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白光干涉测量抗扰动环境信号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487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白光干涉测量抗扰动环境信号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调节参考臂中的参考光,使其与经过待测事件点的信号光发生拍频干涉;S2、调节参考光的偏振态,得到一定偏振方向夹角下的时域干涉信号;S3、对时域干涉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信号,并进行低频滤波;再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归一化后得到干涉峰;S4、重复多次测量,调节参考光偏振态的角度覆盖一个完整周期;S5、将多次干涉峰做卷积;S6、对时域干涉峰卷积结果进行洛伦兹曲线拟合,得到最终消除环境扰动的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消除在杂乱的扰动环境下,白光干涉系统测量信号的峰值“劈裂”,“锯齿类变形”等现象,还能消除因环境扰动带来的其他低频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白光干涉测量抗扰动环境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白光干涉技术是测量光学微弱信号的有效手段和方案。利用白光极短的相干长度,可实现极弱信号的强度检测和距离定位。

2、但目前几乎所有的白光干涉检测设备均只能在静态环境中测量,需要设备本身不能有大的或快速的扰动,待测点所处的环境同样必须为稳定的静态环境。而一旦设备本身有晃动或待测品处于复杂的扰动环境中,环境的扰动不仅会引入更多的低频噪声,还会改变测试样品的光纤形状,进而影响光在其中的偏振态变化,这些情况会导致测量得到的曲线将会有更厚的基底噪声,同时原本单个平滑的干涉峰会变形为多个尖峰,导致测量结果复杂难以识别,距离精度难以判定,且因偏振态快速连续变化,信号强度也将大范围跳动,测量误差急剧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白光干涉测量抗扰动环境信号的装置及方法,实现动态环境下的最终测试结果信噪比大幅提高,真实且准确的还原待测点的干涉峰情况。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白光干涉测量抗扰动环境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白光干涉测量抗扰动环境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进行洛伦兹曲线拟合时,具体将N次干涉峰的最高幅值作为拟合曲线的峰值点,取N次干涉峰中值点的平均值作为拟合曲线的中点,并将N次干涉峰的半高宽度的均值作为拟合曲线的半高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白光干涉测量抗扰动环境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调节参考臂中的参考光包括:通过控制参考臂中光纤延迟线的方式连续调节参考光的光程,当参考光的光程与测量臂中经过待测事件点的信号光的光程相等时,发生拍频干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白光干涉测量抗扰动环境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白光干涉测量抗扰动环境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进行洛伦兹曲线拟合时,具体将n次干涉峰的最高幅值作为拟合曲线的峰值点,取n次干涉峰中值点的平均值作为拟合曲线的中点,并将n次干涉峰的半高宽度的均值作为拟合曲线的半高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白光干涉测量抗扰动环境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调节参考臂中的参考光包括:通过控制参考臂中光纤延迟线的方式连续调节参考光的光程,当参考光的光程与测量臂中经过待测事件点的信号光的光程相等时,发生拍频干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白光干涉测量抗扰动环境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纤延迟线具体通过移动内部反射镜位置,连续改变光通过其中的光程,进而连续改变参考臂臂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瑞利叶阳刘晓平温永强张晓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