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负荷聚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已成为未来能源安全、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和发展趋势。然而,电动汽车的广泛使用将对电网调度产生影响。单个电动汽车难以直接参与电网调度,因此有必要对电动汽车的聚合功率特性进行分析,以便参与电网调度。
2、目前的聚合方法先对单体电动车的具体特性进行分析,再进行聚合。但是电动汽车的种类很多,现有方法并未考虑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存在的特性差异,导致聚合结果的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通过本专利技术得到的聚合结果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存在的特性差异,其结果有效提高了聚合结果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价值。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获取不同类电动汽车在预设时间步长的运行数据;
< ...【技术保护点】
1.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不同类的电动汽车分别聚类,得到电动汽车聚类结果,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SOM神经网络将不同类的电动汽车分别聚类,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预处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SOM神经网络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训练,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不同类的电动汽车分别聚类,得到电动汽车聚类结果,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som神经网络将不同类的电动汽车分别聚类,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预处理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som神经网络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训练,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类的电动汽车的特性影响因素,具体包括: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建,杨胜春,王礼文,吕建虎,刘建涛,刘俊,王勇,徐鹏,仇晨光,闫朝阳,李艺丰,王余阳,郭晓蕊,潘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