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电动车及其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5051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9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架,包括前梁、中间体及后梁,中间体包括框体与加固件,框体具有内腔,加固件设于内腔,且加固件将内腔分割为至少2个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安装电芯,框体具有前端与后端,前梁与后梁分别连接于前端与后端,且前梁、后梁与中间体一体成型。上述车架,加固件设于框体的内腔,且前梁、后梁与框体一体成型,如此能够避免传统钢管车架存在的需冲裁、折弯及焊接等复杂的加工工艺问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生产难度,并能够保证车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另外,加固件将框体的内腔分割为至少2个容置腔,以用于安装电芯,如此设置使得中间体能够作为安装电芯的载体,保证了电芯的可靠安装,并且优化了车架的结构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两轮电动车设计的,特别是涉及一种两轮电动车及其车架


技术介绍

1、在两轮电动车的设计中,将各发热量不同的电装零部件,布局在合理的温度场,使得有不同工作温度要求的电装零部件互不干扰且散热均匀,并合理设计散热好、工艺简单、轻量化、高强度及高精度的车架,可以提供更好的行驶体验和可靠性,从而提高电动车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2、相关技术中,车架的设计一般采用钢管车架或铝合金等进行焊接或拼装的方式。

3、然而,传统的车架存在需冲裁、折弯、焊接及拼装等复杂的加工工艺问题。另外,由于各电装零部件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相差较大,传统的两轮电动车存在由于电装零部件的不合理布局而导致温度场设置不合理,进而导致电装零部件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相关技术中车架的加工工艺复杂及电动车的温度场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两轮电动车及其车架。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梁、中间体及后梁,所述中间体包括框体与加固件,所述框体具有内腔,所述加固件设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梁、中间体及后梁,所述中间体包括框体与加固件,所述框体具有内腔,所述加固件设于所述内腔,且所述加固件将所述内腔分割为至少2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安装电芯,所述框体具有前端与后端,所述前梁与所述后梁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与所述后端,且所述前梁、所述后梁与所述中间体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立管,所述立管连接于所述前梁远离所述框体的一端,且所述立管与所述前梁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加固件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梁、中间体及后梁,所述中间体包括框体与加固件,所述框体具有内腔,所述加固件设于所述内腔,且所述加固件将所述内腔分割为至少2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安装电芯,所述框体具有前端与后端,所述前梁与所述后梁分别连接于所述前端与所述后端,且所述前梁、所述后梁与所述中间体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立管,所述立管连接于所述前梁远离所述框体的一端,且所述立管与所述前梁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加固件包括第一加强板件及第二加强板件,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首尾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件垂直夹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件垂直夹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包括主体与加强板筋,所述加强板筋沿所述主体的延伸方向嵌设于所述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及所述后梁均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分别沿所述前梁及所述后梁的延伸方向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国勇潘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