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4493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是以马来酸酐、丙烯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马来酸酐与丙烯酸、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是15~20:10~20:10~20,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经过聚合反应合成的马来酸酐/丙烯酸/二乙烯三胺共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通过对成垢离子的鳌合、分散作用,可以同时缓解CaCO<subgt;3</subgt;垢、CaSO<subgt;4</subgt;垢、BaSO<subgt;4</subgt;垢等油田注水系统复合型的结垢,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不含磷,不会对油田注水系统内水中细菌提供营养,可以降低注水系统的设备微生物腐蚀和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化学,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普遍采用注水采油工艺。当温度、压力等条件变化或不配伍的水相遇时,油田水常会结垢。结垢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使油气产量下降,注水压力上升,井下及地面设备损坏甚至使油气井停产、报废。在油田污水中添加阻垢剂,可以起到抑制结垢的良好效果。这种方法经济,方便,是油田常用的阻垢方法。注水用处理剂经过研究应用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及相关工业领域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生产成本,抑制油田注水系统结垢,提高注水效率,缓解注水系统结垢的问题。

2、目前阻垢剂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无机、有机到高聚物,从高磷、低磷到无磷化的发展历程,由单一使用到复配使用,逐步有单一向多元化技术发展。20世纪60年代,单宁、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曾被用作阻垢分散剂,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控制水垢的生成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产品性能方面不是很稳定,且用量很大,费用高,阻垢和分散效果均不及合成的高分子阻垢剂,现在很少使用。70年代-80年代初出现的膦基聚丙烯酸、膦基聚马来酸、丙烯酸/内烯酸甲酯等二元共聚物及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烷/次磷酸等三元共聚物等共聚物都是为阻磷酸钙而研制的,这促进了“有机磷酸(盐)共聚物” 磷系全有机配方的发展,但直到九十年代初磷系配方仍占很大比重。无机聚磷酸盐类阻垢剂如三聚磷酸、六偏磷酸能很好地抑制这些垢的形成,但无机聚磷酸盐极易水解为正磷酸盐,不仅能降低这些阻垢剂的使用效果,而且若控制失当,还可使不太严重的caco3垢问题转变为十分严重的ca3(po)4垢问题,另外水体的富磷化也限制了这些无机聚磷酸盐的应用。六十年代术到七十年代切有机磷酸(盐)类阻垢剂、聚羧酸类如聚丙烯酸、聚马来酸的问世使阻垢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无机聚磷酸盐类阻垢剂相比它们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水解、能耐较高的水温及高碱度,对caco3垢有极优良的抑制作用,为降低水中磷的含量,“无机聚磷酸盐一有机磷酸(盐)-聚丙烯酸”这磷系配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有机磷酸类阻垢剂易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的有机磷酸-钙离子复合物,有机磷酸类阻垢剂降解物也可与钙高了形成磷酸钙沉淀,在高钙离子浓度下聚丙烯酸也能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的聚丙烯酸-钙离子复合物,这些不溶性的复合物和磷酸钙沉淀不仅降低了阻垢剂本身的阻垢效果,而且还诱导其它垢的形成。目前油田注水多采用多种有机磷酸盐阻垢剂(如乙二胺四亚甲基磷酸、2-磷酸丁烷-1,2,4三羧酸)复配,利用阻垢剂对钙离子的鳌合作用和对无机垢的分散作用,能够缓解单一类型的结垢,不能全面解决油田注水系统结垢问题。且含磷阻垢剂在水中起到分散无机垢的同时也为水中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得油田注入水处理过程中杀菌难度加大,若杀菌效果不好易引起设备腐蚀结垢和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降阻剂只能够缓解单一类型的结垢,不能全面解决油田注水系统结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通过对成垢离子的鳌合、分散作用,可以同时缓解caco3垢、caso4垢、baso4垢等油田注水系统复合型的结垢,而且本专利技术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不含磷,不会对油田注水系统内水中细菌提供营养,可以降低注水系统的设备微生物腐蚀和堵塞。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缓蚀阻垢剂是以马来酸酐、丙烯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经过聚合反应合成的马来酸酐/丙烯酸/二乙烯三胺共聚物,缓蚀阻垢剂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

