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子显示屏的柔性线路板压合装置及使用其的装配线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的生产设施
,尤其涉及用于电子显示屏的柔性线路板压合装置及使用其的装配线。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过程中,用于电子产品的电子显示屏需要与柔性线路板压合形成电子显示屏组件。
[0003]现有技术的电子显示屏组件,分别通过柔性线路板生产线和电子显示屏组装线生产电子显示屏和柔性线路板,然后用两条输送带分别将电子显示屏和柔性线路板输送至压合生产线,再将电子显示屏和柔性线路板压合为电子显示屏组件。输送带和压合生产线既占用了较大的场地面积,又延长了工艺路线,导致制造成本增加,并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用于电子显示屏的柔性线路板压合装置,不需设置压合生产线,具有更高效的优点。
[0005]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以上装置的电子显示屏的装配线,以减少占用生产场所的面积,提高电子显示屏的装配效率。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显示屏的柔性线路板压合装置,安装于柔性线路板生产线与电子显示屏组装线的交汇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台、第一机械手和装配台;所述柔性线路板生产线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电子显示屏组装线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所述柔性线路板生产线朝交汇处延伸并靠近所述装配台,所述上料台可移动地架装于所述第一滑轨的上方;所述第二滑轨垂直于所述电子显示屏组装线的轴心线并朝所述上料台延伸,所述装配台可移动地架设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上方;所述第一机械手可升降地悬挂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生产线,所述第一机械手位于所述上料台的上方;当所述装配台朝所述上料台移动时,所述上料台朝所述第一机械手的正下方移动,所述第一机械手抓取位于正下方的所述上料台的顶面的待压合柔性线路板,然后所述上料台退回原位,所述第一机械手再向上升高,当所述装配台到达所述第一机械手的正下方时,所述第一机械手向下运动并使待压合柔性线路板的底面抵于所述装配台的待压合电子显示屏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显示屏的柔性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业相机,所述工业相机内设有图像识别器;所述工业相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械手的正下方,所述工业相机的摄像头位于所述工业相机的顶面,所述工业相机的顶面位于所述上料台的底面的下方;所述图像识别器与驱动所述装配台移动的驱动装置信号连接;当所述第一机械手抓取置放于所述上料台的待压合柔性线路板后,所述上料台退回原位,且在所述第一机械手向上升高之前,所述工业相机对待压合柔性线路板的底面摄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显示屏的柔性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篮;所述工业相机内还设有图像识别检测系统,所述图像识别检测系统与所述第一机械手信号连接;所述回收篮靠近所述第一机械手的侧边安装;所述第一机械手移动至所述回收篮的正上方以便投放不合格的待压合柔性线路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子显示屏的柔性线路板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机械手;所述电子显示屏组装线从左向右运行,所述柔性线路板生产线位于所述电子显示屏组装线的前边,所述第二机械手可左右移动地架装于所述电子显示屏组装线的后边;所述装配台设有装配工位和补料工位,运行时,所述装配台在装配工位和补料工位之间往复运行,所述装配工位位于所述第一机械手的正下方,所述补料工位靠近所述电子显示屏组装线的后边;当所述装配台从装配工位朝补料工位移动时,所述第二机械手从所述电子显示屏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鸣,彭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晶鸿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