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509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合成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可再生持久抗菌水性聚氨酯乳液涂覆于离型纸上,得到聚氨酯面层,将聚氨酯面层贴合于表面改性的基布表面,得到含有聚氨酯层的基布;再进行氯化,得到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卤胺抗菌单体具有抗菌可再生性,且接入紫外线吸收剂,使聚氨酯涂膜抗菌持久性得到改善。制备的合成革聚氨酯面层与基布间的剥离强度高,通过环氧树脂改善粘结性能,还通过表面改性在基布表面构建微观粗糙结构,利用机械啮合作用,提高聚氨酯面层与基布的粘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革,尤其涉及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合成革通常是指以无纺布为基材,采用聚氨酯或聚氯乙烯在表面涂饰,经薄膜加工后制得仿真皮革制品,其中聚氨酯合成革因其优异的耐磨性、抗折性、防水透湿性、耐气候性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鞋靴、家具、服装、箱包和汽车内饰等领域,已成为替代天然皮革的最佳选择。然而,这些皮革制品与人体接触密切,容易从皮肤的汗液中吸收含有代谢物的汗液和皮脂,为细菌的衍生繁殖提供营养来源,细菌的衍生繁殖不仅会产生难闻的气味、降低产品的应用性能(如变色、机械强度降低)等,甚至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如引发皮肤病、进入体内诱发疾病等)。

2、卤胺类抗菌剂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n-x结构(x为cl、br等卤素)的抗菌剂,它是由含有胺、酰胺或酰亚胺基团的化合物经次卤酸盐作用后制得的一类可再生抗菌剂。卤胺化合物分子结构可引入双键(c=c)(如admh、vbdmh等)、羟基(-oh)(如mdmh等)、硅羟基(si-oh)(如dth等)等活性基团,通过价键结合来提高抗菌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进而改善接枝改性材料的抗菌持久性。卤胺抗菌剂因其高效、广谱和不易致变异性而成为抗菌材料的研究热点。zl202010796537.9公开了一种抗菌聚氨酯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具体方法是将四烷基哌啶醇类单体接枝亲水性聚丙烯酸型聚合物与疏水性的聚氨酯共混,采用静电纺丝制成具有一定亲/疏聚合物互穿网络结构的纳米纤维膜。申请号为202310346920.8和“卤胺化合物改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结构与抗菌性能”(印染,2023,(7):1-6)以1-羟甲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mdmh)为单体,在聚氨酯合成过程中接枝到结构中,再通过静电纺制成纳米纤维膜。四烷基哌啶醇类单体和mdmh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羟基,易使线型聚氨酯分子链发生封端终止反应,使得聚氨酯分子量难以控制,且分子量分布比较宽泛,进而影响纳米纤维膜的性能。专利技术专利zl202210809792.1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聚氨酯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聚己内酯与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合,接着利用咪唑烷基脲中的两个羟基(-oh)参与聚氨酯的聚合反应,接着将咪唑烷基脲改性聚氨酯与普通聚氨酯混合,再通过静电纺制得抗菌纳米纤维。该方法虽然解决了抗菌单体对聚氨酯分子量的影响,但其价格相对比较昂贵。

3、资料显示,n-cl型卤胺虽具有优异的抗菌剂和可再生性,但n-cl键在315~400nm长波紫外光下的不稳定性会导致活性氯含量在短时间迅速降低,致使材料的抗菌性能迅速降低。目前,利用卤胺结构化合物赋予聚氨酯持久及可再生抗菌性的研究虽然已有不少报道,但是关于如何改善n-cl型卤胺改性水性聚氨酯抗菌性的耐光照性能的研究未见报道。

4、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与溶剂型聚氨酯相比,水性聚氨酯虽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但与革基布间的粘结强度较低,导致合成革中面层与基布间容易产生剥离。目前,改善剥离强度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面层和基布间刮涂一层黏合剂(申请号:202210204113.8),另一种是在聚氨酯结构中引入环氧树脂。这两种常用方法虽是相对有效的方法,但是仅考虑了面层树脂和黏合剂的作用,并未考虑基布所用纤维自身结构,致使改善程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制备的合成革基布与聚氨酯乳液结合力低、易剥离且聚氨酯乳液抑菌性能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基布于表面改性液中浸渍,在基布表面形成表面改性层,得到预处理基布;

