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502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屏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由下框、上框和面板组成的封装体,所述封装体中具有装配腔,所述下框与上框之间贴合处存在装配缝隙;所述下框与上框贴合处的外壁开设有第三装配槽,所述第三装配槽与装配缝隙;所述第三装配槽的内部放置有胶囊组件,所述第三装配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填充组件,当液晶显示屏受到冲击时,所述填充组件能够将胶囊组件内部的膨胀胶水释放并填充第三装配槽及装配缝隙,形成密封防护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显示屏受到超出胶水承受的冲击力时,能够向封装间隙中填充胶水,使其二次固定和密封,同时能够在安装后对封装间缝隙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屏的,具体为一种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


技术介绍

1、液晶显示屏一般是背光模组、液晶面板和驱动电路组成,通过上框和下框进行封装,确保其稳固性和防护性能,避免内部的电路和背光模组受到外部物质的干扰或污染。

2、在现有技术中,上框和下框之间一般通过紧固件或胶水进行连接,其中,上框和下框与背光模组和面板之间的封装方式也有不同,大部分是通过胶水进行固定粘连,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或受到冲击后,上下框和背光模组或面板之间的胶水会出现裂痕、破损和失位,导致粘连失效,进而导致密封防护失效等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当显示屏受到超出胶水承受的冲击力时,能够向封装间隙中填充胶水,使其二次固定和密封,同时能够在安装后对封装间缝隙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包括:

4、由下框、上框和面板组成的封装体,所述封装体中具有装配腔,所述下框与上框之间贴合处存在装配缝隙;

5、所述下框与上框贴合处的外壁开设有第三装配槽,所述第三装配槽与装配缝隙;

6、所述第三装配槽的内部放置有胶囊组件,所述第三装配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填充组件,当液晶显示屏受到冲击时,所述填充组件能够将胶囊组件内部的膨胀胶水释放并填充第三装配槽及装配缝隙,形成密封防护层。

7、可选的,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刺破部和触发部,所述刺破部包括可向上位移的机动杆,所述机动杆的外壁上安装有倒刺件,所述胶囊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三装配槽内部的两个储胶囊,两个所述储胶囊位于倒刺件的上方,所述触发部工作时可使机动杆及倒刺件向上位移。

8、可选的,所述触发部包括开设在上框上的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一装配槽与第三装配槽对接,所述第一装配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压板,且所述压板在装配之前通过蜡层固定安装在第一装配槽的最低处,且所述压板的底部与上框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压板与下框的外壁之间通过胶水粘接,且所述压板封堵第三装配槽;

9、位于第三装配槽下方所述下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装配槽,所述第二装配槽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板,所述机动杆滑动贯穿至第二装配槽内与活塞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板与第二装配槽的底部空间形成储能空间,所述压板在粘接安装于下框外壁的过程中会抵触驱使机动杆向下位移,并压缩储能空间中的气体。

10、可选的,所述下框的内部还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装配缝隙和储能空间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还安装有蜡膜,所述蜡膜能够对第一通道进行封堵,所述上框的顶部开设有与装配缝隙连通的检验槽,所述检验槽内可填充检验物品,封装后,所述检验槽的内部安装有橡胶条。

11、可选的,所述第三装配槽的开口面积小于压板粘接面的面积。

12、可选的,位于压板两侧所述第一装配槽的内部安装有水溶性薄膜,所述水溶性薄膜内填充有吸水材料。

13、可选的,两个所述储胶囊的内部分别填充有a胶和b胶,所述a胶为本胶,b胶为硬化胶,当所述a胶和b胶混合后可硬化膨胀。

14、可选的,所述倒刺件的下表面为光滑面,所述倒刺件的尖端向内收敛,使所述倒刺件向下位移时不会划伤储胶囊。

15、可选的,所述上框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凸缘,所述下框的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贴合有密封垫,所述下框与上框对接封装时,所述凸缘卡合入凹槽的内部。

