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柔性屏的转轴组件、设置有所述转轴组件的折叠壳体,以及设置有所述折叠壳体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器材的发展,现已出现了可弯折柔性显示屏,搭载了可弯折柔性显示屏的折叠屏设备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多样化的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可弯折柔性显示屏的折叠方案包括内折叠以及外折叠,相关技术中的折叠屏设备的可弯折柔性显示屏一般采用铰链机构进行支撑。然而,现有的铰链机构一般采用两个侧部支撑板和中部支撑板对可弯折柔性显示屏进行支撑,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占用折叠屏设备的内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转轴组件、设置有所述转轴组件的折叠壳体,以及设有所述折叠壳体的电子设备。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转轴组件,其包括基座、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及阻尼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阻尼机构包括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抵顶件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与所述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圆弧轨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抵顶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一圆弧槽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抵顶件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抵顶件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第一圆弧槽的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圆弧轨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抵顶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圆弧槽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抵顶件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抵顶件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第二圆弧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圆弧轨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抵顶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一圆弧槽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抵顶件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抵顶件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第一圆弧槽的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的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圆弧轨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抵顶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二圆弧槽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抵顶件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抵顶件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第二圆弧槽的轴心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侧部支撑件及第二侧部支撑件,所述第一侧部支撑件滑动且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侧部支撑件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二侧部支撑件滑动且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侧部支撑件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件及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使得所述第一侧部支撑件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件能实现相互展平或相互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间隔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抵顶件包括第一抵顶部,当所述第一侧部支撑件与所述第二侧部支撑件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抵顶部抵顶所述第一限位部,当所述第一侧部支撑件与所述第二侧部支撑件呈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抵顶部抵顶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或,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间隔的第三限位部及第四限位部,所述抵顶件还包括第二抵顶部,当所述第一侧部支撑件与所述第二侧部支撑件呈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抵顶部抵顶所述第三限位部,当所述第一侧部支撑件与所述第二侧部支撑件呈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抵顶部抵顶所述第四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一阻尼部,和/或所述第二转动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之间的第二阻尼部,当所述第一侧部支撑件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件呈中间状态时,所述第一抵顶部抵顶于所述第一阻尼部,所述第二抵顶部抵顶于所述第二阻尼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件还包括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基座之间通过第一导滑槽与第一导滑轨的配合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导滑槽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与所述基座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滑槽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抵顶件中的一者,所述第一导滑轨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抵顶件中的另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动部相对两侧的第一延伸臂及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远离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圆弧轨,所述第二延伸臂远离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圆弧轨,所述第一抵顶部设于所述第一延伸臂靠近所述第一圆弧轨的一侧,所述第二抵顶部设于所述第二延伸臂靠近所述第二圆弧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顶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圆弧轨背离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抵顶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度;所述第二抵顶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圆弧轨背离所述第一滑动部的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抵顶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件还包括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于所述第一延伸臂背离所述第一圆弧轨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于所述第二延伸臂背离所述第二圆弧轨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部及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分别定位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基座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基座之间的第二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心线间隔,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错位。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支撑件包括第一调节臂,所述第一调节臂上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的一端穿通所述第一调节臂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而形成第一开口,所述基座包括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基座之间的第一转动轴心线,所述第一调节轴能够从所述第一开口插入所述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二侧部支撑件包括第二调节臂,所述第二调节臂上设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槽的一端穿通所述第二调节臂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而形成第二开口,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二调节轴,所述第二调节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泽宽,张前,尹斌,史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