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577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巷道支护材料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及其制备工艺。该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其特征在于:由聚氨酯、阻燃剂、氧化炭黑、玻璃纤维织物通过拉挤工艺制得,其中,聚氨酯由多元醇组合料和异氰酸酯混合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多元醇组合料5‑10%、异氰酸酯6‑16%、阻燃剂0.3‑1%、氧化炭黑0.2‑3%、玻璃纤维织物70‑88.5%。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多元醇混合料、异氰酸酯按比例注入模具中,并在模腔内与玻璃纤维混合浸润,经高温固化拉挤成型为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最后经过加工得到的复材支护带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静电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巷道支护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煤矿井下巷道的地应力、围岩受力及变形复杂多样,单一的锚杆支护无法满足矿下巷道的支护要求,一般采用锚杆与w钢带共同组成的锚梁系统进行巷道支护,通过w钢带把分散的多根锚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承载结构,可以显著提高锚杆支护的整体效果。但是,w钢带应用于矿山支护,存在一些缺陷。

2、w钢带在冷轧过程中会产生残余应力,导致其变形和强度降低,并且矿井下湿度大,金属件易发生腐蚀,因此w钢带在矿井环境中易发生腐蚀和氧化,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另外,钢材密度较大,w钢带产品较重,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需要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矿山的生产成本,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增加了矿山工人受到意外伤害的风险。

3、因此,研究出一种轻质高强、耐腐蚀的矿用复材带,替代原有的w钢带,对于矿山巷道支护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矿用复材带要求具有阻燃和抗静电的性能,以满足矿山对复材产品的阻燃和抗静电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金属支护带易腐蚀的缺点,同时复材支护带具有轻质高强的优点,易于支护带的运输与安装。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其特征在于:由聚氨酯、阻燃剂、氧化炭黑、玻璃纤维织物通过拉挤工艺制得,其中,聚氨酯由多元醇组合料和异氰酸酯混合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多元醇组合料5-10%、异氰酸酯6-16%、阻燃剂0.3-1%、氧化炭黑0.2-3%、玻璃纤维织物70-88.5%;

4、所述多元醇组合料由质量比为1-4:0.8-1.2:1.1-1.3:0.2-0.3:100的内脱膜剂、触变剂、分散剂、消泡剂和多元醇混合制成。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脱膜剂为磷酸酯、卵磷酸、硬脂酸盐、三乙醇油中的一种;所述触变剂为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纳米活性碳酸钙、有机改性蒙脱土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为聚酯、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磷酸和不饱和羧酸中的一种;所述消泡剂为硅油、聚醚酯、有机硅氟烷中的一种;所述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三(2-羧乙基)膦组成的复合阻燃剂,其配制重量比为0-3:0-1:0-1:1-5。

7、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上述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的制备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8、(1)氧化炭黑的制备:将纯炭黑分散在浓度为65wt%的浓硝酸中,加热搅拌反应后过滤,水洗、烘干得到氧化炭黑,再将氧化炭黑粉碎得到氧化炭黑粉;

9、(2)将阻燃剂、氧化炭黑、多元醇组合料搅拌混合得到多元醇混合料,将多元醇混合料与异氰酸酯分别灌入注胶机的储罐中;

10、(3)复材支护带制备:将玻璃纤维织物按照复材支护带结构要求在穿纱板进行穿纱,并导入注胶盒与模具中,最后分别将多元醇混合料、异氰酸酯通过连续泵送至注胶盒,与玻璃纤维充分浸润后进入模具,进行高温固化拉挤成型。

11、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纯炭黑与65wt%浓硝酸的添加比例为10g:210ml,于100℃下搅拌反应12小时,过滤,水洗至中性,在80℃的真空干燥箱内烘干得到氧化炭黑,再将氧化炭黑碾碎至粒径10μm以下的粉末。

12、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用电动搅拌机在2500rpm的转速下搅拌3min,得到混合好的多元醇混合料。