5、将可再生持久抗菌水性聚氨酯乳液涂覆于离型纸上,进行烘干,得到聚氨酯面层;将预处理基布贴合于聚氨酯面层上,进行烘干,然后将离型纸剥离,得到含有聚氨酯层的基布;

6、将含有聚氨酯层的基布进行氯化处理,得到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

7、其中,所述可再生持久抗菌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将聚合物二元醇与二异氰酸酯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混合物a;

9、(2)将混合物a、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混合物b;

10、(3)将混合物b、扩链剂、环氧树脂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混合物c;

11、(4)将混合物c、卤胺抗菌单体、紫外线吸收剂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混合物d;

12、(5)将混合物d、抗氧化剂、三乙胺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进行中和反应,得到混合物e;

13、(6)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调节混合物e的粘度,然后再与水、二乙烯三胺混合进行乳化,得到可再生持久抗菌水性聚氨酯乳液;

14、步骤(4)所述卤胺抗菌单体为3-(2,3-二羟基丙基)-5,5-二甲基海因,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15、。

16、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基布为涤纶长丝针织物、涤纶长丝机织物、涤纶短纤维针织物、涤纶短纤维机织物、涤纶短纤维水刺无纺布、涤纶短纤维针刺无纺布中的一种。

17、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表面改性液的组成包括:苯甲醇10~15ml/l,促进剂0.3~0.5g/l,氢氧化钠15~20g/l;

18、所述浸渍的浴比为1:5~10;所述浸渍的温度为100~120℃;所述浸渍的时间为20~30min。

1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可再生持久抗菌水性聚氨酯乳液涂覆于离型纸上的涂覆量为150~200g/m2。

20、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氯化处理为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渍;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含量为3000ppm;所述浸渍的浴比为1:5~10;所述浸渍的时间为20~30min。

2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可再生持久抗菌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聚合物二元醇与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30~40:15~20;

22、步骤(1)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0~65℃;步骤(1)所述反应的时间为60~90min;

23、步骤(1)所述聚合物二元醇与步骤(2)所述二月桂酸二丁基锡、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30~40g:0.1~0.3g:10~20ml;

24、步骤(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70~75℃;步骤(2)所述反应的时间为90~120min;

25、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为涤纶长丝针织物、涤纶长丝机织物、涤纶短纤维针织物、涤纶短纤维机织物、涤纶短纤维水刺无纺布、涤纶短纤维针刺无纺布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液的组成包括:苯甲醇10~15mL/L,促进剂0.3~0.5g/L,氢氧化钠15~2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持久抗菌水性聚氨酯乳液涂覆于离型纸上的涂覆量为150~200g/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处理为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渍;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含量为3000ppm;所述浸渍的浴比为1:5~10;所述浸渍的时间为20~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持久抗菌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聚合物二元醇与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30~40:15~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持久抗菌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步骤(4)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4-二羟基二苯甲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持久抗菌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聚合物二元醇与步骤(5)所述抗氧化剂、三乙胺、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30~40g:0.01~0.1g:3~5g:5~15mL;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持久抗菌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步骤(6)所述粘度为7000~8000Pa/s;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为涤纶长丝针织物、涤纶长丝机织物、涤纶短纤维针织物、涤纶短纤维机织物、涤纶短纤维水刺无纺布、涤纶短纤维针刺无纺布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液的组成包括:苯甲醇10~15ml/l,促进剂0.3~0.5g/l,氢氧化钠15~2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持久抗菌水性聚氨酯乳液涂覆于离型纸上的涂覆量为150~200g/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可再生抗菌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处理为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渍;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含量为3000ppm;所述浸渍的浴比为1:5~10;所述浸渍的时间为20~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剥离强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能钱国春董爱学王维明谢高峰朱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梅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