3、                 式ⅰ;

4、其中,m的取值范围为7~722,n的取值范围为62~3180,x的取值范围为74~2286。

5、所述马来酸酐与丙烯酸、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是15~20:10~20:10~20。

6、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按重量份,将15~20份的马来酸酐、10~20份的丙烯酸、2~4份的5%硫酸亚铁水溶液溶解于25~45份水中并搅拌至全部溶解,温度控制在30~45℃,恒温1~2小时;

8、s2:向s1中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10~20份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二乙烯三胺水溶液和4~6份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过硫酸铵水溶液,反应放出的热使混合溶液温度升至95~100℃;

9、s3:当s2中混合溶液温度降至70~75℃时,滴加15~18份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ph值为6~8,并在60~90℃的恒温水浴中恒温4~7小时,得到马来酸酐/丙烯酸/二乙烯三胺共聚物溶液;

10、s4:向s3中加入160~266份乙醇过滤,将不溶物在50~60℃下烘干,得到马来酸酐/丙烯酸/二乙烯三胺共聚物;

11、形成的聚合物与水中的二价阳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如下

12、

13、其中r2+为ca2+、mg2+、ba2+、sr2+。

14、所述步骤s1和s2中,所述马来酸酐与丙烯酸、二乙烯三胺、水的重量比是15~20:10~20:10~20。

15、所述步骤s3中,马来酸酐/丙烯酸/二乙烯三胺共聚物溶液中固相含量≥50%。

16、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乳液型降阻剂,其性能如下:阻caco3垢的阻垢率≥91.5%,阻caso4垢的阻垢率≥95.6%,阻baso4垢的阻垢率≥90.5%,缓蚀速率≤0.076mm/a。

17、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使用时,在油田注水水源处理前加入,加入量为30~80mg/l。

18、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使用时,在油田注入水处理后即注水泵前加入,加入量为30~50mg/l。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通过对成垢离子的鳌合、分散作用,相比现有单一垢处理的阻垢剂,可以同时缓解caco3垢、caso4垢、baso4垢等油田注水系统复合型的结垢;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引发剂采用了氧化剂/还原剂引发体系,利用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共聚的特性,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条件温和,体系温度波动小,聚合过程易于控制,得到产品为聚酸类阴离子高分子物质,之后通过二乙基三胺酰胺化得到最终产品,酰胺化后的阴离子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更强的电负性,螯合阳离子能力更强;3、本专利技术制备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所需的原料易得,制备过程简单,产品质量稳定;4、本专利技术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不含磷,不会对油田注水系统内水中细菌提供营养,可以降低注水系统的设备微生物腐蚀和堵塞。

20、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缓蚀阻垢剂是以马来酸酐、丙烯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经过聚合反应合成的马来酸酐/丙烯酸/二乙烯三胺共聚物,缓蚀阻垢剂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与丙烯酸、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是15~20:10~20:1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S2中,所述马来酸酐与丙烯酸、二乙烯三胺、水的重量比是15~20:10~20:10~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马来酸酐/丙烯酸/二乙烯三胺共聚物溶液中固相含量≥50%。

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乳液型降阻剂,其性能如下:阻CaCO3垢的阻垢率≥91.5%,阻CaSO4垢的阻垢率≥95.6%,阻BaSO4垢的阻垢率≥90.5%,缓蚀速率≤0.076mm/a。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使用时,在油田注水水源处理前加入,加入量为30~80mg/L。

8.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使用时,在油田注入水处理后即注水泵前加入,加入量为30~50mg/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缓蚀阻垢剂是以马来酸酐、丙烯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经过聚合反应合成的马来酸酐/丙烯酸/二乙烯三胺共聚物,缓蚀阻垢剂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与丙烯酸、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是15~20:10~20:1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系统的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s2中,所述马来酸酐与丙烯酸、二乙烯三胺、水的重量比是15~20:10~20:10~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翔王美强林远平杨军朝李艳琦李来红潘彬郭玉华孙铭辰李寅熊金山廖赟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