13、进一步优选的,步骤(3)中,异氰酸酯与多元醇混合料的重量比为1:1.1-1.4。

14、更进一步优选的,复材支护带结构根据矿下支护工况进行结构设计,采用等截面实心结构,避免复材支护带在承载过程中发生支护带内部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提高其极限承载力,同时等截面的设计可以在生产工艺上选择生产效率高的拉挤工艺,提高复材支护带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有助于复材支护带的推广;另外,复材支护带需要进行打孔配合锚杆进行巷道支护,因此在支护带两侧各设计两根加强筋,从而弥补因其打孔造成的纵向强度损失。

15、玻璃纤维织物选用横向增强纤维毡或斜45度纤维增强毡,以增强复材支护带横向抗拉强度,从而提高复材支护带承受横向极限载荷。

16、本专利技术将多元醇混合料、异氰酸酯按比例注入模具中,并在模腔内与玻璃纤维混合浸润,经高温固化拉挤成型为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最后经过加工得到的复材支护带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静电等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其特征在于:由聚氨酯、阻燃剂、氧化炭黑、玻璃纤维织物通过拉挤工艺制得,其中,聚氨酯由多元醇组合料和异氰酸酯混合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多元醇组合料5-10%、异氰酸酯6-16%、阻燃剂0.3-1%、氧化炭黑0.2-3%、玻璃纤维织物70-88.5%;所述多元醇组合料由质量比为1-4:0.8-1.2:1.1-1.3:0.2-0.3:100的内脱膜剂、触变剂、分散剂、消泡剂和多元醇混合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和三(2-羧乙基)膦的复合阻燃剂,其配制重量比为0-3:0-1:0-1: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脱膜剂为磷酸酯、卵磷酸、硬脂酸盐、三乙醇油中的一种;所述触变剂为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纳米活性碳酸钙、有机改性蒙脱土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为聚酯、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磷酸和不饱和羧酸中的一种;所述消泡剂为硅油、聚醚酯、有机硅氟烷中的一种;所述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1)将纯炭黑分散在浓度为65wt%的浓硝酸中,加热搅拌反应后过滤,水洗、烘干得到氧化炭黑,再将氧化炭黑粉碎得到氧化炭黑粉;(2)将阻燃剂、氧化炭黑、多元醇组合料搅拌混合得到多元醇混合料,将多元醇混合料与异氰酸酯分别加入注胶机的储罐中;(3)将玻璃纤维织物按照复材支护带结构要求在穿纱板进行穿纱,并导入注胶盒与模具中,最后分别将多元醇混合料、异氰酸酯通过连续泵送至注胶盒,与玻璃纤维充分浸润后进入模具,进行高温固化拉挤成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纯炭黑与65wt%浓硝酸的添加比例为10g:210mL,于100℃下搅拌反应12小时,过滤,水洗至中性,在80℃的真空干燥箱内烘干得到氧化炭黑,再将氧化炭黑碾碎至粒径10μm以下的粉末。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用电动搅拌机在2500rpm的转速下搅拌3min,得到混合好的多元醇组合料。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多元醇混合料与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1:1.1-1.4。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玻璃纤维织物为横向增强纤维毡或斜45度纤维增强毡,复材支护带结构为等截面实心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其特征在于:由聚氨酯、阻燃剂、氧化炭黑、玻璃纤维织物通过拉挤工艺制得,其中,聚氨酯由多元醇组合料和异氰酸酯混合制成,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多元醇组合料5-10%、异氰酸酯6-16%、阻燃剂0.3-1%、氧化炭黑0.2-3%、玻璃纤维织物70-88.5%;所述多元醇组合料由质量比为1-4:0.8-1.2:1.1-1.3:0.2-0.3:100的内脱膜剂、触变剂、分散剂、消泡剂和多元醇混合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和三(2-羧乙基)膦的复合阻燃剂,其配制重量比为0-3:0-1:0-1: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脱膜剂为磷酸酯、卵磷酸、硬脂酸盐、三乙醇油中的一种;所述触变剂为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纳米活性碳酸钙、有机改性蒙脱土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为聚酯、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磷酸和不饱和羧酸中的一种;所述消泡剂为硅油、聚醚酯、有机硅氟烷中的一种;所述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复材支护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1)将纯炭黑分散在浓度为65wt%的浓硝酸中,加热搅拌反应后过滤,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来振刘强张雅民刘劲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众甫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