缝双平衡车缝线时进行等距离定位的双傍位压脚装置,所述辘脚车具有支承板,所述双傍位压脚装置包括双傍位压脚,所述双傍位压脚包括压脚板、第一傍位板、第二傍位板,所述压脚板的所述支承板相顶接,所述第一傍位板与所述第二傍位板固接于所述压脚板并设置于所述压脚板与所述支承板之间。加装二条单边傍位,在车缝第一道线缝线时,可以按右边傍位来控制缝线的子口宽度,在车缝第二道缝线时可以按左边傍位来控制缝线的子口,实现了在一台辘脚车上一次性完成两道车缝线,可以减少一台平车,节约生产流水作业时间,减少人工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缝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傍位压脚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用于辘脚车的压脚只有一个傍位,即在压脚的右边加装一条单边傍位,只可以车缝一道线,需要车缝第二道线时无法准确对准边位。其中傍位是用来控制车缝线以外子口边的宽度,是车缝边距尺寸定位结构。按要求很多裤脚都需要车缝两道线迹,通常的做法是在第一道线迹车缝完成后,转移到另加一台平车去车缝第二道缝线才能达到要求。因此需要增加车缝的工序,使得车缝更加复杂,而且还有在不同的机台设备上去完成两道车缝线,增加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在辘脚车上车缝两道裤脚平行车缝线得以实现的双傍位压脚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傍位压脚装置,用于辘脚车辅助车缝双平衡车缝线时进行等距离定位,所述辘脚车具有支承板,所述双傍位压脚装置包括双傍位压脚,所述双傍位压脚包括压脚板、第一傍位板、第二傍位板,所述压脚板的所述支承板相顶接,所述第一傍位板与所述第二傍位板固接于所述压脚板并设置于所述压脚板与所述支承板之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傍位压脚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并推动所述双傍位压脚升降的压脚升降杆,所述双傍位压脚还包括与所述压脚升降杆固定连接的连接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脚板是弧面型的板体,所述压脚板的凸起侧与所述支承板相顶接,所述第一傍位板与所述第二傍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压脚板的凸起侧。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脚板包括平板状压板和翘起板,所述第一傍位板与所述第二傍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翘起板。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傍位板与所述第二傍位板相互平行。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傍位板的侧向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傍位板的侧向投影面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辘脚车的压脚的右边加装二条单边傍位,在车缝第一道线缝线时,可以按右边傍位来控制缝线的子口宽度,在车缝第二道缝线时可以按左边傍位来控制缝线的子口。在压脚上加装双傍位,实现了在一台辘脚车上一次性完成两道车缝线,可以减少一台平车,节约生产流水作业时间,减少人工成本。在压脚上加装双傍位,可以用只一台机器,车缝两次而无需用两台机器来完成一道裤脚的双线车缝工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傍位压脚装置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傍位压脚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双傍位压脚装置,用于辘脚车辅助车缝双平衡车缝线时进行等距离定位,所述辘脚车具有支承板22,所述双傍位压脚装置包括双傍位压脚,所述双傍位压脚包括压脚板10、第一傍位板12、第二傍位板15,所述压脚板10的所述支承板22相顶接,所述第一傍位板12与所述第二傍位板15固接于所述压脚板10并设置于所述压脚板10与所述支承板22之间。在辘脚车的压脚的右边加装二条单边傍位,包括第一傍位板12与第二傍位板15,在车缝第一道线缝线时,可以按右边傍位来控制缝线的子口宽度,在车缝第二道缝线时可以按左边傍位来控制缝线的子口。在压脚上加装双傍位,实现了在一台辘脚车上一次性完成两道车缝线,可以减少一台平车,节约生产流水作业时间,减少人工成本。在压脚上加装双傍位,可以用只一台机器,车缝两次而无需用两台机器来完成一道裤脚的双线车缝工序。更佳地,所述双傍位压脚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并推动所述双傍位压脚升降的压脚升降杆20,所述双傍位压脚还包括与所述压脚升降杆20固定连接的连接头18。双傍位压脚通过连接头18与压脚升降杆20固定连接,使得双傍位压脚与压脚升降杆20同步上下做往复运动,从而压紧被车缝衣物,并保证车缝工艺的实现。更佳地,所述压脚板10是弯型的板体,所述压脚板10的凸起侧与所述支承板22相顶接,即压脚板10与支承板22相互抵住,在压脚板10与支承板22放入被车缝衣物,压脚板10与支承板22夹紧被车缝衣物不断推进;所述第一傍位板12与所述第二傍位板15固定设置于所述压脚板10的凸起侧,提供两个傍位在车缝过程中使用,实现两道平行车缝线在一道车缝工艺并在一台车缝机中完成,省下一台车缝机,节省车缝转移设备的时间。车缝机即是缝纫机。更佳地,所述压脚板10包括平板状压板25和翘起板26,所述第一傍位板12与所述第二傍位板15固定设置于所述翘起板26。所述压脚板10也可是弯折型板体使得压脚在压紧衣物同时留下空间设置傍位。更佳地,所述第一傍位板12与所述第二傍位板15相互平行,从而保证以第一傍位板12以及第二傍位板15作为傍位所车缝出来的两道车缝线也是相互平行的。更佳地,所述第一傍位板12的侧向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傍位板15的侧向投影面积。其实质是第一傍位板12的傍位大于第二傍位板15的傍位,使得在使用第一傍位时不受第二傍位板15的阻碍,使得两个傍位设置在一个压脚可以实现两个傍位的功能。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傍位压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傍位压脚装置,用于辘脚车辅助车缝双平衡车缝线时进行等距离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辘脚车具有支承板,所述双傍位压脚装置包括双傍位压脚,所述双傍位压脚包括压脚板、第一傍位板、第二傍位板,所述压脚板的所述支承板相顶接,所述第一傍位板与所述第二傍位板固接于所述压脚板并设置于所述压脚板与所述支承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傍位压脚装置,用于辘脚车辅助车缝双平衡车缝线时进行等距离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辘脚车具有支承板,所述双傍位压脚装置包括双傍位压脚,所述双傍位压脚包括压脚板、第一傍位板、第二傍位板,所述压脚板的所述支承板相顶接,所述第一傍位板与所述第二傍位板固接于所述压脚板并设置于所述压脚板与所述支承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傍位压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傍位压脚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并推动所述双傍位压脚升降的压脚升降杆,所述双傍位压脚还包括与所述压脚升降杆固定连接的连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思安文智勇刘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联亚制衣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