16、可选的,所述下框的外壁还固定安装有防护件,所述防护件顶部的边缘部分折弯一百八十度,所述防护件由不锈钢或铝材制成。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8、一、通过设置能够与装配缝隙连通的第三装配槽,并在第三装配槽的内部设计有胶囊组件和填充组件,当液晶显示屏受到冲击时,利用填充组件将胶囊组件内的膨胀胶水释放,并填充至封装缝隙中,对冲击产生的部位进行填充,同时再次的进行胶粘固定和密封,避免外部水汽或灰尘利用冲击后产生的裂缝进入至装配腔中,避免对背光模组或电路造成损害。

19、二、在封装完成后,储能空间中的气体压强会增大,而蜡膜会对第一通道的通道进行封堵,从而隔绝储能空间与封装缝隙之间的连通,此时可使用显示屏,使其内部发热并将蜡膜进行加热软化,从而能够使储能空间与装配缝隙进行连通,从而能够使储能空间中的高压气体向装配缝隙中转移,若装配缝隙出现密封性的问题,此时高压气体会向检验槽中转移,进而能够利用检验槽内存放的检验液体进行判断气密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刺破部和触发部,所述刺破部包括可向上位移的机动杆(9),所述机动杆(9)的外壁上安装有倒刺件,所述胶囊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三装配槽(14)内部的两个储胶囊(11),两个所述储胶囊(11)位于倒刺件的上方,所述触发部工作时可使机动杆(9)及倒刺件向上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包括开设在上框(3)上的第一装配槽(6),所述第一装配槽(6)与第三装配槽(14)对接,所述第一装配槽(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压板(7),且所述压板(7)在装配之前通过蜡层固定安装在第一装配槽(6)的最低处,且所述压板(7)的底部与上框(3)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压板(7)与下框(1)的外壁之间通过胶水粘接,且所述压板(7)封堵第三装配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1)的内部还开设有第一通道(13),所述第一通道(13)的两端分别与装配缝隙和储能空间连通,所述第一通道(13)的内部还安装有蜡膜,所述蜡膜能够对第一通道(13)进行封堵,所述上框(3)的顶部开设有与装配缝隙连通的检验槽(18),所述检验槽(18)内可填充检验物品,封装后,所述检验槽(18)的内部安装有橡胶条(1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装配槽(14)的开口面积小于压板(7)粘接面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位于压板(7)两侧所述第一装配槽(6)的内部安装有水溶性薄膜,所述水溶性薄膜内填充有吸水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储胶囊(11)的内部分别填充有A胶和B胶,所述A胶为本胶,B胶为硬化胶,当所述A胶和B胶混合后可硬化膨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件的下表面为光滑面,所述倒刺件的尖端向内收敛,使所述倒刺件向下位移时不会划伤储胶囊(1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3)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凸缘(16),所述下框(1)的外壁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内壁贴合有密封垫,所述下框(1)与上框(3)对接封装时,所述凸缘(16)卡合入凹槽(15)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1)的外壁还固定安装有防护件(2),所述防护件(2)顶部的边缘部分折弯一百八十度,所述防护件(2)由不锈钢或铝材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组件包括刺破部和触发部,所述刺破部包括可向上位移的机动杆(9),所述机动杆(9)的外壁上安装有倒刺件,所述胶囊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三装配槽(14)内部的两个储胶囊(11),两个所述储胶囊(11)位于倒刺件的上方,所述触发部工作时可使机动杆(9)及倒刺件向上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包括开设在上框(3)上的第一装配槽(6),所述第一装配槽(6)与第三装配槽(14)对接,所述第一装配槽(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压板(7),且所述压板(7)在装配之前通过蜡层固定安装在第一装配槽(6)的最低处,且所述压板(7)的底部与上框(3)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压板(7)与下框(1)的外壁之间通过胶水粘接,且所述压板(7)封堵第三装配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冲击防护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1)的内部还开设有第一通道(13),所述第一通道(13)的两端分别与装配缝隙和储能空间连通,所述第一通道(13)的内部还安装有蜡膜,所述蜡膜能够对第一通道(13)进行封堵,所述上框(3)的顶部开设有与装配缝隙连通的检验槽(18),所述检验槽(18)内可填充检验物品,封装后,所述检验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艳娄双玲潘爱军谭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晶鸿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