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557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压痕高强钢纤维包括高强钢纤维,高强钢纤维上轴向设有至少两对压痕,每对压痕分布在高强钢纤维相对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高强钢纤维上设置成对的压痕,且成对的压痕分别位于高强钢纤维相对的两侧,既避免了采用单侧凹痕导致高强钢纤维容易沿长度方向弯曲和使用时容易缠绕的缺陷,同时也防止出现高强钢纤维受拉时容易沿长度方向产生变形而拔出的问题,能够充分发挥压痕的作用,增加高强钢纤维与混凝土的锚固力,有利于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材料,具体为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


技术介绍

1、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基于骨料和胶凝材料紧密堆积、低水胶比、钢纤维增强的水泥基材料,具有超高强度、高韧性和优异耐久性,近年来在多个工程领域逐步开展工程应用。

2、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通常采用的微丝钢纤维的纤维截面为圆形,直径为0.15~0.3mm,纤维为平直型,抗拉强度≥2000mpa;钢纤维受拉时,主要依靠钢纤维和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之间的摩擦力提供界面粘结强度,由于界面粘结强度远低于钢纤维的抗拉强度,微丝钢纤维和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协同工作效果较弱。

3、为增强微丝钢纤维与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的粘结性能,市场上出现了端钩型和波纹型微丝钢纤维,其纤维截面仍为圆形,主要依赖沿钢纤维长度方向的变形提高粘结强度。端钩型和波纹型微丝钢纤维较平直型钢纤维能进一步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也存在易团聚、分散性较差的问题。

4、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痕形钢纤维,所述钢纤维为细条状,主要特点在于:钢纤维直径为0.3-0.6mm,在钢纤维一侧设有压痕,所述压痕具有凸起和凹痕,所述凸起和凹痕交替周期分布。在另一实施例中,钢纤维另一侧也设有凹痕,且该凹痕位于凸起的下侧。压痕增加了钢纤维与混凝土的锚固力,有利于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

5、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6、由于钢纤维直径小,沿长度方向容易变形,如果采用单侧凹痕,则钢纤维容易沿长度方向弯曲,使用时容易缠绕;如果采用双侧凹痕且双侧凹痕分布在不同截面上时,则钢纤维受拉时容易沿长度方向产生变形而拔出,压痕的作用难以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能够增加高强钢纤维与混凝土的锚固力,使用时不容易缠绕或沿长度方向产生变形而拔出。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包括高强钢纤维,高强钢纤维上轴向设有至少两对压痕,每对压痕分布在高强钢纤维相对的两侧。

4、进一步,压痕为圆弧形压痕,由曲率半径r为0.25d~100d的压头在直径为d的高强钢纤维表面压制得到,压痕深度h为0.05d~0.30d。

5、进一步,压痕由曲率半径r为0.5d~10d的压头在直径为d的高强钢纤维表面压制得到,压痕深度h为0.10d~0.20d。

6、进一步,压痕的数量为两对,两对压痕分别位于高强钢纤维的两端,两对压痕中,同侧的压痕位于同一平面上。

7、进一步,高强钢纤维两端分别与相邻压痕之间的距离小于1mm。

8、进一步,高强钢纤维中部还间隔设有多对压痕。

9、进一步,多对压痕中,相邻的压痕位于同一平面上。

10、进一步,多对压痕中,相邻的压痕交错90±10°布置。

11、进一步,高强钢纤维两端均具有一对半个压痕,且高强钢纤维中部还设有至少一对压痕。

12、进一步,高强钢纤维包括碳素结构钢高强钢纤维、合金结构钢高强钢纤维、镀铜微丝钢纤维和不锈钢高强钢纤维,高强钢纤维的直径为0.08~0.50mm,长度为6~30mm,抗拉强度不低于1300mpa,高强钢纤维的外观为平直型、端钩型或波纹型,优选的为平直型。

13、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4、本专利技术在高强钢纤维上设置成对的压痕,且成对的压痕分别位于高强钢纤维相对的两侧,既避免了采用单侧凹痕导致高强钢纤维容易沿长度方向弯曲和使用时容易缠绕的缺陷,同时也防止出现高强钢纤维受拉时容易沿长度方向产生变形而拔出的问题,压痕设有至少两对,能够为高强钢纤维提供至少两个锚固点,进而能够在受拉时充分发挥压痕的作用,增加高强钢纤维与混凝土的锚固力,有利于提高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强钢纤维,高强钢纤维上轴向设有至少两对压痕,每对压痕分布在高强钢纤维相对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压痕为圆弧形压痕,由曲率半径R为0.25d~100d的压头在直径为d的高强钢纤维表面压制得到,压痕深度h为0.05d~0.30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压痕由曲率半径R为0.5d~10d的压头在直径为d的高强钢纤维表面压制得到,压痕深度h为0.10d~0.20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压痕的数量为两对,两对压痕分别位于高强钢纤维的两端,两对压痕中,同侧的压痕位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高强钢纤维两端分别与相邻压痕之间的距离小于1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高强钢纤维中部还间隔设有多对压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多对压痕中,相邻的压痕位于同一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多对压痕中,相邻的压痕交错90±10°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高强钢纤维两端均具有一对半个压痕,且高强钢纤维中部还设有至少一对压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高强钢纤维包括碳素结构钢高强钢纤维、合金结构钢高强钢纤维、微丝钢纤维和不锈钢高强钢纤维,高强钢纤维的直径为0.08~0.50mm,长度为6~30mm,抗拉强度不低于1300MPa,高强钢纤维的外观为平直型、端钩型或波纹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强钢纤维,高强钢纤维上轴向设有至少两对压痕,每对压痕分布在高强钢纤维相对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压痕为圆弧形压痕,由曲率半径r为0.25d~100d的压头在直径为d的高强钢纤维表面压制得到,压痕深度h为0.05d~0.30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压痕由曲率半径r为0.5d~10d的压头在直径为d的高强钢纤维表面压制得到,压痕深度h为0.10d~0.20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压痕的数量为两对,两对压痕分别位于高强钢纤维的两端,两对压痕中,同侧的压痕位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痕高强钢纤维,其特征在于:高强钢纤维两端分别与相邻压痕之间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医博何煜郭文瑛王恒昌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